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淮安市清河区将原有群众投诉渠道进行整合,重点建设“阳光纪检”、“区长热线”、“民生通道”、“阳光信访”四个平台,着力打造“阳光清河”新品牌。“阳光清河”办公室于2011年11月23日挂牌成立运行,主要通过四个平台受理群众各种投诉、咨询、举报,实行集中受理、统一回复。“阳光清河”运行以来,对于化解信访矛盾、强化社会监督、优化发展环境、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清河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截至目前,“阳光清河”共受理群众投诉、咨询、举报4200件,转办、交办2300多件,所有转办件已全部按时反馈,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000多件,全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212名科级干部个人廉洁自律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满意率测评在98%以上,群众对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满意度达到85.27%。如 “立即执行”等网友发帖反映中天花园修建健身器材毁绿扰民问题,我们多次联系相关单位,现场查看,督促协调解决问题,做到便民而不扰民,舒心而不闹心,赢得了居民和网民的好评。网友在回帖中说:“事情不大,无比激动!感谢淮水阳光纪检、清河区网络发言人!请接受中天花园4号楼业主的网络锦旗”。
一、坚持每问必应、每帖必回、每案必查,力争回复率“百分之百”
坚持全天候值班制度,对群众反映问题,全部在第一时间进行回复、交办。健全组织网络,发挥舆情监控功能,建立工作联络员、网络评论员、舆情监控员队伍,健全部门街道联动机制,通过建立QQ群、编发《舆情快报》等渠道,实现快速反应,及时处理,做到有问必答,有答必办,有办必果。网友hajcy在“阳光纪检”板块举报水渡口街道洪福村黄河驾校附近违法建设不断增加,要求尽快查处。我们迅速将问题交办相关相应的街道部门,街道和区防违办当晚进行调查处理,于第二天清晨将违建全部拆除完毕。网友纷纷称赞“阳光清河办公室办事效率高、行动迅速、值得赞扬”!
二、建立转办、交办、会办机制,力争办结率“百分之百”
加大反映问题的办理力度,对群众反映的一般性的事项,转交相关街道和职能部门办理;对涉及多个单位或者比较复杂事项,或者涉及党员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由办公室领导批示交办相关的部门和纪委相关职能室进行调查处理,目前,纪检监察机关直接调查处理64件,办结64件;对重要事项、涉及面较大的疑难、复杂问题,提请区委区政府领导会办解决。针对东大院、清河嘉园、淮海第一城等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专题报告区委区政府,区委书记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区政府相关领导组织会办解决。目前,部分小区的物管问题已经得到妥善解决。
三、严格督查、督办、问责,力争满意率“百分之百”
1、开通一部“阳光热线”。将街道、部门的“阳光热线电话”进行汇总,公布在“阳光纪检”置顶栏,接受网友政策咨询、投诉举报。公布“阳光清河”办公室监督电话,及时接受办理情况的反馈。2、建立一支网络监督员队伍。引入独立第三方,面向社会公开聘请网络监督员20名,授予他们参会权、调查权、查询权、建议权等四项权利,举行清河区纪委开放日——走进“阳光清河”活动,组织网络监督员全程参与问题办理、到区工商局、水韵天成小区等现场调查办理情况,进一步加强网友互动交流,确保交办问题及时妥善处理。3、健全一套问责机制。编发 “阳光清河”工作简报,对各街道、部门办理情况进行通报。出台《关于办理群众反映事项问责暂行办法》,同时将各街道各部门办理群众反映事项的情况纳入每年行风软环境评议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网友“汪某”多次发帖反映区住建局下属单位淮安市嘉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拖欠原来员工汪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工资7000元,汪某和物管公司多次交涉,时间跨度两年多,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我们立即对区住建局发出办理情况提醒单,督促尽快处理到位,使汪某多年的拖欠工资得到了解决。
当前,我们迎来了表达的“黄金时代”,能听到各种声音,但是仍有许多声音没有被倾听,有人称之为“沉没的声音”,而这些声音的背后,往往是一些弱势群体的呼吁、压抑和呐喊。倾听这些“沉没的声音”,切实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是政府的应尽之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经过一段时间以来的实践,我们充分体会到:“阳光清河”在推动清河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强化全民监督的重要平台;是提升政府工作效能,优化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是畅通群众利益表达,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渠道。打造网络“阳光清河”品牌,是清河区委、区政府向全区人民的一项庄严承诺,也是全区各级各部门共同的责任和目标。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加大正面引导力度,坚持整体联动,打好主动仗,唱响主旋律,为坚持率先领先发展、建设繁荣幸福清河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