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在明察暗访过程中,通过调阅某超市办理购物卡记录,发现某环卫办存在办卡的情况。站在一个执纪者的角度,发现问题线索,相当于农民辛勤劳作取得的“收成”,但组织的要求、工作的原则告诉我,一定要不露声色,把兴奋、激动之情必须深深埋藏于内心。在向委领导报告情况后,调查核实的任务落到了我的身上。通过查阅该环卫办财务账册,很快发现了某超市开据的1250元发票。
“顶风违纪,违规使用公款办理购物卡”这是我最初的预判。但随着调查的深入,随之出现的两个问题,让调查疑点丛丛。环卫办负责人、财务人员对办理购物卡情况毫不知情,并向组织保证单位肯定没有办理过购物卡;查阅环卫办的职工花名册,超市办卡记录中登记的马某,并不在此列。
为什么毫无相关的马某会以环卫办名义办理购物卡?为什么这张1250元的发票会出现在环卫办的报销凭证中?我感觉要弄清楚上述问题,发票经办人李某是调查的关键。
“这张发票你是经办人,在什么地方买的什么东西呀?”我对李某问到。“发票是达盛商行马某送过来的,我们单位日用品都是在他那里拿货,每年结一次账。”李某一边说,一边从口袋中掏出一张采购清单,上面详细的列着:拖把3个、纸杯2桶……
这个关键人物马某是找到了,但为什么不提供自己商行的发票?为什么要以环卫办的名义办购物卡?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通过环卫办,很快找到了马某,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也让所有疑点迎然而解。原来这种行为是小型商贸行业里的潜规则,环卫办长期在马某处购买物品,集中结算时马某会到超市以环卫办名义办理购物卡,并让超市开具“办公用品”或者“食品”的发票。这样一来,马某将超市正规发票直接提供给环卫办报销,而购物卡马某会留给自己用,他与各大超市采购经理都十分熟悉,超市搞活动时,一些商品价格比批发还便宜,马某可以用购物卡到超市进货。马某这么折腾,最终方便实惠了自己,做到了“两全其美”,一方面自己商行不用开票逃避消费税,另一方面办理购物卡也方便他日常进货。
通过这次调查,原原本本还原了购物卡的来龙去脉,环卫办虽然没有违规办理购物卡,但也暴露出财务集中报支、票据把关不严等方面的漏洞,为此我们及时对环卫办负责人进行了约谈提醒,对相关票据经办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将调查情况通报区财政部门,督促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专项排查治理。
在监督执纪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问题线索”,有的匿名举报、有的实名举报,有的夸大其词、有的言之凿凿……,但不管哪一类情况,开展调查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坚持以事实为依据,还原事件本来真实面貌,不遗漏每一个细节每一丝疑点,不被主观臆断和情感因素左右,不冤枉一个好同志不放过一个违纪者,用细致务实的工作作风诠释对党的忠诚。(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