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夏尽秋来,随一采风团去太湖边西山小住。西山不大,古拙而有趣的一个村落,半天足以晃荡完毕。我却一个人在一个廉吏的纪念馆坐了好半天。先是听导游讲故事,导游的故事大多俗套而刻板,这位导游似乎也免不了俗套。她讲的廉吏暴式昭的故事,大概也已经被演绎了无数遍,显得流畅而没有生机。可是,我对她一套说辞中的一个细节非常感兴趣,以至于她带着一众人走后,我就一人静立在这太湖边的秋风里良久。
暴式昭在西山为官,为官清廉以至于家中粮油不济,及至年关岁末,百姓纷纷送来米面,无奈他贴出告示,告知家中粮油已备足,不再接受百姓馈赠。当官的也是人,也需要柴米油盐的生活,一个人当官当到不敛意外之财,却又连自己的生活都无以保障,这种勤廉让人既心疼又敬仰。这样的官看起来生活上窘迫,但是一定比那些贪官幸福不知道多少倍。想想年关之时,贪官的门上也会是门庭若市,可是能有几个人是真心去送那点“意思”的?无非是为了点利益的交换,手伸过去,脸上堆着笑,心里不知道如何的咒骂。这样一来,即便是送的黄金也没有什么尊严与温暖可言。去暴式昭家送米面的百姓,估计也少不了过去受过大人恩惠的,但是一定是发自内心的敬意,这样的赠送充满了感恩的味道,不仅可以收,还可以正大光明的收。那点米面比黄金还珍贵,那是百姓的信任与敬仰。
暴式昭离开西山之时,所乘木舟之中只有家小与寒微的家当,船家怕太湖风浪大船抵不住侵扰,便搬了一块石头压在了船舱之中。这块石头便是后世传颂的廉石。
一块石头挡住的何止是太湖的风浪,是官场与人生的风浪。为官一方,先不要谈什么丰功伟绩,首先是不可胡作非为。用这头上的乌纱和手里的权柄去博取个人的利益,也许离任的时候行李会充实很多,不至于船都抵不住风浪。可是这样的人生之船在太湖里不会倾覆,但迟早要在官场上翻船,要在百姓的心中翻船。其实又何止是百姓心中翻船,在任的时候因为手中权钱的交易,其实那些苟且交易的对象心里早就不把你当作大人,早就是金钱与利益面前的小人,人家看似逢迎拍马却可能早就当你一钱不值。等你没有了那点权力,或者调任别处,马上就会门可罗雀,这样的人生才真是可悲之极的。
暴式昭的这一块廉石,压的是脚下的船只,保的是自己的官运与人生,护的却是官场的清明与人世的光辉。这块石头比任何黄金珠宝还要珍重,他挡住了现实的风浪,更挡住了人世的风浪。当官的人心里要是时刻有这么一块沉重的石头,那么你的内心和仕途非但不会沉重,一定只会是无比的轻松,而你在百姓的心里一定和这块廉石一样比黄金还要重。(周荣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