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传真

浦口邀你来一品“青莲”

发布日期:2013-09-27信息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字号:[ ]

  几年前,南京市浦口区依托“青莲”文化底蕴,以莲喻廉、以莲倡廉,曾谱写出以“一品青莲”为主题的廉政文化诗篇:2008年,“一品青莲”标识入围全国廉政文化十大事件评选;2010年,“一品青莲”商标注册,成为全国首个以形象注册的廉政文化标识。
  如今,借助“一品青莲”这张名片,浦口区整合历史、人文、自然资源,完善、拓展教育内涵,打造以王荷波纪念馆为轴心,“艺莲苑-清风林-清泉廉韵-清风葡园”四个点为轴线的“一品青莲”廉政文化旅游专线,为廉政文化品牌建设再添新彩。

 

    图为浦口区廉政文化示范点“艺莲苑”中的清风长廊一景

  以莲倡廉,“艺莲苑”催生“廉政旅游”新概念

  2万盆莲花曾走进“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传播华夏“廉”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花是花中君子,又名“青莲”,谐音“清廉”,自古以来就是清正廉洁的象征。基于莲花本身的丰富内涵,浦口区以“莲”倡“廉”,建设廉政文化示范点“艺莲苑”。

  “艺莲苑”以莲景为载体,以廉政文化为主线,挖掘整理古今中外廉政典故、格言等,建成长达300米的“以莲咏廉”清风长廊,着力打造让人耳目一新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同时,占地500多亩、共有700多个荷花品种的艺莲苑也是国内荷花品种最多的观赏莲基地。

  漫步“艺莲苑”,随处可以领略廉政文化魅力:廊内一幅幅廉政字画、楹联,一条条如包拯“义拒端砚”、于谦“恳辞儿禄”等图文并茂的生动故事,一张张廉政摄影、廉政漫画作品,发人深省;廊外荷花婷婷、碧叶田田,莲香沁人心脾。廊内廊外交相辉映,绽放出廉政文化动人光彩。

  “艺莲苑”最大亮点在于,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和廉政建设、文化交流有机结合,在廉政文化建设中逐渐孕育出“廉政旅游”新概念。2009年,“艺莲苑”被确定为江苏省廉政文化示范点。

  2010年“五一”前夕,“艺莲苑”500盆荷花“中国红”入住世博园中国馆水景区,向中外游客展示中国“莲(廉)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此后7个月时间里,由“艺莲苑”选育的2万盆“中国红”分12批次连续不间断绽放在世博园中国馆,并配以浦口廉文化旅游的图景宣传,“观莲赏廉”一时成为去浦口旅游的关键词。

    图为悬鱼茶社外景

  连点成线,“清风三景”渐显“廉政旅游”雏形

  融合发展,凸显“1+1﹥2”的廉政教育实效

  近年来,浦口区纪委因势利导,积极与旅游、交通部门协调,聚合社会资源,将江北廉政旅游专线与区域旅游资源融合发展,凸显“1+1﹥2”的廉政教育实效,新开发出由清风林、清泉廉韵、清风葡园组成的“清风三景”。同时,他们加强规范专线运作管理,严格实行导游选拔、培训制度,提升导游业务素质,逐步增强旅游专线的对外接待能力和水平。

  清风林位于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核心景区状元墓东面,以南宋状元、著名爱国词人张孝祥的故事为背景,以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独特的森林生态资源为平台打造而成。基地以其“林、墓、廊、台、道、像”六大要素,从不同角度展示张孝祥爱国、清廉的一生。通过牌匾、影像、战鼓、风铃等载体,融入张孝祥清廉事迹、诗词、心境等内容,充分展示了一代廉吏的卓越文采与高洁胸襟,让人在体验自然生态之美的同时,感悟“表里俱澄澈”、“肝胆皆冰雪”的人生情怀。

  清泉廉韵位于浦口珍珠泉旅游度假区,凭借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以一代廉吏庄昶的事迹和“羊续悬鱼”等廉政故事为背景元素打造而成。横卧水面的“悬鱼茶社”令人耳目一新,凭栏放眼,镜湖闪烁,碧波微漾;依栏近赏,珠泉静养,珠串晶莹透亮。经过持续建设,珍珠泉目前已经形成将旅游文化、廉政文化、历史文化相融的发展模式,廉政教育独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清风葡园位于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浦口区盘城街道落桥社区,西与滁河相望,东与龙王山相连,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园区以葡萄精品园为平台、廉政文化为主线,精心打造葡园六大廉景——主题石、清风池、景观桥、观莲阁、清风长廊和教育馆,把廉政教育与生态休闲活动、干群创业增收、构建和谐家园有机结合,使之成为一个宣传廉政文化,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展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勤政风貌、艰苦创业构建和谐家园的示范基地。

