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四种思维”严抓办案主责

发布日期:2015-01-26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吴中区纪委字号:[ ]


  2014年,吴中区纪委监察局按照“三转”要求,立足主业、狠抓主责,加强办案力量,调整办案思路,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执纪查案工作。
  一、树立战略思维,把握大局方向
  一方面着眼大局,顺应大势。将执纪查案工作融入深化改革大局,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以加强案件查办力度、加强监督问责、加强作风建设、加强警示教育、加强谈话提醒等方式,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党性不纯、党风不正等问题,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从而为全面深化改革事业提供政治保证。
  一方面抓住核心,把握重点。回归主业主责,吴中区纪委监察局进行了机构调整和人员整合,壮大执纪办案力量,退出131个议事协调机构,强化监督中的问责力度。在案件查办中,分析规律,找准突破口,围绕环保、税务、农业、水利、拆迁等重点领域和安全责任、违规用地、专项资金使用等重点环节,提高案件查办的效率和效果。
  二、树立整体思维,强化反腐系统性
  一方面增强齐抓共管意识。区委出台《中共吴中区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办法(试行)》后,区纪委及时研究制定了细则落实工作举措、强化机制保障,重点强调各级党委(党工委、党组)要领导和支持执纪执法机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着重健全各级党委反腐败协调小组运行机制,规范成员单位和组成人员,明确职责任务和工作规则,完善配套制度,加强对查办大案要案的指导和协调,有效地整合各执纪执法机关的力量参与办案。
  一方面增强制度建设意识。加强办案综合效果,在办案谈话中注意分析掌握违纪违法人员的贪腐过程和手段,倒查案发单位管理上的问题及隐患,帮助案发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帮助环保、农口、经信等部门建立完善4项专门制度,包括了专项资金监管、规范行政执法、内部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内容。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如运用好检察院“无行贿犯罪记录证明”,对有行贿行为的企业降低工商信用标准,提高了反腐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树立辩证思维,兼顾客观性和科学性
  一方面处理好惩治与保护的关系。抓大震小,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对腐败行为“零容忍”,建立案件线索集中管理制度,及时跟踪督办,条件成熟即立案查处。同时突出抓早抓小抓预防,严厉遏制苗头性问题,加强诫勉谈话、组织调整、末位谈话等措施,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开展警示教育,进一步加强度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教育,强化三色勤廉预警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综合监督网络作用。
  一方面处理好正人与正己的关系。坚持一手抓业务,一手抓队伍,特别注重镇级纪检监察队伍建设,通过配齐配强人员、加强教育培训改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年龄结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落实案件线索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特别突出案件查处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要求,对有案不查、压案不办的严肃追究责任,在年度考核中突出案件查办目标要求,定期督促指导。按照中央纪委提出的“三转”要求,对全区纪检监察干部加强教育和管理,强调做到“三个一”:一有信访就调查,一查实就处理,一处理就通报,严防严查“灯下黑”。
  四、树立创新思维,提高开拓进取能力
  一方面探索安全高效办案方法。在保证案件质量的同时,强调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并在“快”字上下功夫,降低安全风险,在调查过程中,对重大案件或者案情复杂、疑难、分歧意见较大的,由案件审理室提前介入审查把关,条件成熟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快查快结,提高办案效率,在查办案件的数量和质量上取得成效,坚持查系统、系统查,为多办案、办好案腾出了更多精力和时间。
  一方面探索重点环节权力制约办法。针对在案件分析中发现的基层、乡镇干部贪腐行为较多、国有企业领导岗位廉政风险较大等突出问题,重点建立完善了国资监管云平台和农村三资监督管理服务平台,开展了以建设农村“四大工程”、“六化社区”工程为主要抓手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了决策过程和结果的公开制度,防止决策权力滥用,强化重大事项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