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如东县委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

发布日期:2017-09-20信息来源:清风扬帆网字号:[ ]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今年3月16日至5月16日,省委第七巡视组对我县进行了巡视。6月23日,省委第七巡视组向我县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提升政治站位,抓实抓好巡视整改工作

  县委高度重视巡视反馈意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履行整改主体责任,把落实整改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改进各项工作的有利契机,紧抓不放、扎实推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委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6月26日,省委巡视反馈会第三天,县委常委会就召开会议,明确由各位常委主动认领问题,牵头负责制定整改措施;7月14日,县委常委会对整改措施进行了认真讨论,形成整改方案和问题清单。同时,就召开整改工作专题民主生活会进行研究部署,讨论形成了常委班子对照检查材料。民主生活会相关材料经省委巡视办审核,会议方案报中共南通市委同意后,县委常委班子已于8月28日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二是务实整改举措。县委对巡视整改工作态度鲜明,反馈会后,第一时间印发了第七巡视组骆凤琴副组长、市委陆志鹏书记和县委潘建华书记在反馈会上的讲话原文,确保全县各级党组织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提高认识,增强整改工作自觉性。县委紧紧围绕省委巡视反馈意见中指出的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三个方面24项具体问题,对照检查、认真剖析,研究制定了88条整改举措,并一一明确了任务书、时间表、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三是强化推进机制。为确保巡视整改工作取得实效,县委切实强化整改工作推进机制,明确按季度召开汇报交流会,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县委督查室、县相关责任部门联合开展重点整改任务督查,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截止8月18日,形成问题清单24条,整改完成1条、基本完成14条、尚未完成9条,整改落实率62.5%。移交县纪委的问题线索共20件,涉及党员干部总人数23人,已办结数17件,正在办理3件,线索处置率100%。移交县纪委处理的信访件共383件,涉及党员干部总人数117人,已办结300件,办结率78.33%。

  二、坚持问题导向,不折不扣务实巡视整改举措

  对照省委巡视组反馈的三大类24条具体问题,县委认真梳理,逐一细化,逐项抓好整改落实,做到原因不查清不放过、措施不落实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确保整改任务条条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具体整改举措和阶段性成效如下:

  反馈具体问题1:县委对基层党组织学习贯彻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检查督促不够。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健全各项学习制度。全县各级党组织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省、市、县党代会和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考勤考学、档案资料、督查检查、通报表彰等各项学习制度。

  二是加大检查督促力度。7月份下发了《关于对全县基层党组织集体学习情况进行督查工作的通知》,各基层党组织对存在问题进行了自查自纠;8月底下发《关于调阅2017年全县基层党组织集体学习部分台账资料的通知》,通过调阅的方式全面检查基层支部学习计划、学习记录、学习总结等台账资料,同时组织现场随机抽查。

  三是强化理论知识考学。7月份通过“扶海微学堂”微信学习平台,以基层党员干部为重点,组织开展了理论应知应会知识学习考试,考试人数达19000多人。2017年全县公务员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将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尤其是“7.26”重要讲话精神纳入培训重要内容,从8月9日起开班,共分5期,每期400人左右,培训结束后实行纸质闭卷考试。

  四是加强考学平台建设。加强了“扶海大学堂”“扶海微学堂”“如东干部在线学习中心”等学习考试平台建设。今年以来共举办“扶海大学堂”专题讲座5场,“扶海微学堂”每天编发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学习内容3条以上。全县公务员积极参加“如东干部在线学习中心”在线学习。

  反馈具体问题2:“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扎实、有死角,规定动作走样,学习体会雷同。部分党员干部党性观念淡薄。一些领导干部对省委巡视工作不够重视,访谈中应付不说的情况比较普遍。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在“学”上深化拓展。为党支部发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资料(2017年度)》1930册,引导广大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开展党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台账调阅检查和现场抽查,严督实导基层党支部扎实开展学习教育,确保学习入脑入心。坚持在“做”上聚力用劲。推行以“分类积分、分层考核、分色预警”为主要内容的记实管理、积分考核,给每一名党员发放《共产党员记实管理手册》。在全县党员中开展“佩党徽、亮身份、树形象”活动。创新开展“114”惠民服务行动和党员志愿服务,党员形象有效提升。坚持在“改”上精准发力。组织参学对象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聚焦靶心,边学边查边改,全县各级党组织累计查摆问题4800余条,党员累计查摆问题21.6万余条,根据问题清单,立说立行抓整改,大力解决“不像党员、不在组织、不起作用、不守规矩”等问题,让群众看到了变化。

