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助力脱贫攻坚更加精准,该县在基层村居推行“阳光村务卡”制度,实行非现金结算模式,打造阳光惠民监管平台,构建村级资金流向全程留痕机制,推动农村集体资金规范阳光运行。
设账开卡,构建收支留痕的运行机制
组织农工、财政、银行等部门综合分析近年来查处的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为全县327个村居开设银行基本结算账户,配发“阳光村务卡”银行卡。配套出台《泗洪县基层村居“阳光村务卡”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村居支出全部使用“阳光村务卡”流转,每笔支出均由银行短信息通知乡镇农经站负责人、村居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会计、村民理财小组组长等5名相关人员,做到及时提醒,相互制约。同时建立“e阳光”手机app平台,及时将“应享受补贴、财务公开、惠农政策和村情公告”等信息向村(居)民推送,提高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搭建平台,构建纵横联动的监督机制
在推行村镇双印鉴、两笔一章、月度监控、定期审计等制度的基础上,打造阳光惠民监管平台,整合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方式,开发网上公示平台,将村级财务管理使用情况以及监督举报方式,进行公开公示,广泛受理监督举报,确保村级财务全过程阳光透明。对违纪行为频发的扶贫领域,综合利用阳光惠民监管、低收入人口建档立卡、房产信息登记等平台,通过“大数据”比对排出重点问题线索,纪检监察部门及时介入开展精准化再监督再检查活动,严格实行一案双查,既从严查处违纪行为,更追究职能部门监管不力责任。
健全制度,构建责权清晰的保障机制
围绕强化责任、风险防控、责任追究3个方面下功夫,逐步构建责权清晰的保障机制。建立部门齐抓共管制度,明确县农工办牵头负责,县财政局、电视台、农商银行等单位密切配合工作机制,实施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对推行“阳光村务卡”制度工作进行集中研判,商定4类8项具体工作举措;实行风险防控制度,从不同层面排查出“阳光村务卡”制度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13个,制定风险防控措施8个,从源头堵住风险漏洞;推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农经、财政、银行、乡镇、村居等单位职责,列出票据不规范、未经“阳光村务卡”支出、私设会计帐簿等12项追责情形,综合运行“四种形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截至目前,围绕发现的问题线索已累计查处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136个,其中纪律处分58人,诫勉谈话50人,责令作出书面检查11人。(张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