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

林则徐与王鼎的大义真情

发布日期:2017-07-17信息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字号:[ ]

  陕西蒲城林则徐纪念馆矗立着林则徐和王鼎的塑像。这两人,一个生于东南沿海的福州,一个生于三秦大地的渭南,相隔千里;一个是风华正茂的后生,一个是老成持重的长者,年龄相差17岁。然而他们却成为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挚友:一个因为信任和欣赏林则徐,为其抗争而死;一个视王鼎为恩师,为其守“心孝”三月,谱写了近代史上感人至深的一段佳话。

  王鼎,陕西蒲城人。清嘉庆元年(1796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工、吏、户、礼、刑五部侍郎、尚书及顺天府尹,官至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师,道光年间任军机大臣。他为人正直、为官清白、政绩卓著,在朝野中享有盛望。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二月,林则徐第三次上京会试,以殿试二甲第四名、朝考第五名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此时,王鼎已入翰林院15年,二人的君子之谊正是从翰林院相处的四个多月的时间里走出来的。

  共同的宏伟志向——“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王鼎和林则徐所处的时代,国家内忧外患,民族灾难深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英国殖民者为了扭转贸易逆差的劣势,向中国倾销鸦片、牟取暴利。据统计,仅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从印度转运到中国的鸦片就有4054箱。“鸦片走私长此下去,必然成为戕生、荡产、败德的罪恶根源”,许多爱国人士纷纷上表、痛陈时弊,要求禁烟。林则徐亦是其中之一,他上书直言:“若犹泄泄视之,是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为国家计,林则徐还提出了加重治罪兴贩与开馆、处分失察文武属员等建议。林则徐的上书惊动朝野,时任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的王鼎不仅大力支持林则徐的主张,而且向道光皇帝推荐他“多谋善断,有为有守,堪当重任”。最终,朝廷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办鸦片,这便有了后来震惊中外的禁烟运动。“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后人便以“高山流水”作为知音之喻。知音的本质是知心,是志同道合。林则徐与王鼎的友谊正是近代中国史中的“高山流水”,尽管无声、尽管历经风雨,却也历久弥坚。

  共同的担当精神——“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担当精神在王鼎和林则徐的身上不仅表现为抵御外辱、力主禁烟;也体现为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相互砥砺、互为担当。鸦片战争爆发后,在英国的坚船利炮下,清廷以“办理殊未妥协,深负委任”和“废了营务”的莫须有罪名将林则徐发配伊犁。王鼎获知后极为震惊,举荐林则徐到河南治理黄河水患,以求“戴罪立功”。林则徐不负众望,“以勤、慎、廉、和四字处之”,成功治服水患,却依然被发配伊犁。时为总办河务大学士的王鼎抱着病弱之躯为林则徐仗义执言,不惜身死。王鼎死后,林则徐亲往蒲城为恩师守“心孝”三月,还写下诸多楹联。一个惜才如命,不论顺、逆、荣、辱,对林则徐都信任如初;一个则把信任转为动力,不论位高权重,还是“效力赎罪”,都忍辱负重、勤勉敬业,用行动回报师恩。这种真情大义令天地动容,这种担当精神堪为后世楷模。

  共同的人文情怀——“利人乎即为,不利于人乎即止”。古之成大事者无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铸就品格,展示“为天地立心”的人文情怀。王鼎和林则徐两人的家境都十分贫寒,但都酷爱读书。王鼎家虽贫,但也算得上诗礼传家的文人,从小就饱读诗书,立下为国效力的宏愿。而林则徐“家无一尺之地、半亩之田”,但母亲教导他“男儿务以为大者远者,岂以琐琐为孝焉?读书显扬,始不负吾苦心。”于是,林则徐坚持“家少楼台无地起,案余灯火有天知”地读书,立志报效国家。由于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他们有着同样的价值取向,都认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优秀品质。除了在大节上心忧天下外,在个人修养方面,他们也可圈可点。林则徐在《十无益》以及写给夫人的信中,多次坦露:“做官不易,做大官更不易,我是奉命为谨,毕恭毕敬。夫人务嘱二儿须千万谨慎,切勿仰仗乃父的势力和官府互相往来,更不可干预地方事务。”王鼎更将明朝林翰《诫子弟》一诗改为“多次来信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依然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以谦让的态度解决与邻里的宅基地纠纷。正是二人的志向高远、志趣相投、心底无私,才结志同道合之友,做讲习道义之事。

  人是社会成员,不可能遗世独立。《诗经》云“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说的是交友的重要性。《孟子》言“出入相友”,说的是交友的必要性。然而,跟谁交友,怎样交友,却大有学问,至关重要。“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同是两荩臣,悲歌向苍昊”。林则徐与王鼎的友谊堪称以心相交的典范,他们在思想上良知相契,心心相印;在事业上守望相助,真心提携。他们的旷世真情给人温暖、给人力量,让我们从中读懂了崇高、读懂了忠义,更让我们懂得不虚、不私、不妄才是友谊的真谛。唯如此,才能结交真友、赢得真情,在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向贤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