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里是12345热线,请问您有什么问题吗”“我们小区的水今天突然停了,请你们抓紧派人解决!”“好的,请告诉您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我们马上联系解决。”
……
这是江苏“12345”热线电话开通以来,1400万余个电话其中的一个。目前,在江苏任何一个地方的群众,只需拨打“12345”就可以24小时反映民生需求,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跟踪督办,确保群众合法权益得到迅速有效维护。“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是江苏省纪委、省监察厅立足江苏实际、践行为民宗旨、优化政务服务的创新成果。全省13个省辖市以及48个县(市)已经全部建成“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12345”平台已成为反映民意、服务民生、维护民利的有效载体。
创新服务模式,平台建设全面覆盖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江苏许多市、县和部门相继开通了市长公开电话、部门服务电话等各种热线,对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各类电话众多、号码难记、职能交叉、缺乏监督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一些地方开始探索整合各政府部门的服务电话,实行一个号码对外,群众只需拨打“12345”就可以反映各类问题,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服务效率。在认真总结基层创新实践的基础上,2011年,江苏省监察厅研究制定并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全省“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省纪委、省监察厅多次召开会议,部署推动;建立定期报告和通报制度,对各市、县(市)平台建设进展情况进行通报;组织开展抽查、巡查、互查、专项检查和跟踪督查,对进展缓慢的进行约谈,督促加快推进步伐,于2012年10月圆满实现全覆盖工作目标。
加强资源整合,服务领域逐步拓展
江苏省纪委省监察厅积极推动各地按照“一个号码对外”的工作原则,进一步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将党委、政府部门及公共企事业单位的服务电话统一纳入“12345”热线平台,服务范围基本涵盖了群众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种整合主要在三个层面展开:一是核心层,党政部门的服务电话必须进入平台,目前所有“12345”热线平台都已达到这一要求;二是拓展层,将公共企事业单位的服务电话纳入平台,如张家港市将居家养老幸福“一键通”、出租车呼叫系统纳入“12345”热线,并与12319数字城管系统、车载GPS监控援助系统、公积金热线系统无缝对接;三是合作层,与“110”、“112”等专门热线在各自独立工作的基础上相互协作,对接联动。一些地方还积极探索创新,将网络、短信、传真等载体整合在一起,建成综合性服务平台,如苏州市建立了“阳光便民12345”网络平台,不仅包含“寒山闻钟”论坛,还有政府部门信息发布、微博大厅、网络直播室、政务网群等多个子栏目,各类便民服务资源被方便地一站“整合”,为群众提供多方位服务。
健全工作制度,运行机制规范高效
在江苏全省“12345”平台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适应群众需求的“1+5”制度体系,即一套机制、五项制度。一套机制是:按照统一受理、分级负责、归口办理、限时办结的原则,普遍建立了受理、交办、督办、反馈的工作运行机制。五项制度是:限时办结制度,要求承办单位对于水电气等紧急诉求事项立即办,对于非紧急求助类事项在3-5个工作日内办结,对于投诉、建议、举报类事项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100%回访制度。对已经办结的事项,话务员进行100%回访,向提出诉求的来电人进行核实,并了解对办理事项的满意度。回访结果录入数据库,作为考核依据。督查督办制度,推行首接负责、现场查办、疑难问题会办等工作程序,既加强对每件交办事项的常态化监督,更加强对重大事项、难点问题的跟踪督办,提高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舆情分析制度,建立“民情月报”、“ 民情快报”等制度,对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直接报送当地党委政府,为决策提供参考;对重大、突发、紧急事件和重要社情民意,及时汇总上报,并启动风险预警应急措施。绩效考核制度,把来电接通率、在线答复率、按时办结率、服务对象满意率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考评情况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和绩效考核体系。
强化监督检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为提高 “12345”平台受理群众诉求的办结率和办事效率,江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介入,在平台设立督查机构,重点加强对平台运行情况、办件质量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对群众反复投诉、涉及多个部门的重点难点问题,“主动靠前、督查跟进”,采取现场督办、召开部门协调会、媒体曝光等方法进行跟踪督查,切实纠正和解决少数部门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镇江市积极打造“12345”服务热线、热线成员单位和电子监察中心“三位一体”电子监察平台,对热线受理交办情况、部门办件情况、处理结果反馈等全过程实施监控和督查督办,进行绩效评估。
据初步统计,开通以来,江苏全省市、县两级平台共受理群众诉求1400余万件,综合办结率96.8%,群众满意率92%。如今,江苏“12345”热线已成为党委政府倾听群众呼声、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切实解决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直通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稳压器”,接受群众监督、推动机关作风转变的“监督哨”,成为受到人民群众高度赞誉的政府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