  二是严实开展党性党纪教育。将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学主体课程,深入开展党章党规党纪培训,将十八届六中全会学习培训作为干部培训各类班次核心课程,以学习《准则》和《条例》为重点实施“全员轮训”。启动《不忘初心——党性教育如东行》编撰工作,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三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等形式,督促领导干部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建立个人有关事项填报“一本一库一单”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抽查核实联系工作机制,定期不定期对有关事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查核。组织开展“旗帜鲜明讲政治”专题培训,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核查结果处理办法,对漏报、隐瞒不报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反馈具体问题3: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魄力表现不足,立足长远、抓好顶层设计的理念有所欠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够严格。镇区和机关部门民主集中制落实不到位,“三重一大”制度不健全、执行不规范。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增强县委核心作用。7月22日,县委召开十四届三次全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富民强县主题,分析当前发展形势,坚持从如东实际出发,明确工作重点,并以巡视整改为契机,就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作出具体部署。为确保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县委制定出台了《如东县党政专题会议议事制度》,从7月份起,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周日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重点难点问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发展实践中不断凸显。

  二是完善政绩考评体系。在年初已制定下发2017年度镇、区、县级机关整体目标责任制考核意见的基础上,县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积极对接市委月度考核办法,研究制定了《“四个全面”抓落实,“两聚一高”争标兵发展指标月度考核办法》,考核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完善,工作压力实现层层传导。同时,对党的建设、城市建设、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263专项整治建设、社会事业、安全生产、维稳等其他重点工作,实行月度和季度点评。

  三是提高决策规范水平。县委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修订完善《中共如东县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关于加强“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议事规则》。各镇区、部门参照制定,认真落实,切实规范各级党组织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

  反馈具体问题4:县委对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重视不够。面对经济发展的现实差距、城乡建设的滞后矛盾、赶超先进的挑战压力,存在急功近利现象。作为农业大县,对“三农”问题缺乏长远谋划。农村面源污染整治不够有力,解决农民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等棘手问题办法不多。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县确保新建成高标准农田58.5万亩,力争67.8万亩,到2020年,确保全县高标准农田面积达140万亩,占比86%,基本实现全覆盖。我县2016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8万亩,总投资达2亿元。2017年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6.79万亩,共争取上级项目投资26626万元,县新增投资19637万元,总投资达4.6亿元。按目前速度推进,至今年年底全县高标准农田占比将达64%,进入全市中上游水平。2018年我县将计划实施15万亩,将提前两年实现并超过省、市制定的小康考核指标。

  二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接轨上海。积极打造上海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农业产业延伸基地、农业成果转化基地和休闲农业服务基地”。截止8月底,全县在建、建成沪资计划投资额9.32亿元,已落实1.925亿元。全县上半年农产品入沪销售18.11亿元,在沪直营店销售1.05亿元。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对全县农业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带动作用较强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目前,全县新发展符合市标准的规模农业项目91个,当年计划总投资46.7亿元,已完成投资16.61亿元。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全县实施市级“863”工程三项,新建(续建)项目14个,完成投资5.97亿元;实施县级“842”工程十四项,新建(续建)项目23个,完成投资7.07亿元。今年争取3个标准园、1个农产口加工集中区通过市级第二批认定,到2018年,所有标准园和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全部通过市级认定。

  三是加强南美白对虾规范化养殖管理。由国土、环保、水务、供电、海洋与渔业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全县南美白对虾规范养殖专项整治工作组,实行集中办公。对全县各镇(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基本摸清了南美白对虾养殖户所在地、养殖方式、初始养殖时间、土地流转期间等情况,为下一步的专项整治提供依据。经统计,目前全县南美白对虾养殖总面积109711.69亩,全县共有养殖单位或养殖户3537个,其中本县内养殖单位或养殖户3303个,本县外养殖单位或养殖户234个。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围绕养殖尾水达标排放等方面,反复研究完善南美白对虾规范养殖专项整治方案。同时,我县积极与省、市海洋与渔业部门联系,与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加强合作。通过科学技术的引入,推进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循环水养殖技术、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建设。目前,针对南美白对虾小棚养殖,已经在实验室成功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养殖循环水使用,准备在我县丰利、长沙、大豫等镇进行试点,成功后将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推广。7月21日,组织了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邀请环保和海洋专家就南美白对虾尾水排放对生态环境影响以及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模式、尾水处理和病害防治开展了专题培训。

