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建成领导干部个人申报事项核查系统

发布日期:2015-09-25浏览次数:信息来源:金湖县纪委字号:[ ]


  今年以来,金湖县针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信息量大、核查难度大等特点,自主研发了信息集成比对系统,利用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助推个人事项核查工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制定实施办法,提高抽查核实工作规范性
  年初,成立由县委书记为组长的重大事项申报核查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金湖县开展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抽查核实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为规范开展抽查核实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一是明确核查对象。在将全县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及企事业等单位中相当于科级干部的人员全部纳入核查范围的基础上,明确将年度测评廉洁率低于90%或考核优称率低于85%的领导班子成员,在任期或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有信访举报的,新提拔的及组织上认为需要进行抽查核实的等6类人员为核查重点。二是细化报告事项。组织全县620名在职科级干部和225名改任非领导职务的科级干部,就个人基本信息、婚姻变化情况,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因私出国(境)情况,配偶、子女从业情况,家庭收入、投资以及家庭财产等19个事项进行申报,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三是固化核查程序。制定核查工作流程图,实行“一表两书”(核查审批表、核查分析书、处理意见书),规范核查行为。由核查办填写核查对象审批表,提交县纪委常委会批准;对核查结果与报告信息不一致的,约谈被核查人责成书面说明,对核查信息和个人说明情况进行调查确认,形成核查分析书,分类处置;对漏报、瞒报、虚报等人员,以处理意见书形式提交常委会研究,根据不同情形进行问责或转立案。
  二、运用科技支撑,提高抽查核实工作准确性
  为提高核查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自主研发“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信息集成比对系统”。一是集成采集比对信息。利用公安、财政、交通、住建、工商、税务等11个部门现有业务信息库,统一制定EXCEL数据报送对比信息,建立户籍、婚姻、护照、收入、车辆、房产、工商、纳税、违纪违法等13个基础信息集成数据库,涵盖各类信息62万多条。二是拓展信息甄别功能。系统由业务处理、数据管理、同音操作、辅助功能、系统设置等五个模块构成,具有修改、增加、删除、精确查询、模糊查询、同音识别等多项功能。通过输入核查对象的姓名或身份证号码,运行核查程序,2秒钟内自动输出核查对象及家庭成员的户籍、婚姻、护照、就业、工资、车辆、房产等信息。三是实行信息规范管理。制定数据采集、更新、录入流程图,与部分涉密数据采集、录入人员签订保密协议,所有核查必须经县纪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由1名以上常委在核查现场监督,以防数据外泄。
  三、注重结果运用,提高抽查核实工作实效性
  一是强化问责追究。对不如实报告或隐瞒不报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责令作出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或调整工作岗位、免职等处理;对经调查核实,发现有涉嫌违纪违法行为,需要追究纪律或刑事责任的,按有关规定进行立案调查,或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金湖县首次抽查核实了73名科级干部,其中,有10人因未如实报告而受到了集中诫勉谈话处理,并责成其个人作出深刻书面检讨,年底责任制考核时,扣除其所在单位相应分值。二是同步任前公示。出台《关于同步公示核查拟提拔干部财产的暂行办法》,实行干部任前公示、财产公示、重大事项核查同步进行。公示核查期间,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对因申报不实被核查出来的,不予提拔;已提拔的,取消其任职资格。三是放大核查效果。规定核查结果每半年向县委常委会报告一次,并向组织部门进行反馈,作为提拔交流、评先评优的参考依据。近期,金湖县对首批未如实报告的10名科级干部,分别向县委常委会进行了通报,并提交组织部进行备案。(金纪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