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纪委在推进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过程中,着力打造具有靖江特色的"马洲清风"廉政文化品牌,依靠强大的品牌效应,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增强、渗透、养成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
着眼全局,用活组织协调机制
借力反腐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时调查分析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突出纪律和规矩意识,研究探索对党员干部进行有效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统筹协调全市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实现"三个统一",即统一目标方向:以建设廉洁靖江为总体目标;统一规划部署:配合市委出台《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抓早抓小"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置于全市社会发展大局中加以把握,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组织、宣传、党校、广电、文化等部门配合实施,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统一组织实施: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年初制订宣传教育计划,把教育任务分解到各有关部门,并明确每一项活动的牵头单位和协办单位,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
围绕主线,搭建宣传教育平台
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示范、熏陶、导向作用,积极探索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新途径,重点围绕三条主线,搭建三个平台,教育、引导、督促广大党员干部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从政的生命线。一是以导廉为主线,培育典型,搭建示范教育平台。每三年选树一批勤廉先进典型,在全市巡回演讲,弘扬正能量,譬如最先推出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陈燕萍;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富有时代精神的勤廉事迹,以实实在在的感人事迹激励人心。二是以促廉为主线,利用传媒,搭建宣传教育平台。在电视台、报社开设专栏,开通廉政手机报,发挥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网站设置"廉政文化论坛",选载优秀的文章、短评,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提供阵地。三是以警廉为主线,剖析案例,搭建警示教育平台。利用查办的领导干部贪污受贿、"四风"方面的典型案例,制作警示教育片,汇编忏悔录,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以身边的案例剖析切入,用身边人案中事警醒干部深刻认识不讲规矩、不守纪律的严重后果,让遵守纪律成为自觉。
抓住重点,营造守纪律浓厚氛围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风廉政教育的有效途径,借力公益广告、廉政文化、廉政党课、廉政考试、廉政文化示范点等载体,丰富教育形式,提升教育感染力和渗透力。一是环境倡廉,征集遴选133则廉政公益广告、漫画、格言、微电影,在市区LED广告屏、高速出口、城市公交、社区等场所宣传展示,总面积达3000平米。二是课堂讲廉,组织廉政教育课堂、"廉内助"培训班、党政班子成员讲廉课、新上岗领导干部廉政培训等活动,并建立考廉、述廉、评廉机制,列入领导班子和干部实绩考核。三是文化颂廉,每年组织一次大型活动,平时组织"普纪教育基层行"廉政文化月度巡演。四是考试促廉,连续7年组织试用期副科级干部廉政知识考试14批次,182名试用期干部参加考试,12人因成绩不合格暂缓转正,推动党员干部带头学廉、思廉。五是阵地引廉,充分发掘本地廉政文化资源,将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与廉政教育基地建设作为弘扬廉政文化的重要载体,积极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廉政文化示范点。目前,已命名廉政文化示范点11个。
"马洲清风"廉政文化品牌在靖江的感召力越来越明显,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得到显著提高。去年以来,全市83个基层单位主动"明规矩",修订完善制度1127条;64名党员领导干部主动申报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同比上升25.7%;廉政510账户收到主动上交的礼金、礼券、购物卡125.2万元,同比上升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