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目前,全国多地也在积极筹划地方版的收入倍增计划。
据不完全统计,黑龙江、甘肃、江苏、贵州等省份已经提出了本地的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甘肃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倍增计划(2012~2016年)》提出,未来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贵州省提出,到2015年,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实际增长分别超过12%和14%。江苏省提出,以2010年为基数,剔除价格因素,全省到2017年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近日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也提出了收入倍增计划目标,即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元。
而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前三季度数据也为收入倍增计划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2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77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3%,二者均跑赢7.7%的GDP增速。
“居民收入倍增,是在做大做好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的过程,需要全方位推进、多方面配合。”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抓好收入分配,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让城乡居民收入倍增有制度保障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实表示,收入分配改革是个系统,首先,要完善初次分配政策,如完善最低工资政策、工资谈判机制、提高就业的数量和质量、改变就业结构等;其次是完善再分配政策,包括提高税收调节力度、实行财产税和遗产税等;再次,监管部门需要设计配套政策进行监管,如完善收入监管制度、税收监管制度等。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中国贫富差别如此巨大,原因之一是一些人靠权力谋取利益。“要解决这个是我们税收体制力所不及的,这个要靠整个体制改革,要让权力不能支配那么多的资源,而且要对权力进行监督,这样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