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

大师们的读书观

发布日期:2017-04-24信息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字号:[ ]

  鲁迅、胡适与钱穆,被称为民国时期知识界的柱梁,他们学贯中西,博闻强记,以高山仰止的成就,成了那个时代学界公认的大师。三位大师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就,除了与他们的天资与后天的勤奋有关外,也与他们嗜书如命般地博览群书有很大关系。

  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他对中国现代文学认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无人能企及的。他的读书观更是别具一格,大胆而又发人深省。鲁迅认为“(中国文学)好的也离不了刺取点外国作品的技术和神情,文笔或者漂亮,思想往往赶不上翻译品,甚至还要加上些传统思想,使他适合于中国人的老脾气,而读者却已为他所牢笼了,于是眼界便渐渐狭小,几乎要缩进旧圈套里去。”因此提出要学习西方。鲁迅希望年轻人少走一些弯路,多吸收最先进的文化知识。关于怎样读书,鲁迅认为要多读书,但不能读死书,否则真成了“在自己的脑里给作者跑马”,并且“踏得一塌糊涂”了。

  胡适对读书也有精辟的见解,他认为,读书是快乐的,因为“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他认为读书有三重功效:第一,书本是学问知识经验之记录、人类之遗产,读书就是汲取这些智慧,来做基础,再去发挥而光大之。第二,读书能集思广益,让我们博学而多才。他举例说:“有许多书,我们读起来是不懂得。一定要读了许多别种书,才能读得懂这本书。”如此一来,书越读越多,思想和见解必然会越来越深刻,人们的才学也就日益广博了。第三,读书可以解决现实困难。他风趣地指出,我们怎样生活?怎样对付社会环境?这些都是人生极困难的问题。如果不读书,就不会有主意。多读书,主意自然会多,解决困难也就比较容易。

  钱穆的读书观则让人耳目一新。他认为,第一,读书要“活”。钱穆多次说过,书的背后必该有人,读其书不问其书作者之为人,决非善读书者。他还说,只有了解到每一书的作者,才懂得这一书中所蕴涵的一种活的精神。第二,读书要“多采其长,不当专指其短”。他说:“一书总有缺点,我们读一书,要了解此书精神所在。任何书不会都使人全满意。我们做学问读书,要能采其长,不是要索其瑕疵,来批评它的缺点。”第三,读书要“会通”。钱穆认为,要读全书,不可割裂破碎、只注意某一方面。第四,读书要读“原书”。钱穆多次对他的学生讲道:“要真读本书,不要追随时代,人云亦云。”

  纵观这些大师们的读书观,虽然着眼点各有不同,但对于我们来说,不管做学问还是做人,无疑都极具启发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刘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