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曲《大风歌》,传唱两千年。后世多少文人墨客的思绪,或慷慨悲歌,或幽情低吟,留下了大量启人深思,发人深省的名篇佳作。但今每每吟诵,总有别样滋味到心头。
一个已步入人生之秋的老人踏上高台,四周都是他的臣民。但此时的他,心中哪里还有皇帝的气派,这个连在最险恶的战场都不动情的铁血硬汉,竟然在此时泣下数行。我们所感到的有感伤、有愤慨,更多的是无奈和迷茫。“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我们能听出的一句潜台词是,人海滔滔,我能相信谁?!
打江山当然不易,正史记载,刘邦绝非光说不练的主,“身被七十余创”,可以创下古今中外大皇帝大英雄受伤之最了吧!
守江山更难。
拥有江山意味着一言九鼎,山呼万岁,风云为之变色,群生如蚁,如临烈火,如临汤镬!再放眼那拥有江山者身前身后左左右右,无论皇亲国戚、王公大臣、功人功狗,都是绿色的眼神狺狺相向。
春秋无义战,远的就不说。
单说秦二世胡亥,为篡夺皇位杀死本应当皇帝的长公子扶苏,整死公子公主二十余人。用刑之惨,惨绝人寰。
反秦阵营中的首举义旗者,张楚王陈胜一发达就变脸,即时违背当时“辍耕之垄上”亲口发出的“苟富贵勿相忘”的誓言,杀死前来投靠的佣耕故友,只因那人口无遮拦,不分场合言及微时故事,而他也在兵败之际死在自己的小车班班长庄贾手里。
再说刘邦和项羽吧,当初同在怀王帐下称臣,并肩作战,还是战友加兄弟呢。项羽犯上弑怀王,楚汉相争,死磕五年。终于垓下一战,逼他别姬自刎,五侯分尸!呵呵,鸿门宴上他挥剑,泗水河边我唱歌。
可谁又能解坐上皇位的刘邦也有着不能与人诉的一腔苦水呢?
人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那只是打仗,守江山就另样。想当初,念及同胞骨肉之情,封二哥刘仲为代王,他倒好,匈奴进攻的号角刚刚吹响,他老兄连匈奴的鸣镝都还没有听到,就撒丫子跑回了长安。按律当斩啊,仍是念及同胞骨肉之情,挂名当个郃阳侯,白拿工资赋闲养老吧。想想都生气,在家种地谁多割他一镰多耕他一垄,他笃定拉家伙与人拼命,代地大片国土被侵占,他身为代王,怎么就不心疼呢!说到底,他觉得江山是刘小三的,不是他刘老二的,为别人的江山丢命不值。
想想那些日御驾亲征,那谋反的,不,就是公开造反的淮南王英布吧。虽是粗人,虽是个脸上刺青的贼配军,却也不藏不掖直率得有几分可爱,俺两军阵前责问他,俺待你不薄,你被霸王撵得屁滚尿流如丧家犬,似落水狗,一投进汉营,俺就一字并肩王一样的规格待你,你今天为何要反?这厮竟说想过把皇帝瘾,哪怕过把瘾就死。
再想想前些日子平定淮南王,荆王刘贾战死,淮南加上荆楚,民人彪悍,人心不测,大片国土总得有人镇守吧,二哥跟前的刘濞,十几岁跟俺南征北战,就不是他爹的怂种,是个能打仗不要命的主,就封他吴王吧,可等俺把新铸大印一交他手里,俺一摸他脑袋就有反骨,汉后五十年,东南有反王,恐怕就这小子,可无人可使啊,况且金口玉言,开弓没有回头箭,警告几句,随他去吧。
人说养儿防老,可怜生了八个儿子,吃紧当忙,竟是一个用不上!淮南王英布造反,就没有一个能挂帅出征,没有一个愿意出来力挽狂澜砥柱中流。按理说,太子刘盈年轻力壮,出征历练,建功立威,于国尽忠,于父尽孝,无可推脱,责无旁贷!可吕后搬出一干人说项,说什么太子仁弱,叫他统兵直是孤羊驱群狼。那就活该俺一身伤病,六十出头了还得亲临矢石。这不,英布一箭射中胸口,还在隐隐作痛,只怕来日无多。说什么大汉天子,直是她吕家的看家狗,充其量是条哮天犬。
想想那韩信,胯下之夫,四处碰壁,被炒鱿鱼,是俺力排众议,筑台拜将,俺那发小周勃、灌婴跟俺急,俺那真正的狗肉朋友,亲亲的连襟樊哙跟俺急,俺一门心思认定了你,正穿的衣推给你,正吃的饭推给你,项羽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当个执戟郎都不行,俺说你能当大将军大元帅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凭心说,你渡河破魏,灭赵朝食,飞檄降燕,所向披靡,你确实够行!可你怎么就敢下齐之后私欲膨胀,为抢灭齐大功,就敢抗旨不遵,擅攻历下,不顾大局,致使议和使者郦食其身赴沸鼎,你竟敢坐拥自大,坐山观虎斗,就敢趁老子火烧眉毛火燎屁股之时要挟要当代齐王?还有那彭越、英布跟着起哄也是一丘之貉。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苍苍者天,你能告诉我,谁是我猛士,谁是我解人?我该相信谁?(戴苏林 王洪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