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纪委从理念、思路、措施等多方面转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宣传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增强适应力、驾驭力和引导力,推动守纪律讲规矩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遵规守纪的良好氛围
加强网络宣传。大力宣传中央和中央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持续释放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严明纪律等信号,重点打造案件查办发布、不良作风曝光、党纪法规释义等重点栏目,切实维护纪律和规矩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党员干部中营造遵规守纪的良好氛围。,新版"山海廉韵"网站一年来总访问量达120万次,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加强新闻宣传。充分发挥"声频报网"的作用,开设党风廉政专版专栏,及时反映 "聚焦中心、深化三转"的工作动态、经验做法和理论探索,推动回归主责主业,把监督执纪问责落到实处。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刚出台的《关于规范党员干部婚丧喜庆事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问责暂行办法》等作风建设"五项新规",鼓励新闻媒体和社会大众监督"五项新规"的贯彻落实,将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
加强舆论宣传。建立廉政评论员队伍,围绕"党纪严于国法"、"依规管党治党"、"把纪律挺在前面"等主题撰写和发表评论文章,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同时,加强涉腐舆情的收集和研判,及时准确把握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注重加强正面引导。
开展纪律教育,增强明纪畏矩的红线意识
宣讲学纪。加强全市反腐倡廉教育师资库建设,聘请10余名来自多个单位的专家学者,成立市反腐倡廉讲师团。以"严明党纪"为专题,深入县区、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讲课,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论述,以及从严治党的有关要求。
任前考纪。联合组织部门,出台《关于市管领导干部任职前廉政法规知识测试的规定(试行)》,测试成绩合格方能上任;不合格者,安排补考,补考仍不合格的,暂缓任用。组织编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干部"禁令"手册》和《市管领导干部任职前廉政法规知识测试题库》等教材,作为领导干部任职前必学必考的重点内容。各县区、各部门将任前"考"纪制度向科级、股级干部延伸,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提高法纪意识。这项制度推行以来,已组织1200余人进行测试,90分以上者占96%。
以案明纪。对近年来查处的案件进行梳理,精选典型案例为素材,组织拍摄《警钟》、《沉重的代价,深刻的教育》等多部警示教育片。每年定期召开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并组织开展撰写观后感、座谈讨论,以案明纪、警钟长鸣。
注重抓早抓小,发挥纪律规矩的约束作用
廉政约谈早提醒。出台《市管领导干部廉政约谈暂行办法》,针对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综合运用日常约谈、廉政约谈、回访约谈等多种方式,及早打招呼提醒,防止小错酿成大错。通过廉政约谈,教育和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真正把党规党纪当成高压线、警戒线,自觉做到不超越政策界限搞变通,不擅自扩大范围打擦边球,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切实养成在法治轨道上用权、在纪律约束下工作的习惯。截至目前,开展各类廉政约谈48人次,问责31人。
风险防控早预警。结合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建立廉政预警管理机制。以纪律和规矩为标杆,通过自己找、群众提、领导点等方式,排查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业务操作等方面的廉政风险点。按照不同风险等级,结合群众评议、信访投诉、专项治理、效能考核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工作流程图规范、岗位风险警示牌提醒、动态预警告诫、约谈处室负责人、寄发整改通知书等措施进行预警和约束,将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
日常教育早防范。依托新建成的市"数字实体一体化"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教育,已组织80余批5000名党员干部到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在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前,通过重申八项规定、发送廉政提醒短信、举办廉内助座谈会等形式,督促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和规矩这根弦,严防"节日病"。将纪律和规矩文化融入廉政文化建设,通过打造廉政文化品牌、创建廉政文化示范点、开展"廉政文化乡村行"文艺巡演等形式,寓教于乐,寓情于理,达到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效果。先后已开展廉政文艺巡演200 余场,受众15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