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专题11 > 观点聚萃

落实“三转”要围绕“3+1”工作布局

发布日期:2014-07-10浏览次数:信息来源:盱眙县纪委字号:[ ]

  “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新一届中央纪委对反腐倡廉理念的新阐释,是纪检监察机关科学化履职的新坐标。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应秉持“准定位,明主责,强主业”的思路,紧紧围绕作风建设、惩治腐败、预防腐败和自身建设的“3+1”工作布局,集中力量抓好警示教育、监督检查、案件查办等工作,积极为美丽中国梦的廉洁篇章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要以“反对搞特权”的思想部署作风建设。建立落实八项规定、反对“四风”长效机制,切实推动党委主体责任的落实和纪委职责履行,深入开展“清风行动”,态度坚决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委有关规定。建立常态化暗访巡查机制,不定期组织人大代表、特邀监察员成立暗访组,通过明察暗访、“飞行”检查、典型曝光等方式,严肃查办作风建设方面的违纪违法问题,着力整治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讲“硬”话,唱黑脸,着重解决工作作风不实、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构建干部作风持续好转、行政效能持续提升、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的良好机制。
  二要以“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思想推进案件查办工作。工作方向上: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将精力向办案倾斜,将力量向一线倾斜,一方面着力查办发生在乡科级领导干部中利用审批权、人事权、执法权等谋取私利的案件,同时又紧盯那些职位不高但影响不小、款额不多但性质恶劣、问题不大但反应强烈的“三不”案件,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工作制度上:建立健全查办案件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通过月通报、季研讨、年总结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力量互助。严格落实办案协作区、交叉办案、乡案县审等制度,不断完善案件质量监管平台,提升办案质效。启动能突破、能宣讲、能总结的“三能型”办案专才培养工程,以能力提升做好案件查办后续文章。
  三要以“对监督者实施再监督”的思想指导执法监察工作。坚持把履行监督职能的切入点从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业务检查,转变到对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监督检查上来。开展重大决策部署专项督查,严肃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者做选择、搞变通的行为,确保政令畅通。启动执法监督“回头查”工作,将部门检查成果的整改落实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强化职能部门监督之责,坚决纠正一些“重审批、轻监管”等监管不力的现象,切实形成“监督的再监督和执法的再执法”。牵头推进行政审批“再瘦身”行动,严禁各部门私自设置或变相设置审批事项,切实压缩审批时间、减少审批程序。
  四要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思想统领预防工作。反腐清源、治腐治根,只有把权力关进“笼子”,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才能最大限度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用教育编织“笼子”。开展党纪条规“村村到”活动,选取县内的典型违纪案例,每月举办一次“反腐倡廉进村入户”大讲堂,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继续抓好廉政特色旅游线路建设,在各单位、市民广场兴建廉政“微”景观,把大景观做小;及时更新廉政文化长廊内容,把旧景观做新;建立移动廉政文化展示板,把死景观做活,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用监督编织“笼子”。构建立体式、多维度的监督预防体系,不断深化“四重一大”(重要工作落实、重大问题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点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事项监管、“三清”指数测评、勤廉巡查等制度,推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财务收支内部公开等制度,绘清“用权图”,常晒“权力单”,确保不越权、不越位。强化社会监督,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和新兴媒体的监督作用,通过开门办纪检、网上信访室、第三方民意调查等形式,让群众来监督制度的执行、评判制度的效果。
  五要以“执纪者必先守纪”的意识强化自身建设。完善纪委开放日制度,尝试从信访举报、案件检查、执法纠风等工作入手,开门倡廉、开门信访、开门办案,以媒体、群众等外部监督倒逼内部履职,不断在“自我约束”中提升形象。完善工作点评制度,组织乡镇纪委书记、室主任每季度开展一次座谈交流,就各自主业开展情况相互点评,在“相互指责”中弥补不足。完善挂包联系制度,组织委局室主任以上干部、部门纪委书记(纪检组长),每月深入帮扶村、企开展一次调查研究,帮助解决难题,在强化服务中锤炼作风。同时,继续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素质大比拼、形象大展示活动,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等途径,努力提升“四度”,以铁的纪律打造一支“理念新、作风实、效能高、形象佳”的反腐倡廉铁军。(何栩 作者系盱眙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