所在位置:首页
> 2020改版 > 清风故事汇

周维忠

发布日期:2012-10-10信息来源:中国江苏网字号:[ ]

  “我是百姓推选的农电工”,所以20年为农服务随叫随到;“我是百姓选出来的村民代表”,所以17年为村民义务服务任劳任怨;“我和爱人长年两地分居,知道孤独的滋味”,所以14年无私照顾村里的孤儿和五保老人……仪征供电公司新城供电所的农电工周维忠,在解释自己为什么几十年如一日做好事时这样回答。
  一个善意的谎言背后,是14年默默奉献
  大家知道“好人”周维忠,是因为一个藏了14年的秘密曝光。
  1998年夏天。仪征朴席镇汴河村勇敢组村民唐有付家已经好几个月没缴电费了,周维忠上门催缴。一踏进这个家,他就惊呆了:家徒四壁,一个七八岁的邋遢男孩蜷在角落里,男主人唐有付患有眼疾几乎失明,老婆孩子都是智障。唐有付愧疚地对他说:“要不你就掐了电,要不就等我明天卖了家里那点口粮再给你钱吧。”听到这样心酸的话,周维忠很难受。几天后,他告诉唐有付:“电你用着吧,考虑到你家的实际困难,公家帮你把电费免掉了。”从此唐有付家14年的电费,都是由周维忠代付。不仅如此,周维忠还成了他家的“第四个家庭成员”,照顾起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渐渐地,唐有付的智障儿子唐久亮把周维忠当成了亲人,亲热地喊他“电爸爸”。
  确实,有了这个“电爸爸”,他干净了:“爸爸”有空就给他剪指甲、洗头洗澡、买新衣服……他快乐了,可以端个凳子梯子跟着“电爸爸”去抄电表;他有了牵挂,早晨总要站在“电爸爸”上班必经的小路上说一两句话……小久亮在“电爸爸”的爱护下,精神也慢慢好转,尤其知道疼人了。2008年1月28日,几十年未遇的大雪厚厚地遮盖了周维忠上班的路。小久亮早早等在村头,但他要求走在“爸爸”前面,并使劲把路上的积雪往两边踢,原来他要为“电爸爸”的摩托车开出一条小小的路。周维忠一下子掉了泪,一路劝他回去,然而这个执拗的“儿子”犟牛一般不肯回头。在大雪纷飞的早晨,这对“父子”就这样走了整整20里,一直走到供电所门口,大家这才知道,周维忠还有这样一个“孝顺儿子”。不久后供电所领导前去探望唐有付一家,谈话中才发现周维忠“公家免单”的善意的谎言。
  其实,周维忠并不只是久亮的“电爸爸”,他还是村里七八个五保户的“干儿子”:他们每月的电费周维忠也偷偷包了。村口的卖肉摊,每个月底等着周维忠来结账,因为周维忠关照过摊主:“久亮和村里这些老人来称肉,你尽管给,账我来付。”一天晚上,80多岁的郭敏忠摔了一跤,周维忠接到电话连夜就把他送到医院,并垫付了医疗费。去年一年,他就带“郭爸爸”去了3次医院,现在医院医生看到他就笑着说:又带你干老子来看病啦!
  一个好人背后,是一颗感恩的心
  作为一个在农村工作20年的农电工,周维忠的本职工作做得有声有色:1600家客户,满意率100%,24小时随叫随到,人送外号“神行太保”。
  2006年大年三十傍晚,汴河村吕庄组的张锦春急匆匆跑到周维忠的家里,反映他家突然没电了。正在做年夜饭的周维忠脱下围裙,挎上工具包,跟着张锦春就走。2007年“三夏”农忙时节,黄泥村中秋组朱德明用潜水泵打水,水泵漏电导致400伏朝阳线跳闸。正在责任田里插秧的周维忠闻讯后,迅速沿着线杆一路查找,半小时后查出故障恢复供电。2008年深冬的一个午夜,沿江村团结组一户人家老人过世,却碰上家中停电,睡梦中的周维忠被村民主任汤爱红打来的求助电话叫醒,他二话不说,背着抢修工具顶着大雪走到那户人家。2009年大年三十晚,周维忠一家正在吃年夜饭,沿江村徐庄组的徐义平打电话称全组40多户人家电灯全“瞎”了、电视都“哑”了,周维忠丢下饭碗直奔村电房,15分钟后徐庄组又是一片光明……
