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州区以廉政教育为抓手,以作风建设为保证,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廉政勤政,有效推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示范区建设。
1、以廉洁教育促思想纯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和廉政法规教育,推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体系建设,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思想纯洁。各级党组织以“510思廉日”、“算好廉政账”专题教育月为抓手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率先推行公职人员岗位廉政教育这一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模式,促进党员干部知责思为、知任图进、知德守正;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启“指尖上的纪检”新模式,在全市率先开通“清廉通州”微博、微信,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和宣传服务;弘扬以“古沙清韵”为品牌的廉政文化,率先开展廉政文化示范系统、示范区域创建工作并在全市推广。
2、以正风肃纪强优良作风。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委十项规定精神,坚持“制度严管、组织监管、社会共管、科技协管”,打造干部监督“四管”机制。结合通州实际制定、实施作风建设十项规定以及改进调查研究、规范公务接待、规范公车管理等6项配套制度;建立正风肃纪工作机构,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专项督查与综合检查相结合、上门检查与受理举报相结合的办法,定期开展作风建设监督检查;通过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专门解读纪律规定,并在媒体开辟正风肃纪专版,公布举报途径,形成了全天候、多方位、宽领域的作风建设监督合力;借助网络监控、暗访摄像等科技手段,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工作纪律、窗口服务、执法行为等开展常态化督查。
3、以源头预防保清正廉洁。围绕促进廉洁从政,实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信息动态监管制度,将配偶子女从业情况、公车使用情况、个人投资理财等情况全部纳入监管内容。加强对干部日常监管,推行干部任职前廉政审查机制,严防“带病提拔”。致力抓早抓小,推出《关于对领导干部实施廉情约谈暂行办法》,开展提醒约谈、警示约谈、信访约谈。推行廉情信息预警机制,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在各镇(区、园、街道)和基层站所以及学校、医院、企业、商场、车站设立了1000多个廉情信息采集点,对征集到的廉情信息查实后实施分类预警和信访监督,对征集到的廉情信息查实后实施分类预警和信访监督。(通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