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一直是一个备受推崇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能够与其相提并论者并不多,吕端,算得上是其中之一。“吕端大事不糊涂”正是这位北宋重臣一生的写照。
要说吕端,在当时一些人眼里是一个好好先生,甚至被当时前任宰相有过“糊涂”的尖锐点评,当时朝廷上下,上至高官下至小吏,不少人将吕端视作信奉“难得糊涂”的太平官,理由无非是吕端其人不热衷于在朝廷上高谈阔论,不热衷于在背后计较个人得失,有一点“不合时宜”。然而,当时的宋朝太宗皇帝却慧眼独具,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大胆起用吕端为相,而吕端也不负厚望,办事持重稳当,公道而廉洁,深得朝中朝外各方面的好评。
宋太宗对吕端的评价是客观准确的,这来自于他多年来对吕端的观察,才能够透过吕端“小事糊涂”的表象,看到其“大事不糊涂”的本质。那么什么是吕端心目中的大事,不糊涂呢?
在勤政爱民上不糊涂。吕端作为一个承袭了父亲爵位,一直以来身处朝廷中央的官员,也曾因为贬谪而到地方担任基层官员。公元985年,吕端出任蔡州知州,当时的蔡州,由于战乱频仍,水灾、旱灾、蝗灾接连打击下,满目疮痍、人烟稀少、百业凋敝,让吕端这样的“糊涂官”担任这样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无过尚不易得,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更是难于登天,朝廷内外、官场上下,确实有不少人是打算看吕端的笑话的。然而吕端呢,却不但没有因此意志消沉,反而迎难而上,积极争取皇帝的支持,调集晋、云、朔等地贫穷的农民到蔡州定居,重新划分无主荒地田园,妥善处理移民与本地居民的矛盾冲突,大力恢复当地农业生产……到公元987年吕端离任时,蔡州不但一改多年的颓势,而且重新成为了远近驰名的“粮仓”。吕端在被打击的情况下,没有颓废更没有自暴自弃,他把政治上的失意糊涂地抛在了脑后,却把民生作为头等大事放在心上,归有光曾评价其“君德赖以培养,生民赖以滋息,社稷赖以镇定,此忠厚之臣也”,这就是吕端不糊涂的头等大事。
在军国大事上不糊涂。作为朝廷中的宰辅,吕端在日常事务上并不过多插手,可是一旦涉及到国家政策、政治走向的军国大事的时候,他就会变得敏锐洞察,以缜密而又稳健的风格和能力,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做出巨大的贡献。当时背叛宋朝的党项人李继迁,他的母亲被宋军捉获,枢密副使寇准出于震慑叛军的目的,支持太宗杀掉李继迁的母亲。吕端在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作为并不直接分管军事的宰相,在皇帝和军事首长议定的方案面前,最好的方法无疑是装糊涂,里外不得罪人。可是吕端却知道,是否杀一个叛军的母亲,对太宗皇帝和寇准来说只是一件小事,但却无疑会向所有叛乱份子传递一个信号,对接下来国家平叛政策的执行也会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于是,一贯好好先生的吕端,觐见皇帝,以楚汉相争的典故规劝太宗以攻心为上,杀掉叛军首领的母亲只能逞一时之快,收服叛军的人心才是长远之策,孰轻孰重,不可不慎。太宗皇帝听了吕端的话,经过反复思考,接纳了他的意见,在后期平叛过程中,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副职寇准日常事务上忽略他这个正职的做法,吕端毫不在意,因为这只是个人“面子”上的小事,糊涂与否无关紧要,而一旦寇准在国家大事上有所不妥,吕端立刻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及时将走偏的政策加以纠正。后来,在太宗病逝真宗继位的过程中,吕端更是立场坚定、头脑清醒,不但当机立断拿下了意图篡位的逆党,更一力承担确保真宗继位,维护了政权的延续和国家的稳定……糊涂是看透个人荣辱的恬淡胸怀,不糊涂才是对国家负责任的态度。
在廉洁自律上不糊涂。吕端的不糊涂,不但表现在他对百姓和国家的担当意识上,也集中体现在其对自己和家人的严格约束上。《续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二·宋纪二十二》中:“端有器量,虽屡经滨退,未尝以得丧介怀,平居不蓄资产。及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净简易为务。”吕端作为被太宗皇帝观察多年而提拔重用的宰相,不但皇帝对他礼遇有加,而且因为其为人稳重、见识过人,在朝廷内外,都具有极高的地位,但这样一位久历官场的人物,一生却保持着极其严谨的个人操守。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宰辅,“平居不蓄资产”、“ 以清净简易为务”,不但从不利用自身的权力为自己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并且个人收入也“轻财好施”用以周济已死同僚的孤弱妻儿(语出《仕学规范》),这在封建朝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对比之下,益发显得难能可贵。吕端活着的时候没有给自己和家人集聚不义之财;死前也没有给自己的后代谋取不当的官爵;甚至死后,他的儿子也仅仅做着八品、九品的无权小官,经常为生活发愁。从这一点上来看,普通人可能确实觉得吕端连后辈儿孙都不考虑,真有一点糊涂了。可是纵观历史,因父母祖辈有权有势借以横行,最终落得悲惨下场的“衙内”们,有几个如吕端的后人那样,活的平淡却坦荡呢?
历数中华五千年历史,昏官庸官早已化作朽土,清官良相却化作了星辰。仰观苍宇,有一颗似晦却明的星斗,平日孤悬天际,却在每一个重要的时刻绽放光彩——这就是吕端,一个看起来有些糊涂,却活成了历史上少有的“明白人”。(齐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