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纪委在自身坚决落实“三转”要求的过程中,采取“一揽子”措施,全力推动乡镇纪委抓主业、明主责,落实“三转”精准到位。
一是聚焦纪检主业转职能,变“包打天下”为“术业专攻”。开展县纪委书记约谈乡镇纪委书记,明确要求乡镇纪委按照党章和行政监督法赋予的职能,沥青职责、全面清理,尽快调整角色定位。严格落实乡镇纪委书记主抓纪检业务制度,精简议事协调机构,改变以往分工过多、业务宽泛、大包大揽等问题,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给主责部门,把主业真正放到纠风治乱、党务公开、农村“三资”监管、“三公”治理等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上来,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
二是突出务实创新转方式,变“一线参与”为“加强监督”。积极争取政府、政府的支持,乡镇纪委不再直接参与重点项目工作建设、征地拆迁工作、政府招投标等具体工作,而是立足自身“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责任,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对对政府或部门履行职责、改进作风的督查上。紧紧围绕农村“三资”管理和群众关心关切的惠农政策落实等问题, 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大力推行“村财镇(乡)管”、“三审两签一盖章”等村务财务监管制度,用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让乡镇纪委在转方式中有为、有位、有威。
三是围绕三严三实转作风,既“严肃执纪”又“淬炼自身”。乡镇纪委要把落实“三严三实”作为转作风的有力抓手,深入整治“四风”案件,严惩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在严肃执纪的同时又要严格自律,将“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落实“三严三实”的标杆,做正心、修身、律己的表率,以上率下带动基层干部勤政廉政,实现干部作风的彻底好转,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民风促社风。(江瑞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