  四是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成立县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结合如东实际,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划定如东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的意见》《如东县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下发《关于调整优化如东县畜禽养殖布局的实施方案》。同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浓烈社会舆论氛围;积极落实财政补助资金,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畜禽养殖场户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大执法查处力度,形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高压态势。目前全县709户禁养区规模畜禽养殖场户的关闭拆除工作已基本完成。面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至7月底全县建设异位发酵床的养殖场户47个,建设面积12000余平方米;新建或扩建户用蓄粪池820个;进行雨污分流、漏粪板清粪等设施改造养殖场户352个;改变露天堆积、封堵直排口养殖场户203个。

  反馈具体问题5:对工业污染、生活污染整治不够有力,公共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实施重点行业专项整治。以“263”专项行动为主抓手,针对我县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环境短板,对症下药,科学施策,全力推进电镀、浸胶手套、印染等行业专项整治。目前,如东县电镀园区标准厂房主体工程已接近完工;区外现址拟关闭的13家电镀企业中,4家已关闭或停产,拟转移至园区的2家企业环评报告已经报送至市行政审批局;拟转移到其它县区的3家企业新厂区设备正在调试。浸胶手套行业整治已经完成73家排查确认,目前正在进行分类处置。印染(精制棉)行业专项整治,全县20家印染(精制棉)企业通过了综合整治验收(其中4家完成既定的中水回用目标),剩下1家未通过整治验收目前停产中。

  二是开展生活污水的治理。先后邀请了北京首创、河海大学、江苏设备成套等科研机构进行了又一轮的乡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调研,目前已经落实了ppp咨询公司,拟于近期组织公开招投标。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已经编制了《如东县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和《如东县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并成功申报江苏省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第二批试点县,获得5000多万财政补贴资金。

  反馈具体问题6:化工园区部分化工企业废气超标排放。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严格项目审批准入。项目审批严格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县委、县政府“263”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为抓手,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按照严格控制农药产业、做优医药产业、做强新材料的发展要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安全、环保刚性约束与经济、能源指标的弹性考核相结合,实现区内产业向高端、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到目前为止,否定项目14个,投资额度超过7.4亿元。

  二是完善废气预警、监管、溯源在线系统。园区通过公开招标,于2015年10月成功引进国内知名的环保上市公司杭州聚光科技,打造国内首家以园区为单位的、全覆盖的大气监控预警网络系统。主要合作内容包括园区在线监控预警系统建设、园区企业VOC气体Ldar泄漏检测、修复。通过对区内所有企业有组织排放口和园区及周边大气环境质量实施在线实时监控、预警、溯源,能够实现对污染源头的秒级响应,从而为实现污染源头治理精、准、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监控与治理组合拳,从根本上解决园区气味扰民的问题。自2016年以来,通过精心组织、积极发动、强势推进,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全区83家在线安装联网,3家已安装正在联网调试,预计9月份全部联网调试到位并进入全面验收阶段。

  三是依法严厉打击超标排放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职责要求强化对企业的现场环境监管,对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及时锁定违法事实,形成材料,上报县环保局立案处罚。今年以来,园区环保人员完成企业环境行为检查已超过230余家次,发现并纠正潜在环境违法行为700余起,因废气设施不正常运行,违规排放废气等违法行为处罚企业5家,处罚金额超过50万元人民币。

  反馈具体问题7:政绩观还有偏差,财政收入中不可用财力部分占有一定比重。

  整改措施和成效: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进一步夯实税源基础,通过经济发展增加税收回报。对全县税源基础、结构进一步调研、排查,科学确定收入目标。强化对收入的精细管理,促进应收尽收。进一步推进综合治税工程,建立综合治税网络体系。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今年1-7月份,全县财源性财政收入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力争到年底前,再提高5个百分点。争取用较短的时间消化财政收入中的不可用财力收入。

