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专题10 > 高邮市情

高邮市情

发布日期:2014-06-26信息来源:清风扬帆网字号:[ ]

  高邮是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距今已有2230多年的历史。高邮位于江苏中部、淮河下游,京沪高速公路和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市南北。全市总人口83万,全市总面积1963平方公里。
  高邮自然资源丰富。高邮境内耕地、河流、湖泊、滩地、荡滩并存,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盛产优质粳米,淡水渔业资源丰富,年水产品总量17.6万吨,是全国罗氏沼虾养殖标准示范区。高邮麻鸭为全国三大优良鸭系之一,高邮咸鸭蛋被列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高邮双黄蛋更是驰名中外。境内有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区、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中心禽蛋分中心、海峡两岸合作试验区水产水禽产业园。
  高邮历史文化悠久。公元前223年,秦王嬴政在境内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199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县级),同年4月1日正式建高邮市,实行计划单列。高邮人文景点众多,拥有京杭大运河遗址、龙虬庄文化遗址、古盂城驿和清代当铺4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8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高邮文化底蕴深厚,先后培育了宋代词人秦少游,清代训诂学家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和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等众多乡贤人杰。
  高邮生态秀美宜居。高邮依湖傍河,天蓝水碧,环境优美。烟波浩淼的高邮湖面积780平方公里,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京杭大运河高邮段全长43公里,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景色最为怡人的古运河遗址之一。高邮三产服务业较为繁荣,大型超市、现代物流、星级酒店等商业设施齐全,蝶园市民广场、文游市民广场、净土寺塔广场等人文设施配套完善。初步形成了融水乡观光景色、历史文化景点、现代文明景观为一体的大旅游格局。
  高邮发展活力迸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高邮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太阳能光伏、绿色照明、超高压电缆和特种电缆、机电制造、品牌服装、新材料新医药为代表的优势特色产业,是中国羽绒服装制造名城、中国路灯制造基地、全国高纯度硅材料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的手提电脑软板生产基地。
  近年来,高邮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全国集邮之乡、江苏省双拥模范城、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卫生城市。连续六年被中国社科院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2013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多项指标位居扬州前列。
  高邮始终坚持五位一体发展方略,把党的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为经济和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组织和思想保证。近年来高邮特别重视反腐倡廉建设,一手抓监督惩处,一手抓教育预防,在全国率先推进了纪检监察公共关系建设,探索开展了勤政廉洁文化社会渗透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以勤廉为主题的邮票展、漫画展,大力倡导党员干部勤政廉洁、幸福从政的理念和追求。
  高邮是一座在厚重的历史土壤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滨湖工商城市,以其包容、开放、创新的姿态迎接一切先进思想、优秀人才和有效资本的渗透与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