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上记载这么一个故事:春秋时晋国的贵族中行寅,在大难临头之际,召来掌管祭祀的太祝,想问罪处治。他说:“你身为太祝,办事不力,以至于激怒鬼神,使家族面临灭顶之灾。”
太祝简却平静地回答:“您横征暴敛,招致百姓的怨恨与责骂,我一个人的祝祷又怎能敌得过举国上下的万众诅咒呢?”
著名学者南怀瑾说:“人生遭遇,有幸与不幸。虽曰人事,岂非天命哉!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他继续解释,一个家庭能够常做好事,后代子孙一定兴旺;如果你使坏,喜欢做缺德事,就算现在聪明能干、富贵荣华,后代子孙必然要遭殃。
何谓“天命”?其实就是自然规律,《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倘若中行寅晓得这个道理,就不至于一败涂地。
中国文化的精神向来是“自求多福,自助而后天助,自助而后人助”。中行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失去了民心,任凭如何努力祈祷,也难挽回家族失败的悲剧。贪官的结局莫非如此,官员干了坏事,靠花钱做一个道场,或到菩萨面前祷告,就妄想获得赦免,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2014年5月1日,新华社刊发一篇通稿《官场盛刮“迷信风”,什么“鬼”在作怪?》,文中指出“在中国官场,官员间迷信算命看相秘术,迷信风水改运改命的人数不在少数;不少问题官员还在‘边贪腐、边烧香’中寻求心理慰藉,乞求消灾解难……”
是什么“鬼”在作怪?答案是“心鬼”——宗旨意识被“利己意识”取代,人民利益被个人利益吞噬。
古人认为,君子以厚德载物;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命由己立,福由己求。贪官污吏前赴后继地落马倒下,恰恰是因为无知而迷信,无知而无畏,压根不晓得因果报应的真谛。因果报应从科学意义上是“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要想为官有位有为,就必须“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否则,最终的下场注定是“一祝不胜万诅”。(兰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