  反馈具体问题8: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上不够坚决,对“两聚一高”战略部署认识还不够深,尚未形成高度政治自觉。未按照有关规定出台落实省“创新政策40条”针对性措施。

  整改措施和成效:贯彻落实省“创新政策40条”精神,研究制定了我县《关于推进创新型县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梳理修改完善我县科技创新政策意见。结合2017年出台的进一步鼓励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15条政策措施,加大力度推进2017年实施的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行动计划和产学研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加大科技平台建设,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和众创社区建设,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反馈具体问题9:在土地管理和使用上违规情况时有发生。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已于2017年6月26日获得省政府正式批复(苏政复〔2017〕53号)。根据该批复,至2020年,我县建设用地总规模应控制在34140.4公顷。根据2016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我县建设用地总量为33621.03公顷,我县建设用地总量已经控制在规划总量之内。

  二是整改出让土地抵押融资。严格按照城市规划用途要求,责令受让人按约定用途建设,消除土地闲置状态,依法规范融资抵押手续。今年以来,已有32宗地开工建设,计797亩消除了闲置状态。安排临时使用4宗计104亩。已经收回宗地和正在组织收回宗地38宗,计1542亩。将按计划供应给实体单位建设。对其余由政府融资平台受让的土地,目前正在按照政府融资清理要求,由县财政部门牵头进行整改。

  三是有效处置土地闲置。对雨润2、3号地块全面进入了闲置土地调查程序,对该两宗地块290.78亩已经下发了闲置费征收决定并已经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54宗221公顷闲置土地,已经整改到位12宗,面积43.40公顷,依法消除了闲置状态。

  四是依法清理规范农民宅基地使用。我县已经全面展开了全行政区域的农村建设用地调查,以全面摸清农民建房实际利用现状。县政府出台了《如东县违法建设监督管理问责办法》(东政发〔2017〕12号文件),明确了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责任,全力制止新违法行为。依法清理一户一宅。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机制,将农村空关房、闲置房依法调整盘活使用。

  反馈具体问题10:有关职能部门对群众的诉求特别是环境诉求不够重视,对企业违规违法行为执法不力。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认真对待群众环境诉求,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对2013年以来群众投诉信访件进行了“回头看”,梳理出7件重复疑难环境信访积案,列入2017年第三期领导包案化解。下发《关于开展及时就地解决环境信访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通知》,截止8月24日,今年共受理市级以上各类信访案件313件,办结294件,办结率达到94%。

  二是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依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着力推行环境监管执法网格制度,初步健全了各级网格对接程序台账资料,确保镇区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及时报告、有效监管、有效查处。持续开展环境执法“亮剑行动”“执法大练兵”活动,严查重惩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有效推动了执法力度、执法水平、执法能力同步提升。1—8月份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360余人次,现场检查排污单位2520余家次,组织夜查、节假日突击检查30组次180余人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96件,下达处罚决定176份,处罚金额833.6万元,其中,利用新环保法赋予的行政手段共实施查封扣押4起,限产停产15起,按日计罚1起,移交公安行政拘留3起,移交涉嫌污染环境罪案件1起,行政执法工作全市领先,形成了环境保护高压监管态势。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健全信访工作责任机制,在2014年环境信访工作流程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如东县环境信访工作流程,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健全考核机制,制定了《如东县环境信访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按季度对各镇区进行考核评分,结果列入年度生态文明考核体系。健全公开机制,定期发布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信访投诉办理、环境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

  反馈具体问题11:各级党组织对党建工作认识不足,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不多,镇区和机关部门未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党建工作制度不够健全,有些制度抓落实不够,有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淡化,有的党务知识严重缺乏。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切实强化管党意识。县委常委会正常听取、研究和部署党建工作。4月7日,县委召开了全县党建工作会议,对全年党建工作进行部署、提出要求,并下发了组织、宣传、统战等党建工作要点。召开专题会议,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精心组织开展“七一”系列活动,县委书记带头为全县党员干部上大党课。

