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女巨贪”杨秀珠隐姓埋名出逃荷兰、“金融裸官”高山东窗事发潜逃加拿大、“逃跑书记”杨湘洪借考察滞留法国不归……近年来,一些“贪官”外逃事件频频触动公众的神经。
22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按照“天网”行动统一部署,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近日集中公布了针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等人员的红色通缉令,加大全球追缉力度。
半数曾是一把手 六成涉贪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披露,这百名外逃人员近半数曾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担任“一把手”,六成以上涉嫌贪污受贿。
这次集中公布的100人包括外逃国家工作人员和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都是涉嫌犯罪、证据确凿的外逃人员,已经由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正在全球范围追捕。其中,77人为男性,23人为女性;48人曾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担任“一把手”,其他人员包括民警、会计、出纳、银行信贷员等。
被通缉的嫌犯中包括被称为“第一女巨贪”的原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2003年3月外逃7月就被通缉至今;还有已经外逃19年原珠海市华粤汽配工业有限公司、珠海市华美汽车制动工业有限公司的梁锦文,他也涉嫌贪污,1996年11月外逃,可能逃往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
从涉嫌犯罪类型看,60%以上为贪污和受贿,此外还有挪用公款、合同诈骗、职务侵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诈骗、滥用职权、骗取贷款、徇私舞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
从可能逃往的国家和地区看,最多的是美国,有40人;其次为加拿大,有26人;此外,新西兰、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也较多。中方通过国际刑警等渠道提请有关国家执法机构加强合作,协助将有关嫌疑人缉拿归案,并表示这次公布的只是其中一部分,今后对于涉嫌犯罪的外逃人员,依然要发现一起、通缉一起。
江苏7人 最长外逃14年
从案发地看,这100名被通缉的人员名单中,广东、浙江、江苏等东南沿海省份相对较多。根据网页资料显示,涉及江苏及苏企驻外人员的共有7人:
原华泰证券公司深圳营业部总经理刘宝凤,男,1966年生,涉嫌贪污,2001年11月外逃,可能逃往加拿大,广东省深圳市检察院2002年7月发出红色通缉令。
原中国农业银行江阴要塞支行行长孙峰,男,1978年生,涉嫌合同诈骗,2011年12月外逃,可能逃往加拿大、泰国、菲律宾等地,江苏省江阴市公安局2012年2月发出红色通缉令。
原中国工商银行南京新街口支行工作人员孙燕,女,1970年生,涉嫌贪污,2001年9月外逃,可能逃往新西兰,江苏省检察院2004年5月发出红色通缉令。
原江苏省交通厅职工刘全洲,男,1968年生,涉嫌贪污,2002年3月外逃,可能逃往新西兰,江苏省检察院2004年5月发出红色通缉令。
原江阴市升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雪伟,男,1968年生,涉嫌合同诈骗,2012年11月外逃,可能逃往美国,江苏省江阴市公安局2013年1月发出红色通缉令。
江苏大罗能源物资有限公司、江苏华罗贸易有限公司、江阴市展鹏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江阴丰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江阴丰达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实际控制人任标,男,1973年生,涉嫌骗取贷款、伪造金融票证,2014年1月外逃,可能逃往圣基茨和尼维斯、越南等地,江苏省江阴市公安局2014年5月发出红色通缉令。
原江苏中淮建设集团董事长钱增德,男,1963年生,涉嫌受贿,2006年3月外逃,可能逃往苏丹、几内亚等地,江苏省淮安市检察院2009年2月发出红色通缉令。
红色通缉令彰显反腐决心
红色通缉令彰显我国强力反腐的决心,释放出贪腐者虽远必追的强烈信号。
外逃贪腐官员转移巨款潜逃,既逃避国内法律制裁,又败坏了社会风气。外逃贪官不归案伏法,不仅使国家的利益蒙受重大损失,也会使一些贪官产生侥幸逃脱的心理,阻碍反腐工作向纵深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以铁腕惩治腐败,明确“坚决减少腐败存量,果断遏制腐败增量”。展开大规模海外追逃追赃行动,是铁腕治腐的实际行动,也是减少腐败存量的重要途径。海外追逃既是对腐败行为的合法追惩,又能对蓄谋外逃的贪腐之辈起到有效震慑作用。
反腐败斗争具有复杂性、艰巨性,越是胶着状态越要持续加压发力。反腐道路上,绝不能留死角、盲区。加大国际追逃工作的力度,对那些腐败分子“一追到底”,就是为了彻底清扫反腐死角、盲区,让贪官们逃无可逃。此次红色通缉令发布,意味着我国海外追赃追逃行动在提速,海外再也不是腐败分子的“避风天堂”“安乐窝”。
腐败是人类的公敌,反腐是民心所向。随着反腐国际合作不断深入、完善,追逃追赃的力度逐步加大、方式不断创新,一张追捕外逃腐败分子的天罗地网正在收紧。这将有效震慑那些贪腐者,只要贪赃枉法,不论逃到天涯还是海角,绝不会有他们的容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