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

清廉简易为宗臣之表的李勉

发布日期:2014-12-10信息来源:睢宁县纪检委字号:[ ]

  李勉(717—788),字玄卿,唐朝宗室。肃宗时任监察御史、河南少尹、山南西道观察使(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入朝为太常少卿。受宦官李辅国排挤,又出任汾州刺史、河南尹、江西观察使。代宗时入朝为京兆尹,又受宦官鱼朝思排挤,出任岭南节度使(治所在今广东广州)、滑毫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滑县)、汴宋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德宗时受李希烈叛军围攻弃汁州回朝,作了几年宰相后去世。李勉性情淡泊,为人大度,在官廉洁。任岭南节度使的六、七年内,对国外来贸易的商船从不利用权势侵夺财物。卸任回朝,他特意在石门(今湖南石门)停下舟船,将家人所带的各种南方珍宝搜出扔进江里,受到当时人的广泛赞扬。
  清除私心,不取私财。李勉幼年勤读经史,长大后沉静文雅,有古代君子之风。其少年时代埋葬金银的故事,一直为后人称道。唐朝天宝年间,有一个读书人借宿在河南商丘的一家旅店中。当时李勉年轻贫穷,与这个书生同住在这家旅店。不到十天,这个书生害起病来,竟然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他在临死前对李勉说:“我家住在江西南昌,原来想到太原求得一官半职,想不到在这里得病将死,这是命中注定的。”于是从布袋中拿出一百两银子交给李勉,又说:“我的仆人,不知道我有这些银子,您拿着它为我料理后事,剩余下来的都送给您 ”李勉答应为他料理后事,后事办好后却把剩余的银子秘密地放在墓穴中和死者一起埋下。隔了几年,李勉担任开封县尉的官职。那死去的书生的兄弟带着南昌府的公文来寻找这个书生,一路寻找他的行迹。到了商丘,打听出李勉曾经为死者主持过丧事,就特地来到开封找李勉,询问死者银子的下落,李勉请了假陪同前往商丘墓地,挖出剩余的银子交给了死者的兄弟。李勉埋葬金银,在赢得书生家人感激的同时,也赢得世人对对其高尚品德的赞赏。
  769年,李勉任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史,此时的广州“地当会要,俗号殷繁,交易之徒,素所奔凑”。他到任后,对商人更加抚慰,商船入口,不许侵夺,一年后广州商船如织,经济很快繁荣起来,许多商人为感谢他,送来厚礼,都被他婉言拒绝。
  在广州任职数年,李勉没有增加任何车轿和用具。后来,李勉回京任职,在石门山(在广州西北江中),将全家人贮存的南货犀象等物,统统投入江中。当地耆老都认为李勉可以与宋璟、卢奂、李朝隐三人(三人都曾任职岭南)相媲美,当地吏民立碑以颂其德。广州吏民赶赴官府,请求为李勉立碑,代宗皇帝御批同意建造。
  为政简肃,智斗污吏。767年,李勉随肃宗皇帝到灵武,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当时朝廷崇尚武功,那些为国家建有功勋之臣依仗滋长受朝廷恩宠,很多人不懂得讲究礼节。有一次,大将管崇嗣在行宫的朝堂背朝宫阙而坐,谈笑起来无所顾忌。李勉认为管崇嗣身为国家忠臣,却无视朝纲,必然有损朝廷尊严,为此向朝廷弹劾他,并将它拘禁起来。肃宗皇帝非常感慨地说:“我有李勉,才知道朝廷的尊贵啊。”
  封建官场贪污受贿成风,为整饬吏治,李勉严刑峻法。他当开封府尉时,上任后立即张贴告示:“凡受贿者,须在3天内自首,过日者舁榇相见。”告示贴出后,有一个自恃有点背景的污吏,一天受贿后故意放出风来,让李勉知道。过了期限后,他又满不在乎,而且还让人抬着棺材去见李勉。李勉在弄清真相后,说:“故意受贿枉法,罪加一等。”对方不以为然,李勉命令手下“将他装入棺材。”这时他才如梦方醒,但为时已晚,被扔进河里。此后,那些手脚不干净的官员心惊肉跳,再也不敢贪赃枉法了。
  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李勉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为官力求公正严明。时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仍然知国子监事,此人依仗皇帝恩宠,玩弄天命权威与口舌之间。原京兆尹黎干悉心揣摩鱼朝恩心思,想方设法百般伺候。每次鱼朝恩到国子监,他都遏尽一府吏员之力,准备数百人饭菜予以招待。李勉上任一个月后,鱼朝恩又到国子监。京兆府吏事先请示如何准备饭食。李勉早就听说此事,认为这是鱼朝恩依仗权势提出的无理要求,绝对不能纵容,否则长此以往只会误国害民。为此,李勉故故意叫人把话放出去:“你鱼朝恩既是军容使,也是国之监事,到国子监去,你是主人,我如果前往国子监迎候,你就应当准备丰厚的主任礼。我只不过是京兆尹,你身为军容使,如果惠顾我京兆府廷,我岂敢不准备饭菜招待你呢?”鱼朝恩没想到碰到了钉子,便怀恨在心,从此不再去太学,李勉不久也被调任其他职务。
  锄恶扬善,护救清官。收复西京长安后,历任清要职官,升迁四次后任河南少尹。先后为河东节度使王思礼、朔方河东都统李国贞的行军司马,不久升任梁州都督、山南西道观察使。李勉因为他的旧吏前密县县尉王(日卒)勤勉干练,让他代任南郑县令。不久有诏书命将王(日卒)处死。李勉询问原因,才知是被权贵们诬陷。李勉对众将吏说:“圣上正依靠地方官作为民众的父母,怎能因为有人说坏话而杀无罪的人呢!”于是停止实行诏令,同时拘禁王(日卒),迅速递表奏给肃宗。王(日卒)于是得到宽宥,然而李勉竟然受到执政者的非难,催促入朝担任大理少卿。谒见肃宗时,李勉当面陈述王(日卒)无罪,说他处理政事很有条理,是个尽力的官吏。肃宗嘉许他的恪守正道,于是授官太常少卿。王(日卒)后来因有推究演绎的才能,拜官大理评事、龙门县令,最终享有能吏的名声。当时人称赞李勉有知人之明。
  李勉当上高官后,仍然礼贤下士,始终真心相待,毫不改变。他任用名士李巡、张参为判官。直到他们死于幕府。三年之内,每当宴饮时,一定在宴席上虚设二人座位,摆上膳食洒酒祭奠,言辞容色凄枪忧伤,舆论赞美此事。有人认为:“李勉失守汴州,也应该批评。”议论的人说:“不是这样。当贼李希烈开始作乱,骠悍阻险肆为祸害,凶焰不可抵挡,上天正要加重他的毒害而降罚于天下。何况李勉不擅于应变,援军也不到。又当时关中已开始受骚扰、人心已经动摇了。以文吏的才能,面对虎狼般军队,他能保全队伍南奔宋州,就算不上量力而逃的耻辱。与其守城遭受丧败,不是这样更好一些吗?!”
  李勉性情坦率素淡、喜好古风、崇尚奇异,为政清廉简易,是宗室大臣的表率。善于鼓琴、爱好写,精通音律,能自己制琴,又有巧思。等到地处相位,近二十年,俸禄都送与亲友,身死而没有私下积蓄。李勉一生行事,颇具家风,深受百姓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