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昆山全市的“改进作风、提升效率效能年”。
新形势下如何创先争优?昆山市委市政府认为,首先要回答好“走什么样的群众路线,怎么走群众路线,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等问题,并积极响应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满足不同类型群众的需求,以转变作风为重要抓手,探索出一条较发达地区做好群众工作、满足群众“精神内需”的新路。
“三访三解三促”、“解决问题月”、“诚信服务月”是“昆山服务”的著名品牌。如何擦亮这些品牌?今年,昆山将力争在服务企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通过落实人才科技、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等各项政策措施,更好帮助企业协调要素保障,破解政策瓶颈,提高报批效率,对接政策资金,推动项目快投产早见效,帮助企业降成本增信心。
服务企业,也要服务民生。围绕“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这一目标,昆山提出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寻求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实实在在为市民解决实际困难。包括有序推进年度政府实事工程建设,推出更多公共产品,更好满足市民需求;以满足社区居民服务需求为核心,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推行社区行政事务准入制度,为社区工作“减负”,让社区应有的服务功能得到更好释放,让社区工作人员有更多的精力为社区居民服务,让市民百姓需要的民生服务项目在社区唾手可得。
中央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昆山市委市政府认为,最好的笼子就是法律制度,最好的措施就是依法行政。因此,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必须把对行政权力的运行监督和制约放在首要位置,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形成凭制度用权、以制度管钱、按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对于那些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以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重大事项,要完善民意调查、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和听证会议等制度,发挥好昆山门户网站、“昆山发布”政务微博等网络平台,加强与网络、网民打交道,扩大网上审批事项,畅通网络民意诉求,推进重大问题决策、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以及惠民政策执行情况公开,不断提高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政务工作透明度和规范化。
公共资源配置整合是昆山今年的工作重心之一。一方面,通过整合各类交易平台,构建规则明确、交易公开、程序严明、监管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保证公共资源在阳光下运作和配置;另一方面,继续改革政府采购制度,完善供应商资格准入、采购资格后审、履约质量担保、本地产品采购等机制,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支持本地企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后,昆山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16项规定,包括扎实改进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讲真话、讲实话、讲群众愿听的话、讲群众想说的话,努力以文风会风的改变促进机关作风和效能的提升;厉行勤俭节约。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减少应酬庆典,提倡轻车简从,简化接待活动,规范公车管理,从严因公出国 (境)管理,努力从源头上控制行政成本,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多向扶持企业和民生改善倾斜等等。据悉,昆山今年还将确保全市 “三公经费”支出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