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立足抓早抓小 密织立体预防网

发布日期:2015-03-21浏览次数:信息来源:淮安区纪委字号:[ ]


  近年来,淮安区立足抓早抓小,坚持教育在先、防范在先、处置在先,推进反腐败斗争“关口前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防止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
  坚持教育在先,治病于未起。坚持把廉政教育作为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努力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防线。开展常态化教育,构建“大宣教”工作格局,打造“翔宇清源”廉政文化品牌,加强廉政教育基地建设,深化“五德”拒腐防变教育,举办“五德”大讲堂,牵头邀请罗援将军来我区作专题报告。改版翔宇清源淮安廉仆网,设立“翔宇道德讲坛”电视专栏,建立空中廉政课堂和箴言廉语手机短信等平台,发放自编教育本。开展提醒式教育。坚持新任乡科级干部考试、承诺、谈话“三位一体”的岗位勤廉教育制度。坚持每年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拍摄播放警示教育片。组织开展淮安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实境课堂教育活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开展关爱式教育,实行约谈提醒制度,主要针对重要领域关键岗位群众有议论、有微词,但未发现严重违纪违规问题的党员干部;涉及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但未发现严重违纪违规事实的党员干部以及纪检监察机关在工作中发现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但不够纪律处分的党员干部。2014年开展信访监督12件,对被反映对象进行谈心提醒、关爱教育、调节疏导,引导端正心态。
  坚持防范在先,治病于欲起。针对作风建设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出台相应政策规定加以规范引导、堵塞漏洞。针对违规接待多、化整为零消费高档烟酒的情况,制定出台《淮安区公务接待办法》,研发“三公”监管电子平台,要求所有公务接待须事先在平台进行登记,备案待查。针对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宴席问题多发的情况,出台了淮安区“史上最严”的操办宴席管理规定,对违规人员一律先免职、当年年度考核一律为不称职、临时聘用人员一律解聘,同时对出礼人员同样进行罚款1000元处罚,有效的遏制了不良风气的抬头。针对监督制约“一把手”权力问题,制定出台《淮安区党政权力公开运行监督制约实施办法》,实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人事、工程基建和行政审批四项重点权力,提出财务工作实行分级审批、集体研究、财务会签、财务公开等制度和措施,同时要求各级纪检机关对本单位“四项权力”中的重大事项决策、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详细记载、全面建档,并将此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考核内容。针对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诚信缺失问题,建立健全“制度+科技”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在全省率先试点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第三方信用报告制度,构建以信用报告为抓手,以机制、平台、问责为保障“1+3”的信用监管新机制,促进监管人员正确行使职责、廉洁自律。
  坚持处置在先,治病于初起。持续开展作风建设“清风行动”,加大对违反要求的人和事问责查处力度,2014年开展作风建设明查暗访320余次,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四风”问题76起,组织处理135人,党政纪处分33人。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不断完善“信、访、电、网”四位一体信访举报体系,对群众反映党员干部违反改进作风规定5个方面、侵害群众权益3个方面突出问题的信访举报实行“直查快办”,取得较好效果。围绕突出问题开展专项巡查监督,在区电视台、淮安区报、廉仆网设立“聚焦四风”问责曝光台,点名道姓公开曝光公款吃喝、公款购买购物卡券、公车私用、违规操办宴席等问题16起,并对在提拔公示期违规公款吃喝的钦工镇财政所原所长常某不予提拔任用。开展“行政执法责任追究专项检查”。对行政执法单位乱收费、乱检查、乱罚款、行政执法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下发《监察通知书》、《监察建议书》,要求相关部门整改问题32个,取消不合理收费9项,给予党政纪处分2人,行政问责2人。实行行政效能“三级问责”机制,对区城管局、区城管办、淮城镇政府在处置群众通过“阳光纪检”反映宿舍楼化粪池粪水外溢问题过程中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予以行政问责,追究9名党员干部的责任,2名领导干部被责令在区电视台向社会公开道歉。改变办案理念,树立不管案件大小,只要查清问题、得出证据确凿的事实结论都是成绩的观念。注重对违纪的人和事综合运用纪律处分、组织处理和经济处罚多种追责手段。对流均镇溪南村集体资金支出管理混乱、村级事务管理不民主不透明等问题严肃查处,给予党总支书记张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建议镇党委免去其溪南村党总支书记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