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南京市纪委官方微博@钟山清风上,记者看到了南京市纪委部门关于财产公示的表态,“这项工作南京市一直在积极探索,多做少说,多办实事。首先从规范干部财产和重大事项不实申报处理办法入手,并正在进行局部(江宁)试点和探索,将在探索中逐步达成共识、积累经验、形成制度、稳步推进。”
[新闻原件]
广东正选择区县试点官员财产公示
日前,广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正分别在粤北和珠三角地区各选择一个县和一个区,开展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并在一定范围公示的试点工作。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广东将以争当全国反腐倡廉建设排头兵的实际行动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努力构建广大党员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立体防线,逐步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广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日前表示。
对于今年在珠海横琴成立的全国首个集纪检、监察、反贪、审计职能于一体的廉政办的做法是否会扩大?黄先耀说,到一定时候,会进行总结。但是,这毕竟是一项探索,最终成效如何有待于实践检验。
黄先耀说,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开展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试点工作”。根据省委的要求,认真研究和借鉴了港澳地区以及其他国家的经验,分别在粤北和珠三角地区各选择一个县、区,开展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并在一定范围公示的试点工作,现在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根据《从严治党五年行动计划》的要求,2014年前完成试点,并逐步推开。
在总结几个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下一步将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同时,《行动计划》要求从2013年起,推行考察对象廉政报告制度,考察对象在接受组织考察时,要如实填报个人家庭财产、投资经商、廉洁从政等情况,并以适当方式在谈话对象中公开。南方
淮安效果几何明年才知晓
关于财产公示,南京市纪委依然是一种谨慎态度。南京市纪委的相关人士对记者透露,关于财产公开一事,南京市纪委正在按照中纪委的要求逐步推进,处于摸索的前期阶段,只想多做少说。
此前,地处苏北腹地的淮安在今年7月,率先在江苏省内推出《同步公示拟提拔干部财产暂行办法》,办法规定,财产申报公示的对象包括全淮安市拟提拔的乡(科)级以上干部,一律要公示财产。对不按规定要求进行财产申报公示的地区和部门,要追究主要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责任。
在规定出台不久的数天内,淮安这一做法就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有媒体称之为廉政制度的“破冰”之举。从规定推出到现在,已快有半年的时间,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
本报记者昨天致电淮安市纪委,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淮安的财产公示制度仍在探索之中,不方便向记者透露过多,明年这个时候应该会有相应的总结。
当记者问及官员财产公示之后,有无接到群众有所异议的投诉,这一工作人员用沉默做了回应。“我们真的还在摸索之中,希望你们能再给我们一点时间,官员财产公示我们一直持续下去,谢谢您的关注。”这位工作人员最后说。
财产公示迟早要走这一步
“官员财产公示,早就应该这么做了,可以说这是迟早要走的一步。”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赵晖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广东将在两地将试点官员财产公示,赵晖认为,这是一种进步,但还远远不够。“官员财产公示应当形成一种制度化,对每个官员都应当有约束。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特别强调反腐败的重要性,财产公示已成大势所趋,但真正迈开这一步还是很难。”
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刘喜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一项改革举措出台必然有损既得利益,官员的财产是既得,这个既得背后不一定是合理合法的。
“很多官员不敢公开财产,顾虑的还是百姓对其财产来源的追问。”赵晖表示,财产公示制度就是要让官员的每一笔收入都是透明的,都是合法的,公众人物就得承受百姓监督的压力。“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财产也公开了,但并没有受到多少指责和追问,原因在于人家能够证明他的收入是合法正当的。”
“目前国内的贫富两极分化已经相当严重了,官员的财产越是不公开,老百姓‘仇官仇富’的心态就越重,官员财产公开,才能打消老百姓这方面的顾虑。”赵晖最后说。
延伸阅读>>>
财产公示是对廉政的“呐喊”
官员财产公开,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却一直难有实质性的突破。最突出的问题是“只申报,不公开”,申报内容仅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备案,知情人太少,难以起到有效监督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随着“表哥”、“房叔”、“房婶”的相继落马,网络时代的官员们已无多少隐私和秘密可言。
韩非子曰:“古之善守者,以其所重禁其所轻,以其所难止其所易,故君子与小人俱正,盗跖与曾、史俱廉”。管理者更多的是需要从制度建构,特别是国家立法层面上督促官员申报财产,提高公开程度,加大执行力度,使财产申报和公开成为官员的法律责任。“贪者,政之祸也,民之贼也。”官员也应当常思贪欲之害,在生活小节上把握自己,决不应存有半点侥幸之心;在工作上把握自己,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在反腐形势依然严峻的今天,民众对官员财产公开抱有很高的期待,官员更应当化被动为主动。当然,官员财产公开从后台走向前台并不能一蹴而就,除了对制度的设计外,还需要群众的共同参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