  说起周维忠,沿江村村委会主任陈怀忠很感慨,“我们打小就在一起玩,但他做了这么多好事,有的我现在才知道。过去就知道他人缘好,村里做不通的工作,比如拆迁,他一出马就搞定。为妥善解决村民周翠英老人和孙女因征地拆迁无居处的难题,他甚至说服家人腾出屋子给二人住。帮我们维护排涝站,从不提报酬和维修费。这么多年,他默默做好事,我们接受起来倒成了习惯。”周维忠从23岁起就被村民推选为村民代表,帮助村委会成功协调和解决矛盾200多次,是名副其实的“编外村官”。
  周维忠被各级党委、政府表彰后获得不少奖励,但有点奖金他一转头就全捐出去,还倒贴了不少:村里的危桥重修了,五保户的房子重修了……但自己的房子却曾因没钱装楼梯,导致母亲不慎摔伤。他的妻子几年来一直在东北打工还债,“本想寄回来的钱应该还完债了,但每次他都说家里开支大,债还没还完。现在才知道他用在哪里了。”一年只能回家一趟的妻子苏琴甚至不知道丈夫已是家喻户晓的“扬州好人”。
  每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周维忠回答得很自然,“我做这些事幸福感挺强的,人心换人心嘛。1999年,我家建房时只有800元,东挪西借只盖了一层就停工了。没想到几天后,村里的乡亲就主动送钱来了,你两千他三千,还有的老人拄着拐杖,手帕里包着五块十块的……硬是靠着乡亲才把两层楼盖起来了。再往前说,我能当上农电工也是村里人推选出来的,没有他们我连这工作也没有。我为他们多做点、做好点都是应该的。”
  一个“党员带头人”背后,是不断壮大的志愿者队伍
  仪征有了一个好人周维忠,仪征供电公司党委高度重视,不仅发展周维忠入了党,还支持他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去年6月28日,新城供电所“周维忠党员服务队”正式成立。
  周维忠和10名队员将新城镇供电区域进行划分,每人承包一片,留下电话号码,方便用户联系。平时服务队经常带着工具走村串户,不仅帮助客户和乡里乡亲检修设备和照明电线,还在8小时之外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维修房屋、收割庄稼等。“党员服务队”的张萍对周队长非常佩服:他话不多,但什么矛盾到周大哥那里都能迎刃而解,他走到哪儿做到哪儿,从不叫苦不叫累。身边有这样一个党员模范,大家都争着向他学习。
  去年8月24日,周维忠与队员们一起,带着大米、八宝粥等物品,来到新城敬老院慰问老人,同时帮助检查敬老院用电设施,更换损坏的漏电保护器、电灯管。敬老院院长姚万芳很高兴:“我们养老院住的多是老弱病残,院里没有专职的电工,雷雨时候停电跳闸很不方便。现在有了服务队,随时随地一个电话他们就到了,我们真是安心多了。”
  唐有付家现在也热闹了,除了“周维忠服务队”队员会经常来“串门”,更多的好心人走进唐家嘘寒问暖……仪征市义工联合会会长戴成红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在周维忠的感召下,特地赶来慰问唐有付一家的。爱是会传递的,联合会许多义工都是在榜样的感召下做慈善的。
  周维忠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先后被评为仪征好人、扬州好人、扬州市劳模和江苏省劳模,去年12月底,他被评为“中国好人”。在周维忠事迹的激励和感召下,仪征供电公司已先后成立了以党员为主体的“光明使者”服务队、“林小兵”党员突击队等18支近200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一面面“党员志愿者”的火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仪征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