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

西晋的两辆羊车

发布日期:2013-09-10信息来源:徐州市云龙区纪委字号:[ ]

  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东吴,三国归晋,华夏一统,天下太平。从此,司马炎开始了奢侈的生活。从太康二年起,司马炎便开始“颇事游宴,怠于政事”,把心思放在了后宫。晋国把吴国宫中数千名宫女运到洛阳,这样,后宫宫女达到万人。由于宫女太多,司马炎不知所从,有时就坐在一辆羊拉的车上在宫里转悠,车停在哪个宫女的门口,就在哪儿过夜。《资治通鉴》对此有详细的记载,“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洒地,以引帝车”。
  上行下效,皇帝如此荒淫无度、纵情享乐,皇亲贵戚、官僚大臣有样学样,紧随其后,纵情声色,极尽奢华。比较典型的是王恺与石崇斗富的故事。“恺以饴澳釜,崇以蜡代薪;恺作紫丝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崇涂屋以椒,恺用赤石脂”。
  对社会自上而下崇尚奢华的现象,有识之士无不忧心忡忡。车骑司马傅咸上书指出:“奢侈之费,甚于天灾!”他还说:“古者人稠地狭,而有储蓄,由于节也。今者土旷人稀,而患不足,由于奢也。”
  建兴四年(316年),匈奴汉军将领刘曜大举进攻长安,晋愍帝司马邺无力对抗,被迫出降,西晋灭亡。此时距西晋全国统一仅仅37年。对于司马邺出降的情形,《资治通鉴》载,“帝乘羊车,肉袒、衔璧、舆榇出东门降。群臣号泣,攀车执帝手,帝亦悲不自胜。”肉袒,即光着膀子,扮奴隶;衔璧,即持其祭器,示亡国;舆榇,即抬着棺材,示有罪;乘羊车,示像羊一样温顺,任人宰割。
  同样是羊车,同样是载着皇帝,但情形截然不同,一个载着开国皇帝,一个载着亡国之君。司马炎乘坐羊车时,天下安定,四海承平,他是在悠闲地临幸美女;司马邺乘坐羊车时,山河变色,江山易主,他是在沮丧地认罪投降。这两辆羊车分别见证了西晋王朝的兴与衰,也分别见证了司马炎和司马邺的荣与辱。追本溯源,西晋王朝的覆亡,其祸根早在司马炎时代就已经悄悄地种下了。西晋的两辆羊车,严格说起来,只是一辆羊车。就是这辆羊车,载着奢靡之风,把西晋王朝从“四海定、天下一”的巅峰一直拉进灭亡的深渊。(郑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