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也有“新闻发言人”,这样的新鲜事就发生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
近日,湟里镇西墅村的村务公开墙前,村务情况刚刚张贴上墙,村民就团团围住了村委会主任。
“村里健身广场上的健身器材少了点,村委会是否可以增加一点?”第七村民小组组长王志浩首先发问。
“我们村已经通过区里的‘三清’验收,如果村民不要求增添垃圾箱,村里会不会新造?”村民朱网荣又提出了自己对公务上墙的疑问。
村党总支副书记程小平仔细回答村民的问题:“村里增加任何设施都要征求村民意见”,“下半年引水工程竣工验收后就会通水”……
由百姓“点题”,“新闻发言人”与百姓“打开天窗说亮话”,对老百姓有疑问的村务情况进行现场解答,这样的场面已成了西墅村一景。如今的湟里镇,像程小平这样的“新闻发言人”全镇16个行政村,村村都有,已成了这个江南乡镇的一大特色。农村“新闻发言人”的发布会,没有庞大的场面、没有严肃的记者提问,但却走出了乡村民主管理的一条新路。
村里的大“明星”
近日,笔者赶到湟里镇东安社区西墅村时,村党总支副书记程小平已早早等在了村口。
程小平今年45岁,是土生土长的西墅村人,2005年上任为这个拥有3000多人的大村子的村党总支副书记兼村主任,也是常州“试水”农村“新闻发言人”的第一人。程小平告诉笔者,自从当上了“新闻发言人”后,工作比平时多了几倍,10分钟前他还接待了一批到村委会反映水渠问题的村民。
“自从村务透明化后,我们与百姓间的矛盾明显减少了,成绩是显而易见的。”程小平说着,执意要开着摩托车带笔者到村里看看。
“这些年,村里富了,村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了,老百姓有要求,我们就得尽最大的努力来实施。”程小平随手指了指路边刚设置不久的健身器材。
当路过几处正在修建的水渠时,程小平说,“农田马上要灌水了,有村民反映水渠有些地方不通水,这不,村委已经派人来修理了,这可是我们村里的大事。”程小平把嗓门提高了一倍。
当路过几家离某钢铁厂较近的村民家时,他说:“这里村民的生活环境需要改善,我今天下午还约了钢铁厂的厂长,协调处理工厂的空气噪音污染问题,必须给村民一个交代。”
一路上,村民看到程小平经过,都会主动上前打招呼问好。类似的场景,在湟里镇的其他几个行政村也随处可见,“新闻发言人”俨然已成为百姓心中的大“明星”。
有权力也有监督
湟里镇村级经济比较发达,长期以来,村级财务收支情况一直是村民们关心的敏感问题。
村民蒋洪芳是个爱“查账”的人,她说,过去村民们都认为村干部们瞎用钱,去询问吧,村干部也不把村民当回事。但自从有了“新闻发言人”,现在大到村里修公路的每一笔支出,小到村里开会发的笔记本开支,村务活动费用等非生产性开支得到有效控制。
笔者从村民口中得知,为了保证公开账目的真实性,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三位村民担任“村务情况监督员”,这三名监督员都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财务会计知识,村党总支成员、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其直系亲属不能入选。
监督员把原来的“先入账、后监督”改为“先审核监督、后入账”。每到月底,监督小组成员就会聚集在财务室里,轮流传阅、审核本月村里的所有开销,经认可的原始票据都必须走“经手人签字、村党总支书记审批、村民理财小组审核盖章”的程序才能入账。事实上,在湟里镇的16个行政村里,财务公开已几乎达到了按月逐笔公开“收支明细账”的程度。显然,这一桩桩、一件件实事,都办到了村民的心坎上。
湟里镇宣传委员路正峰告诉笔者,原来的公开栏每季度公开的主要是财务,从不公开村务,西墅村通过村务公开发现了隐匿在背后的很多问题,现在小事情在“新闻发言人”的干预下会很快解决,大事情例如修路等方面因为动用资金比较大,村委在接到百姓反映的当天就会召开党务会议,研究决定方案,再向镇政府汇报,最后由村“新闻发言人”向百姓公布。这其中也有一些解决不了的事情,“新闻发言人”会尽最大努力向村民说明情况。
制度还在完善中
俗话说,口碑就是民心。在西墅村、香泉村、蒋堰村等,笔者都听到了普通党员和村民们由衷的赞叹。
“目前全镇16个行政村都有了自己的发言人,通过例行新闻发言人制度,群众对村干部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了,原来经常会有无奈的村民到镇里上访,但自从村里有了发言人后,他们已在村干部那里找到了解决的方法,所以镇里边‘冷清’了许多。这其实也减轻了镇政府的压力,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路正峰说。
不过,笔者在采访中得知,也有个别“新闻发言人”因能力、作风问题被村民判为“不达标”。对此,路正峰并不回避,他说,“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有几个村推行得并不理想,这主要与村主任的能力水平有着一定的关系,也与村委班子有着一定的关系。此外,由于村民反映的情况不一,不少“新闻发言人”也得罪了一些村民,但大多数村民都拥护“新闻发言人”,只是对他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目前,镇政府正在设法制定一套新的用于“新闻发言人”及村干部的考核制度,年终的考核奖励办法将直接与村干部在百姓中的满意度挂钩。也就是说,让百姓给“新闻发言人”亮分,最后政府给予奖励。
湟里镇党委书记略显自豪地说,推行农村“新闻发言人”制度既是现代民主的需求,也是政治文明建设进步的重要体现。通过村务公开,干部威信明显提高了,干群关系融洽了,较好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乔强 顾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