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正是学习时——罗荣桓、任弼时的两封家书
学专业要与学政治相结合
蔚兰:
你到校后的来信已悉。你现在是否插四年级或留一年级仍跟三年级学习?你从实际出发自己作出决定。如果你估计努一把力可以上四年级,当然上四年级为好。要把基础课学好,是更为重要。这对你专业选定和学习是有决定意义的。
龙波当兵未见来信。临走已再嘱咐:争取做一个五好战士,不要讲空话,一切行动要准确。他是否能切实做到呢?还要看后效如何。总之,要他去当兵是会有较好的锻炼。我对龙波的希望对你也是适用的。
你学专业要与学政治相结合,否则迷失方向。同时学政治必须以学好专业为目的,来回答政治对你具体的要求——做一个红色的专家……
罗荣桓
九月十五日
■说明
这是罗荣桓1961年9月15日写给侄女罗蔚兰的信,选自《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此时罗荣桓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因为长期带病工作,罗荣桓两年后病逝于北京。罗蔚兰此时由北京邮电学院转学到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罗荣桓在这封信中对他转学后是否留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信中还提到了罗荣桓的侄子罗龙波,据这封信提示,他当时已参军入伍。
这封信除强调罗蔚兰应把基础课学好外,还着重阐述了“学专业”与“学政治”的辩证关系,勉励她成为又红又专的国家需要的人才。对于这位侄女的学业与生活,罗荣桓是十分关心的,半个多月后的10月7日,罗荣桓在给她的信中又说:“你学习仍然很吃力,是因为基础太差,同时还由于学习任何一门科学技术,没有不经过刻苦钻研而获得成功的,希望发奋图强,集中全力以赴。”罗荣桓还建议她在没有毕业前,暂不考虑婚姻问题,以免分散自己的精力而影响学习。
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上最有用的人材
亲爱的远征儿:
你的信收到了,知道你已考上了中学,并且是取了第三名,完小毕业取了第一名,以及某次会上把你的讲话录音转播,所有这些消息,使我非常高兴!希望你到中学后能像过去一样的继续努力学习,将来转进高中和大学一直好好的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上最有用的人材。我这次买了一架女脚踏车送给你,就作为给你的学习优良的奖品吧!但是当着你还没有熟习车子性能,驾驶没有十分把握时,就不要随便骑车上街,免出意外。
你现在是否同姐姐住在一个宿舍,还是分开很远呢?时常能与姐姐见面吧?你们是另成立的新班,还是插入原来的班次?功课忙否?中学的饮食自然是要比原来学校差些,但你已经过惯了没有?你和姐姐还需要一些什么学习上的用品(这次寄来三四把计算尺分给姐姐和你各一件),望于下次来信告我,我可在回来时帮你们买好带给你们。
我养病的情形你可从给妈妈的信中看到。望你和姐姐弟弟在学校中好好注重身体,不要生病,这半年来姐姐真的没有生过病么?
……
你的爸
于三月廿五日
■说明
这是任弼时1950年3月25日写给女儿任远征的一封信。1949年11月,任弼时因病去苏联就医,次年5月回国,6月起逐渐恢复工作,不幸的是10月27日,任弼时因突发脑溢血病逝于北京,享年46岁。这位英年早逝的优秀而刻苦的共产党人,被叶剑英称为“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任弼时与夫人陈琮英育有三女一子,任远征为二女儿,当时在北京念中学,信中提到的“姐姐”即任弼时的大女儿任远志。
这封信充满了一位父亲对刚上中学的女儿的关心与爱护,尤其第二段连用五个问号,表现出任弼时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女儿念书的所有细节。在温暖的关怀之外,这封信也鼓励成绩优异的任远征以“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上最有用的人材”自勉,努力读书,报效国家。
在任弼时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他的家书总是围绕着孩子的学习与生活。1948年10月6日,他在写给上中学的任远志的信中说:“学习要靠自己努力,要善于掌握时间去学习。你们这辈学成后,主要是用在建设事业上,即是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事业,需要大批干部去进行。建设事业就是要有科学知识。学好一个工程师或医生,必须先学好数学、物理、化学,此外要学通本国文并学会一国外国文,有了文字的基础,又便利你去学科学。”
任弼时在苏联就医期间,与出生仅十一个月就离开自己的三女儿任远芳重逢,并最终把她带回了国内。任弼时担心任远芳久居国外,在学习中文上有困难,在1950年3月25日写给正在北京上小学的儿子任远远的信中,希望他能帮帮这个十一岁的“小姐姐”:“你也要帮助她学中国话,她回家后你必须准备处处帮助她,不能因为她不懂中国话就去欺侮她。”
(陈彧之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