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岛,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岛。岛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9平方公里。踏上岛子,最先撞入眼帘的便是岛西那高筑在山峰上的内陆“三贤墓”: 微子墓、目夷墓、张良墓。
微山湖因微子而得名。微子名启,是殷纣王的庶兄,为政贤能清廉,为人忠厚正直。他见纣王暴虐无道,就与他的叔父箕子、比干一同劝谏。纣王大怒,杀了比干。箕子逃到高丽,微子也离开纣王出走了。周朝灭商之后,微子做了周朝的臣子,封于宋。死后葬在其封地宋国的一座小山上,百姓称为微子山。周围成湖之后,湖便名为微山湖。微子墓呈圆形,高10米,底径7.5米。墓前有石碑4幢。墓上翠柏丛丛,滴翠凝绿。这里还保存了很多珍贵的碑刻,中间主碑正文为汉丞相匡衡题字:“殷微子墓”,南昌尉梅福篆写横额:“仁参箕比。”语出《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碑阴有小字,难以辨认,但是价值连城。陵园一隅还醒目地树立着一块侵华日军留下的墓碑,上书“殷微子墓”,“丰田部队”等字样。这在全国来说,也是罕见之物。
春秋宋襄公时名贤目夷,字子鱼,微子十七世孙,宋桓公长子。目夷自小聪颖过人,幼年即表现出过人的智慧才能桓公病重,太子兹莆屡次请求改立目夷为太子,目夷坚辞不受。桓公去世,太子兹莆即位,是为宋襄公。襄公认为目夷不肯接受君位,大有“仁义气概”,就任用他为相,帮助治理国家。目夷治国有方,使宋国迅速强盛起来。目夷敬仰先贤微子,死后葬于微山岛上。目夷墓位于微山,距微子墓2.5公里处。现存墓为圆土堆,墓前立一石碑,是宋神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徐州知州所立,正面阴刻篆文:东峰傅尧俞“宋贤目夷君墓”。碑长方形抹角,高2.3米,宽0.9米,厚0.4米。
西汉重要谋臣张良,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汉朝建立后论功封赏时,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去世后葬在微子墓附近。墓前有清乾隆二年(1737年)所立石碑一幢,上书“汉留侯张良墓”。民间传说,张良为防盗墓,曾命人一夜造墓108座,以为疑冢。张良墓确有多处,但张良的封地留城在微山岛西约公里处,他晚年又避居在封地,死后葬于此,应该是很有可能的。
从微子到目夷,再到张良,我们不难发现,这里是一个宁静致远之地,淡泊明志之地,是微山湖的骤雨飘风,启发了先贤仁怀智思的颖悟。江山家国、伟业壮志,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唯有志士风骨才是千古不朽的传奇。(刘以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