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2020改版 > 清风故事汇

朱斌

发布日期:2012-10-25信息来源:字号:[ ]

  悠悠二十载,人生能几回?有这样一个人,20年如一日奋斗在纪检监察战线上,以他的真诚执著、无私无畏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他,就是海安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朱斌。
  作为在纪检监察战线躬耕了20个春秋的“老兵”,从检查室到办公室,从信访室到干部室和执法室,朱斌有着全面、精深的业务基础,在纪检监察这片神圣领域里勇当“尖刀兵”。
  前些年,针对群众反映城区房产开发市场的串标围标、偷税、擅自改变规划设计等影响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朱斌带领纪检监察和公安、工商、税务、国土等部门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一鼓作气连续查处了一系列违法用地案件。近3年来,全县清收经营性用地土地出让金和工业用地土地出让金数十亿元。在此基础上,朱斌组织对全县城区土地和房产开发项目开展专项执法监察,及时对全县土地拍卖实施全程监督,同时督促县国土、建设、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及时出台相关制度,从源头上治理规范土地开发、房产开发和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1年3月,海安曲塘中心卫生院院长王某,因群众举报被查处。朱斌带领办案组的同志内外兼攻,克服外围说情、内部串供的重重阻力,查清了王某在单位人事安排、医疗器材采购、财物管理、基建工程等方面贪污受贿24万余元的犯罪事实。朱斌给自己和同事订下规矩:人情的口子坚决不开,再大的压力坚决顶住。
  应时代发展需要,拆迁、安置工作成了政府工作的重头戏。“行政监察的天职就是确保政令畅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朱斌常说这样的话。他直面拆迁工作难点,不回避矛盾,不上交责任,深入细致地解决急、难、险、重问题。在县城某区域拆迁过程中,一拆迁户弄虚作假,谋取超标补偿。朱斌发现这个情况,立即介入调查,经过多方取证,顶住多重压力,终于案情大白,拆迁户心甘情愿退出了多得的补偿款数万元。县城区中洋广场、中大街、东大街、明珠城东侧、万力集团区域等多处地段拆迁中的许多复杂疑难问题,都在他的组织协调下得到了圆满解决。
  分管信访工作期间,不管多忙,朱斌每天坚持批阅群众来信,定期接待群众来访。4年间,他批阅群众来信1100余份,接待上访群众265人次,下访70余次,为群众解决困难50余件。
  一个春雨潇潇的上午,朱斌发现办公楼走廊上有一个上访的老者,就热情地把他让进办公室。这位老者姓许,是个单身老人,20多年前从农村老家来到海安县城,在当时并不繁华的通海大市场北门无手续搭建了简易房屋,后来该市场几经变迁,2000年改制,市场土地及地面建筑均出让给海安新通市场有限公司,新通公司将包含许某违章建房所占的15平米土地办了土地证,市场方要求老许迁出交地。老许却认为,他搭建房屋时是有关部门默许的,况且该房屋是他唯一的居住地,要求将其搭建的15平米房屋从新通市场划出。虽然相关部门都给出了合理合法的答复和解释,但信访问题却一直未能解决。
  一边是弱势群众的生存大计,一边是企业的合法利益。群众找上门来,就绝不能坐视不管。朱斌牵头召集国土、工商、信访等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分析会、调解会,拿出解决办法,又一项一项地督促落实。经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老许搭建的15平方米房屋维持原状,由原通海大市场所在单位与新单位采取土地置换方式解决土地矛盾。事情得以圆满解决,老许及市场方面都表示满意。
  大公镇常河村是朱斌的挂钩联系村。26组的特困户老刘体弱多病,朱斌得知后多次走访,并送去慰问金,协调民政部门帮助他家修缮房屋。目前,老刘家的住房已修缮完毕,总投入1.8万余元,住房条件明显改善。老刘逢人便说:“我的房子修好了,这多亏了朱书记啊!”
  对待群众耐心、真心、热心,对待受到诬告的党员干部,朱斌同样是认真细心、坚持原则。去年下半年,村民李某向县纪委反映,在自家房屋拆迁过程中,镇村干部贪污其补偿款10万元。接到举报后,朱斌立即组织调查组对此问题进行核实。经过调取拆迁档案、到银行查阅取款手续并走访群众调查,调查组认定:信访举报内容失实,并及时将调查情况向举报人进行反馈。然而,李某又以镇村拆迁干部侵占其保险款项等为由多次上访,甚至缠访。朱斌再次组成调查组对李某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核查,发现他反映的问题纯属捏造,信访人有诬告镇村干部的主观故意。调查组对李某的诬告缠访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在一定范围内反馈,最终还了镇村干部的一个清白。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使命。朱斌同志凭着对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一腔热忱,从大局出发,运筹帷幄,开拓创新,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为了赢取工作的主动,他经常带领机关同志深入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问题。2007年的一天,海安一中介组织在工商企业年检过程中,变相收取有关费用,并将部分费用返还给工商部门。朱斌在执法监察工作过程中,发现疑点,及时组织查处,清退违规费用40.5万元。为举一反三,他牵头制定了《关于规范管理社会中介组织的意见》等文件,在全县范围内有效纠治违规收费现象。
  “十一五”期间,海安纵横的水泥农路为农村发展、农民致富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如何实现对农路建设的有效监管,延长农路使用寿命惠及民生呢?他创造性地构建了“纪委牵头,部门联动,分级巡查,保障实效”的农路建管养纪检监察巡查框架,实施“农村公路纪检监察巡查”机制。通过牵头组织交通、财政、农办等部门进行巡查监管,让农路真正成为广大农村的惠民路、致富路、小康路。2008年,海安县农村公路建设纪检监察巡查制度在全省推广。
  2010年6月,朱斌带领大家率先在南通建成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和电子监察系统,创造性地开发收费管理子系统,杜绝权力“体外循环”;建成县、镇行政权力网上运行控制中心,将县镇的所有窗口单位纳入视频监控,实现网络视频同步监控,南通市在该县专门召开了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现场会。“以前,办理一项工作,超时一两天可能没人知道。自从有了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超时就要亮红灯,不按期整改就要被问责,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办事拖拉的问题。”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负责人颇有感触地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对纪检监察工作这份执着的追求,成就了朱斌不竭的智慧源泉。
  朱斌始终把党的纪检监察事业放在第一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计个人得失,不怕辛苦劳累。在工作中他有个习惯,上班比别人早,下班比别人迟,在勤政廉政上以身作则,始终如一。他工作效率高,不论是担任县纪委常委、纪委副书记,还是兼任监察局长,今天的事情决不等到明天。
  “己不正,焉能正人?”对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廉洁更是“生命线”。即便是下乡镇开展工作,面对基层的盛情挽留,他也总是婉言谢绝。朱斌的“廉论”很平实。“守住你的俸禄,就等于守住一口水井”,与他聊过天的干部,都知道他喜欢引用这句古训。谈及这个问题,他总是加重语气,略加手势强调:“每月工资虽然不太多,但总能过上安稳舒适的生活,就如一口水井,井水虽不满,但取之不尽。若违法犯罪,不仅名声没有了,水井也干涸了,算算这笔账,值得吗?”他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时刻警醒自己,用他一贯的清廉、正直、平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朱斌以他特有的勤廉、诚信赢得人们的尊重和赞誉,近年来,他被省政府表彰2次,市政府表彰4次,海安县委县政府嘉奖和记功3次,并荣获县“十佳勤廉好干部”称号。2011年6月,他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纪检监察先进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