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2020改版 > 一线手记

父亲的唠叨话

发布日期:2017-08-11信息来源:建湖县纪委字号:[ ]

  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实本分的农民,他没有上过学,就是在大队集体学习时认得几个字。可是在我的眼里,父亲却是一个“聪明”的明白人,他一直是我的大山,影响着我人生成长的轨迹。

  父亲经常开口不是“勤劳持家”,就是“节俭生活”。到了年龄稍大些的时候,我对父亲这样反复的唠叨有些反感。一次,我对母亲说:“勤劳”、“节俭”怎么成了他的“口头禅”。母亲对我这样的提问一脸严肃:“这不是他的‘口头禅’,你的爷爷、你的曾祖父都是这么说的。”啊,原来如此,难怪伯父、叔父、姑母他们也经常用“勤劳持家、节俭生活”这八个字教育他们的下辈。

  我15岁那年的清明节,有幸参加了宗亲的祭祖活动,族长站在台上发表演讲:“我们要始终将‘勤劳持家、节俭生活’的家风传承下去,教育代代后人……”

  从那时候开始,我再也不觉得父亲的话是唠叨,而是薛氏家族弥足珍贵的家风。现在回想起来,有关父亲的故事还真不少。

  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只有一间半砖半土的两间房屋。父亲为了改变家里贫困的现状,到砖瓦厂烧瓦,在外打过零工,走家串户做过小买卖,下过河捞鱼摸虾,进厂做工,用勤劳挣钱弥补家用。到我7岁时,家里终于建起了新的砖瓦房屋。父母并没有购置新家具,而是把上辈分家时给他的条台、书桌、椅凳等这些老旧家具继续搬到新屋里,而且一直使用至今。

  父亲常挂在嘴上说,贫穷并不可怕,日子会好的,但是你不能懒惰,不能浪费,要踏实勤劳,要注意节俭。后来父亲省吃俭用买了一辆二八大杠永久牌自行车,这辆车陪着他走过了近三十个春秋。母亲则在在家里忙碌操劳,她精打细算,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她把家里的衣物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可以说,我几年才看到父母换件新衣服。还记得小时候吃饭经常掉米粒,为这个挨了父母不少多顿打。父母教导说:粮食不能浪费,过去没有粮食都饿死好多人,你的书本上不是有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吗?直到现在,我都践行着“光盘”行动。

  父亲还常说,要学会先苦后甜,勉励我“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在父亲的影响下,我把父亲的唠叨话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在上学时光,寒来暑往,我从来没有过迟到早退,每次都是早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回家则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农活和家务事。虽说一直是在农村读的小学、初中、高中,但在父亲的训示下,我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上了本科院校。在大学里进行勤工俭学,做家教,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解决自己的生活费用。进入社会后成为一名基层公务人员后,仍遵循着“勤劳”、“节俭”的家规。我在家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将垃圾进行分类,变废为宝,还有的卖到废旧站。爱人在我的影响下也勤劳起来,变得十分“抠门”。工作了,父亲看到我还是就要说上几句,手脚要干净,做事要认真,对群众要耐心,对得起手中的“铁饭碗”。

  如今儿子也上小学了,我一直把父亲给我受益的话语贯穿到对他的教育中。

  父亲的话虽然唠叨,但对我来说却受益终生,这些话语是我们家的传家宝,虽然普通平凡,但它却弥足珍贵,我们要将它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建湖县冈西镇纪委 薛正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