  “清风三景”地点毗邻、内涵相近,正以其独特的廉政文化魅力逐渐成为党员干部开展廉政教育的“必选路线”。

  史馆加盟,再现党的纪律检查制度如何创立

  “王荷波纪念馆”填补中央监察委员会首任领导人“有史无馆”的空白

  王荷波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杰出代表,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领导人之一。1927年,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王荷波当选为委员会主席。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成立,是党的纪律检查制度的初步创立,为后来党的纪检监察机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王荷波是从浦口踏上献身革命的漫漫征程,也是在南京这片热土上孕育出“品重柱石”的崇高精神。

  近年来,浦口区充分发掘这一宝贵红色资源,为中央监察委员会首位领导人王荷波筹建纪念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纪检监察干部继承先烈遗志,坚定理想信念,深入推进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

  王荷波纪念馆总投资350万元,建筑和展陈面积近千平方米。内容分《王荷波——首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历程》、《浦口廉政文化实践》三部分,共展出200幅照片、20则故事、40件实物,许多照片、实物属首次向社会公开。油画、雕塑、微电影等手法的综合运用,让参观者始终浸染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之中;而幻影成像、多点触摸、数字沙盘、电子翻书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引入,使廉政教育更具渲染力和感召力。

  在馆内,有很多“接地气”的互动展区。利用电子调光等现代感应技术打造的“诱惑陷阱”展区,将一出出腐败必受严惩的虚拟画面与现实场景有机结合,警示人们,如果抵挡不住诱惑,越过法纪底线,必将受到党纪国法惩处。这个展区,互动性强、感染力大,场景和结果都可根据游客模拟选择和对比,很受游客欢迎。

  王荷波纪念馆的建成,与艺莲苑、“清风三景”相辅相成彼此呼应,丰富的内容和清晰的链条形成了“一品青莲”廉政文化旅游专线。据了解,专线自今年初试运行以来,已接待全国超过万名慕名而来的党员干部。

  纪念馆所在的行知教育基地,作为国家首批“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常年与新加坡等地的40所学校开展学习交流,学生遍布世界五大洲。目前,行知教育基地已列入2013年南京亚青会和2014年南京青奥会文化交流点,届时纪念馆也将成为各国青少年运动员参观体验的重要场所。借助基地“覆盖全省、面向全国、辐射世界”的影响力,纪念馆将使中国廉洁文化由此引向世界。(林维福 吴敏 张旭)

   “融合” 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

  “一品青莲”廉政文化旅游专线在遵循同题不同质规律前提下,串“亮点”成“珍珠”,打造出“赏莲思廉、进园学廉、观景悟廉、依红促廉”的集束式模式,不仅是几个点之间的“物理整合”,更关键在于其“化学融合”。

  挖掘资源,实现区域资源与廉洁主题的融合,防止离受教育者“过于遥远”、针对性弱化。廉政文化建设,基础在于因地制宜、有效利用。实践中,浦口立足区域特色,创新理念,深入挖掘区域丰厚的历史、人文、自然资源,打造廉政文化精品,在区域资源与廉政文化建设的融合方面找到了个性发展与常规理念的最佳平衡点,使廉洁成为流淌的文化气韵,深层渗入干群心中,使崇廉敬廉成为“文化自觉”。通过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针对性。

  创新理念,实现人文景观与廉洁内涵的融合,防止传播廉政文化“过于生硬”、降低感染力。廉政文化建设,核心在于以文化人、以景育人。许多人文景观自身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蕴,借助人文景观彰显廉政文化内涵,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廉政文化内涵,接受廉政文化熏陶。以艺莲苑为例,依托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莲与廉谐音的独特意蕴,以人工水域景观、赏花栈道和景观凉亭为中心,将廉政诗词、格言、漫画等置于长廊展板上,打造具有喻廉涵义的人文景观。文化内涵与自然景观相融共生,增加了廉政文化传播的生机与活力。

  创新形式,实现廉洁内容与廉洁载体的融合,防止形式与内容“两张皮”、降低有效性。廉政文化建设,关键在于载体创新、形神同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内容空洞、形式单调的说教不可能满足廉政教育需求,因此,内容与载体的有机融合是我们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时所积极思考与探索的。“清风林”以纪检干部主题植树活动为载体,营造崇廉尚洁社会氛围;“清风葡园”以葡萄生产合作社为载体,展示党员干部艰苦创业、积极构建和谐家园精神风貌。这些形式、内容丰富充实、彼此协调的载体融合大大提升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效性。(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