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云1984年(28岁)连环画作品《罗伦赶考》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图为罗伦赶考之一。

《魂系马嵬》(与何家英合作,获全国美展银奖)
一套《罗伦赶考》,开80年代线描之新风气;一幅《魂系马嵬》,将中国历史人物画推向空前高峰……
17岁手握画笔,在画坛耕耘40余载,高云认为,笔墨影响时代,甚至引领时代;他说,人生有三个原则,一个是要懂得感恩,一个要知道怜悯,一个要做到敬畏。
近日,江苏省文化厅巡视员、著名画家高云做客清风扬帆网《名家访谈》,娓娓道出他的写意人生。
翻开高云的履历,不禁让人好奇,艺术家、企业家、出版商、文化官员,这么多身份与角色,居然能如此和谐成功地融于一身,到底他对自己如何评估?“我的最本质的身份只有一个——画家。”高云脱口而出。
画家的天命就是“画画”,以画说话。无论过去多少年,只有作品才能代表艺术家本人。作画如做人,高云一直秉承这样的理念与准则。他坦言:“你是文是雅,是静是躁,通过画面就能感受到,所以你要想把自己的画的格调提高,品格提高,人不高是不可能的。”
他笔下的圣贤高士,有着脱俗怡然的外表,又透露着普世的人文关怀。那些刻画细腻、亲切纯朴、宁静深远的画作,浸透着一份安静与纯粹。这正是高云艺术创作的追求,“我特别希望我画的高士图,挂在办公室,看了之后能获得一份安静,一份纯粹,一份心灵的抚慰,不要太急功近利了,那就是好事。”
谈及作风建设,高云有切身体会:近年来,身边的这些廉洁清风,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整个社会的风气。“我们今天是头上三尺有反腐利剑,你在做民在看。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怕字,要有一份敬畏,要守为底线,要耐住寂寞,要抵住诱惑。”
在给广大党员干部寄语,高云留下真诚的感悟:只有守住底线才能够大胆地工作,因为无私无畏才能快乐地生活。短短两句话,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业内有人曾这样评价高云:“这是一个有使命感的艺术家”。今天,我们正身处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一个孕育无限希望的时代,高云正带着时代赋予的使命感,在小小的画布方寸之间,不断追求理想精神的崇高和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