  二是层层落实管党责任。落细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县镇村三级联动工作体系。今年以来,县委突出抓队伍、抓基层、抓作风三个重点,着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举办了2期村支部书记讲坛。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实施作风建设“三聚工程”,落实“六张清单”,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播放上半年作风建设专题片,并进行会议点评。深入开展“走帮服”活动,上半年实现走访主体、走访对象两个全覆盖。7月20日,县委专题召开推进会,建立问题办理机制,确保“走帮服”活动取得实效。

  三是健全督查推进机制。县委坚持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对干部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管理、人才工作和“走帮服”工作,从7月份起实行季度考评、季度排名,对作风建设实行月度通报案例、季度分析点评,压实党建责任,加强过程控制。

  反馈具体问题12:县委少数领导班子成员对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参加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强。一些镇区和机关部门中心组学习无计划、无记录。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学习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目前正在起草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实施细则》,进一步提高中心组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学习由“软任务”变成“硬约束”,规定每月专题学习不少于1次,确保年度集体学习不少于12次。县委中心组率先垂范,今年以来组织集体学习9次。

  二是进一步加强了学习督查。县委主要领导加强对县委领导班子成员理论学习的督促,做到以上率下。对基层中心组每月随机抽查1—2个镇(区、街道)和2—3个县级机关部门。7月份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级机关党工委联合开展了对基层中心组学习督查。

  三是进一步加大了考核力度。明确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委组织部、县级机关党工委按照职责抓好考核工作。积极探索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考核的有效形式,把基层中心组学习情况列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考核得分计入年度整体目标责任制考核,同时把学习情况作为综合考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反馈具体问题13:部分党组织民主生活会重形式、轻质量,班子成员谈心谈话交流工作多,交流思想少;查摆工作问题多,剖析党性原因少;自我批评讲得多,相互批评“辣味”少。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重申民主生活会要求。“七一”期间,县委就召开一次“严守政治纪律”民主生活会作出具体部署,组织全县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2016年度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精神,为召开好今年下半年的全县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夯实基础。

  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上半年,县委组建8个专题督查组,对全县15个镇区、75个县级机关部门、396个基层党组织,开展“拉网式、全覆盖”的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专题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发出督查通报,明确整改要求。

  三是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结合县委巡察工作,将党内政治生活情况作为常态化检查重点,进一步规范会前、会中、会后三大环节,建立健全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制度,对会议召开情况、质量测评结果、上年度整改落实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对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效果不佳的严肃批评,对存在严重问题的严肃问责。

  反馈具体问题14:“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严。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抓制度规范。建立“全程留痕”制度,做好事前上报、事中记载、事后报备,印发专用记录本,确保过程记实材料完整。建立“双向报告”制度,党支部面向党员大会,党员面向党支部报告参加组织生活情况。结合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专项督查,对“三会一课”制度执行情况落实督查整改。

  二是抓以上率下。出台《关于严格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的通知》,进一步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带头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规定,充分发挥表率引领作用,形成上下联动工作机制。

  三是抓改革创新。通过“情境党课”、志愿服务、“走帮服”等方式,灵活运用红色教育基地、先进典型、历史文化等资源,依托“互联网+”等手段,全面创新党组织生活内容形式,基层党组织活动机制不断健全、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

  反馈具体问题15:全县非公企业党组织不够健全。农村基层党支部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村支部书记普遍年龄偏大、活力不足、后继乏人;对流动党员管理不善,“口袋党员”、失联党员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党员干部党性退化。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建强基层党建力量。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配齐配强各镇区组织员,进一步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和分工,统一由镇党委副书记牵头分管、组织委员具体负责基层党建工作。

  二是推动非公企业党建两个全覆盖。开展“双挂双亮行动”、“集中组建月”,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99.52%,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100%。实施“红领计划”,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深化非公企业党群共建,推动党的工作全覆盖。将非公企业党建阵地纳入基层党建标准化范畴,开展非公企业党建阵地“五有”达标创建,即有不少于50平方米的活动场所、有功能齐全的办公活动设备、有健全的党建工作制度、有固定的党组织宣传阵地、有规范的活动过程记录,宇迪光学、亚振家具、化学工业园等建成了省市一流的党建阵地。

  三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建设,推进薄弱农村基层党组织精准转化,27个薄弱村(社区)转化工作已取得预期成效。出台《关于推行农村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的意见》,推行农村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力争到2020年底,全县95%以上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确保每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都有新提升,在全县形成一批个性特色明、示范效果好、带动作用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典型。

