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新村健身器材老旧,居民无法锻炼;小区道路窨井盖低于路面,存在安全隐患。”这是近日和平新村居民在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蔡绍忠到该社区接访时反映最多的一个问题。
“工农兵社区已向主管部门及时递交了一份增加新健身器材的申请。就在一周前,申请获批,新的设备已运到了和平新村,并将尽快安装在小广场东侧的空地上。窨井盖问题将立即协调有关单位予以整改。”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蔡绍忠立即做出了办理。截止到元月6日下午,和平新村健身器材已全部安装完毕,窨井盖也已整改到位,现已与道路平齐。
新村居民对区纪委高效的行动很是高兴:“这样的活动真的很好,是真的想为我们群众解决问题而来的。”
这是清河区纪委在全区集中开展以“诚心接访、真心走访、用心回访”为形式,以“直接查办、严格督办、联合会办”为抓手,以“强化服务职能,为民排忧解难”为主题的区纪委常委进社区“三访三办”活动的一个缩影。区纪委希望通过切实有效的举措,在全区形成份内工作不上交、反映问题不沉淀、诉求渠道更畅通、疑难问题逐级解决的工作格局,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成果践行服务和完善群众制度。
带头“捧心下访”一线倾听民声
“群众有意见,要上访,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在积极做好开门接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主动深入基层一线,诚心接访、真心走访、用心回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予以切实解决。”区纪委成立以区委常委、纪委书记蔡绍忠为组长的“三访三办”领导小组,5名常委分别分头带队,成立5个工作组,分别深入到信访量大、矛盾纠纷多的社区,以定点接访、随机走访、入户回访为主,重点关注影响发展、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群众合理诉求长期得不到解决、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因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作风粗暴等行为损害群众利益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对基层信访老户、低保家庭进行走访,对交办、转办的信访件办理情况进行回访。
为了保障“三访三办”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区纪委建立了首访负责、访前告示、限时办结、重大信访会办、下访备案、督查通报、责任追究等七项制度。七项制度规定,在每次“三访”活动前三天将活动的相关信息采取张贴公告、网络告知等形式向群众告知活动时间、地点及纪委参加活动人员名单。在接访中,各带队常委作为受理群众咨询投诉的第一责任人,对属于纪检监察部门受理的群众反映事项,及时安排专人、明确办结时限;属于区属部门受理的事项,立即交办,限期办结;对重大、疑难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由区领导进行协调会办;在活动结束后,对受理情况进行全面登记备案,未办结的事项进行跟踪督办。
立足“事要解决”严格督查督办
对活动中受理的各项投诉举报问题由区纪委信访室扎口梳理登记,要求属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内的问题由本委各相关科室自办;属其他业务部门办理的由信访室统一交办。原则上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为真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区纪委、区软建办联合成立“三访”活动受理事项办理情况的督查小组,分两条线展开督查,一条线负责督查部门,一条线负责督查街道办事处。通过实地问、听、看、辨相结合,对各项受理问题的办结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同时,明确如在办理信访问题过程中,如有因思想不重视、措施不过硬、工作不到位,引发群众集访、越访和异常访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格责任追究,坚决做到谁出了问题就处理谁,决不姑息迁就,从而确保“三访”活动不流于形式。
“阳光纪检”版块上有网友反映水渡口街道和达雅园门口市场城管队员责任心不强,占道经营现象严重。在“三访”活动中,区纪委对这一问题处理情况进行了回访。小区居民表示经过街道等有关部门的整治,目前小区环境整洁,基本上已经没有占道经营的状况。对此,区纪委进一步要求相关街道继续加强对这一路段的巡查整治力度,同时,对涉及到的城管队员作出待岗两个月处理。
结果“群众评判”顺应民心民意
“纪检监察工作不能与群众拉开距离,要打破我们与群众沟通不畅的局面,让他们了解和支持我们工作。我们工作的好坏与否,也应当由群众说了算。”
为了真正做到民呼我应,民意我顺,清河区纪委把工作评价权交给群众,专门印制了《清河区纪委常委“三访三办”工作群众满意度测评表》,同时,利用区“作风建设网上民主评议系统”,从制度执行、接访态度、问题处理、工作实效等六个方面和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不了解四个等次对“三访三办”工作中涉及到的单位及个人进行民主测评。截止目前,共发放满意度测评表近600份,利用网络系统参与评议的群众近2000人,满意率为92%,基本满意率5%,不满意率为2%,不了解率为1%。下一步,区纪委将结合群众测评满意度,对在测评中群众满意率低于85%的个人及单位进行全区通报批评,并将测评结果直接与各单位年度考核相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