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会计葛某侵占集体资金3万元,开除党籍、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石榴街道东榴村村干部,占用公款3万余元到外地旅游,一行人被给予党纪处分……这是江苏东海县纪委重拳出击,严肃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一个个缩影。
今年以来,东海县纪委突出主业主责,全面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不仅查处了一批发生领导干部中的贪污贿赂案件,更是将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摆在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突出位置。
拧紧“纪律弦” 将纪律挺在前面
“我们村村干部套取高压线树木赔偿款!” 3月份的一天,几名上访群众到县纪委信访室实名举报瓦口村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县纪委立即成立调查组进行初核,几经走访,查清了张湾乡瓦口村原村支书张某利用负责统计、上报、发放电网改造工程涉及的农户树木赔偿、青苗赔偿之机,做虚假报表,套取树木赔偿款、青苗赔偿款共计9万余元的事实,最终张某将套取的9万余元交给该乡经管站入账管理。这是该县查处基层党员干部、还民利的一起典型案件。
今年5月,东海县纪委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以解决干部作风、违反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等为重点,狠抓“四风”、严惩“贪蝇”,层层传递压力,坚决做到“一案双查”,对各乡镇、各单位顶风违纪、发生违纪案件、领导班子及成员受到处分等现象,视案件性质和程度,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也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既倒查追究党委的主体责任,也倒查追究纪委的监督责任,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问,形成强大的震慑。
据悉,该县从损害群众利益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要岗位入手,重点查办基层党员干部在土地征收流转、“三资”管理、惠农补贴、扶贫救济、低保医保、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使用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抓早抓小,严禁小官贪腐、小官大贪。
打“蝇”拍“蚊” 深挖案件线索
东海县纪委在原有来电、来信、来访的传统上访渠道基础上,不断畅通信访渠道,设置了网上举报、多级视频接访等平台,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主动下访、约访、暗访、随访等方式,对群众反映的信访线索进行大排查,对反映强烈、可查性较强的案件进行直查快办,进一步严肃查处了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将农村的政务、资产、资金公开,让知之甚少变无人不晓。”该县纪委有关工作人员介绍道,自2012年起,东海县突出科技与机制相结合,自主开发建设了集政策发布、三资监管、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民生发展软环境建设等一体的大型网络系统,并设立了村级网络终端服务端,在每个行政村配备了多媒体触摸屏,群众可方便查询与自身利益密切的相关事项。“以前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对外租赁和发包一般不搞招投标,都是村干部自个说了算,总感觉有猫腻,自打村里的土地、沟渠、河滩都‘上网’后,村干部想不按照规矩办事都难。”牛山街道河西村村民李大爷对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感叹道。这种将权力运行置于阳关下,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的方式,减少了农村的腐败问题,干群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和谐
为防止养“蝇”成“虎”,该县还创新实施派驻村级纪检员制度,主动收集、掌握、监督各驻在的行政村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前,全县346个行政村的违纪违法线索,可通过驻村纪检员与各乡镇、党委负责人直接“上下对接”,确保违纪线索及时发现。同时,县纪委与执纪执法机关建立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定期向公安、检查院、法院、审计等部门排查受理信访举报、正在调查或已经查结的案件,对排查出的案件线索,严格执行《东海县纪检监察案件线索管理暂行办法》移交县纪委,按干部管理权限及分级立案原则,由县纪委统一安排各纪检组织查办。
“利剑”出鞘 整治腐败撒手锏
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涉及领域多、点多面广,带有极强的隐蔽性,在近年来的纪检监察查办案件中呈高发态势,为此,东海县纪委整合纪检监察资源,将乡镇、县直单位的纪检监察机构划片组建10个联合巡查组,集中优势“兵力”, 按照县纪委的统一安排,跨部门、跨行业、跨联合,对党风廉政建设规定落实、作风建设、软环境发展、“三重一大”等事项和重要领域,履行换防巡查、专项检查、线索排查等职能,有效在农村基层形成了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的新合力。
今年3月份,东海县纪委围绕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开展“肃纪倡俭”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治理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整治公款旅游、公款大吃大喝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通过落实责任、明查暗访、定期通报、从严执纪等措施,认真履行监督执纪问责。截至目前,已发现问题61个,向发现问题的乡镇、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建议106条,向涉及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43分,有效解决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的生层腐败问题,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82件,使用“两规”措施案件3起,移送司法机关4人,处分137人,其中副科级以上干部7人,挽回经济损失1181万元。(杨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