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区纪委创新工作机制,把纪检监察信访稳定工作融入大信访范畴,对信访工作实行双重考核,将基层单位的信访考核成绩以25﹪权重纳入大信访目标考核。实施以来,该区基层各单位“一把手”更加关注和重视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疑难信访问题解决更顺畅,越级访、集体访明显减少,产生了1+1﹥2的连锁效应。2014年,全区26个乡镇、20个重点单位信访量同比下降25%、越级访同比下降45%,信访件按期办结率达90%以上,无一例业务范围内的集体访、异常访。
操作具体,量之有度。该区纪委了让考核压力层层传导,从考核整个流程出发,进行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明确对象,改变将基层纪检机关单独列为考核对象的传统做法,将各乡镇、区直各单位列为考核对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纪检监察信访与大信访一视同仁,消除了推诿扯皮的可能性。明确方式,实行量化考核,乡镇和区直单位分类考核,平时考核与年度考评相结合,区纪委信访室每月通报工作情况。并将年度考核成绩折算成50分计入全区大信访工作考核。明确内容,该区根据信访件处理程序、实体要求,细化考核内容,确保每个信访件都经得起检验。一要优质报结。信访卷宗要做到规范、整洁,区纪委信访室依据考核办法对信访件办理质量评定分值,考核得分不低于80分。二要控减信访总量。及时梳理分析信访产生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信访总量下降。三要处置化解越级访。注重信息收集、研判,研究制定处置预案,对可能发生的越级上访,能在第一时间内及时有效地予以处置。四要报送信息。对苗头性、倾向性、指导性的信访问题,要撰写整理成信访信息,推介宣传信访工作,每季度乡镇不少于3条,区直单位不少于2条。
目标清晰,导向明确。为了防止考核落空,该区纪委明确了时限,划定了“杠杠”。规定时限,初信初访一般问题3个工作日内矛盾化解到位,疑难复杂问题5个工作日内矛盾化解到位,转立案的1个月内办结。明确目标,设定迅速解决新矛盾、有效化解老矛盾、着力控减越级访“三位一体”的考核目标。首先,初信初访化解90%。高度重视初信初访的调查处理,力争一次性化解到位,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事态扩大。其次,越级访下降20%。努力控减进京去省纪检机关上访,减少到市来区纪检机关上访,尤其是非正常访、集体访、重复访,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最后,信访总量下降10%。既要重点突破缠访、闹访、越级访等难点,又要促成信访总数整体下降,做到点面良性互动。
结果运用,施之有效。为了体现考核的实际价值,该区纪委针对问题、实施办法、确保效果。实行三级约谈,查找问题。根据考核结果,对季度、半年、全年信访量排在前三位的单位实行“三级约谈”,分别由信访室提醒、分管常委找纪委书记谈话、区纪委书记找单位主要领导谈话,倒逼基层领导重视纪检监察信访工作,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促使信访总量稳中有降。2014年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2%。进驻重点乡镇,帮扶提高。对矛盾上行率高、办信质量不高的乡镇,进行重点关注、重点帮扶。近年来,先后对流均、马甸等5个信访重点乡镇进行帮扶,取得明显成效。2014年流均镇年度信访总量直线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0%。紧扣社会热点,专项治理。近年来,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对群众重复举报投诉较多的农业保险、农村三资管理等信访热点问题,牵头组织农工部、民政等相关部门,开展了专项治理。严格责任追究,倒逼提高。依据年终考核综合得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对因工作不力,导致越级访、重复访、非正常访并造成重大影响的,视情节追究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的党政纪责任。淮城镇乌纱村群众因征地拆迁问题二次到市政府闹访,社会负面影响较大,该区纪委对镇分管领导副书记王某进行了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