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崇,字子游,西汉高密(今属山东)人,哀帝时官至尚书仆射,曾因数次谏诤而受到赏赐,哀帝刘欣每当听到他的脚步声时,便笑着说:“我识郑尚书履声。”然而,郑崇后来却因犯颜直谏而被下狱至死。
原来,哀帝年幼而孤,由祖母傅太后抚养成人。哀帝欲封傅太后从弟光禄大夫傅商为侯爵。郑崇不避嫌疑,切谏道:“孝成皇帝(刘骜)封亲舅五侯,天为赤黄昼昏,日中有黑气。今祖母从昆弟二人已侯。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心,非傅氏之福也。”接着,郑崇以周公“唯王不知艰难,唯耽乐是从,时亦罔有克寿”的训诫,希望哀帝要珍惜守业的艰难,并表示“臣愿以身命当国咎”。意谓自己要以身家性命谏诤皇上的过失。郑崇这种坚决违命的态度,使傅太后和哀帝都很不高兴。傅太后怒气冲冲地转身对哀帝说:“堂堂天子,难道反而受制于一个臣下吗?”哀帝于是不顾郑崇的意见,封光禄大夫傅商为汝昌侯。
当时,哀帝除后宫多妃嫔以外,还爱着一个名叫董贤的男宠。董贤“为人美丽自喜”,朝夕不离哀帝左右,与哀帝同枕并席,机警非常,又善于迎合上意,得到哀帝许多赏赐,他和父亲都得于封侯,连同妻子也搬到宫里去住。郑崇认为,董贤毫无功绩可言,受宠过度,因而又上书切谏,但哀帝毫无悔改之意,董贤亦为虎作伥,肆意攻击郑崇等正直大臣。结果,董贤视郑崇为肉中刺、眼中钉,使得郑崇反被判处有罪。
自此以后,郑崇经常受到哀帝的斥责,指控他没有恪尽职守。郑崇激愤成疾,脖颈上长了毒疮。他想上疏退休归田,但眼见国事日蹙,又不忍这样做,于是终日闷闷不乐。尚书令赵昌本是奸佞之徒,见郑崇日渐被哀帝疏远,便落井下石勾结董贤,诬郑崇与宗族串联勾结,反叛朝廷,请哀帝究治。哀帝斥责郑崇,说:“君门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郑崇答道:“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意谓自己的家门前虽然门庭若市来往的人很多,但自己的心却像水一样的清洌,绝无其他不端之事,愿意接受朝廷的纠检穷究。哀帝竟不分青红皂白,诏令将郑崇下狱。
当时,司隶孙宝对董贤、赵昌之徒的巴结逢迎很不满意,如今又听说郑崇无辜入狱,愤然以司隶之职上书说:“按尚书令昌奏仆射崇,下狱覆治,榜掠将死,卒无一辞,道路称冤。疑昌与崇有纤介,浸润相陷,自禁门内枢机近臣,蒙受冤谮,亏损国家,为谤不小。臣请治昌,以解众心。”但由于董贤,赵昌等人狼狈为奸,遂使孙宝被免为庶人,郑崇被冤死狱中。自此,朝廷无人敢于再上疏切谏,董贤、赵昌等佞臣更是气焰汹汹,终于导致王莽篡汉建“新”的局面。 (戴苏林 赵厚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