  四是实施“头雁工程”。坚决调整政治不合格、工作不努力、实绩不明显、组织不满意、群众不认可的村党组织“五不书记”,精心选配“双强”书记,择优选派“第一书记”,大力实施后备人才“助跑计划”,积极构建任期有目标、提升有路径、干好有前途、待遇有保障、进退有机制的“五有”管理体系,《中国组织人事报》整版报道我县经验做法。下发《关于做好村(社区)“两委”班子及成员届中考察工作的通知》,对村级班子运行情况和班子成员现实表现情况进行届中考察,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

  五是扎实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深入推进“强基惠民”工程,推进街道社区党建、机关事业单位党建、行业系统党建互联互动,推动城市基层党建融合共建。扩大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等新兴领域党建覆盖,聚焦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任务,推进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党组织“三级联动”,不断强化街道党组织统筹协调功能。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度,加快构建“条块联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的融合工作机制,切实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核心作用。

  六是抓实党员队伍管理。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全面开展党员记实管理、积分考核工作。严格落实流动党员精细化管理要求,印发《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精细化管理的意见》,对流动党员实施“扶心、扶技、扶困、促优”的“三扶一促”举措,引导流动党员作用有效发挥。结合党组织和党员基本信息采集,严格开展“失联”党员查找和处置工作。注意把好“失联”党员处置的预审、审批关,确保程序规范、定性准确、审核严格、处置恰当、结果服众,同时形成了“失联”党员组织处理“一人一档”。

  七是健全村务监督机制。建立运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强对村务决策、执行、公开的监督,坚持与“四议两公开”、村务联席会、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村规民约等民主监督做法衔接结合。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主要职责,监督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监督村委会等村级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主动收集和认真受理村民对村务管理的意见建议。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探索建立村务情况分析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判和梳理村务财务等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督促解决,切实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

  反馈具体问题16:县委对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缺乏长远谋划。部分机关部门领导班子结构不尽合理。年轻干部储备不足。干部轮岗交流制度执行不力。部分镇区和机关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上不按规定、不走程序,较为随意。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制度先行、强化培养。认真贯彻落实省委“789”、市委“551”青年干部培养计划,结合如东实际,研究制定《如东县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年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办法》,提出青年干部“615”培养计划,明确今后五年青年干部配备目标和具体举措。今年以来,先后组织41名换届新提拔领导干部赴上海交大参训,选派5名镇区青年领导干部赴上海静安区发改委、商务委、投资办及街道办等进行挂职锻炼,加强项目招商一线挂职干部考核管理,进一步加快青年干部成长成才。同时招录19名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名校优生作为党政后备人才进行跟踪培养。研究制定干部交流工作实施办法,结合人事调整,对任职时间较长的领导干部有计划地开展交流,加大敏感部门、重点岗位干部交流力度,研究制定机关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办法,进一步明确轮岗交流的情形,有序推进中层干部多岗位交流锻炼,增强干部队伍整体活力。二是突出精准、科学选拔。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坚持“20字”好干部标准,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倡树“德才兼备、注重实绩、重视基层”的正确用人导向,对领导身边干部坚持标准更高、要求更严,从严选拔。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任期规定,合理确定干部调整频率和次数。换届以来,任期不满三年的镇区主要领导都没有进行调整,保持了干部队伍稳定。三是从严要求、严防带病。对受党纪政纪处分的干部按规定采取相应组织措施,先后根据纪委处理意见,会同纪委对2名正科职级干部给予开除公职、撤职降级等处分,坚决防止“带病留岗”。四是常态监督,全程纪实。严格执行上级关于中央和省市委组织部门关于消化超职数配备干部的文件精神,严守政策红线,积极有序推进。严格执行《如东县县管单位股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实施办法(试行)》,将镇区和机关部门干部选拔任用中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等重点环节和基本流程将全部写入全程纪实信息系统,实现环环“留痕”,切实规范用人行为。

  反馈具体问题17:相对于抓项目推进,县委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上投入精力不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定期研究不多;主体责任压力传导逐层逐级递减,缺少硬约束;巡察成果运用不足,对系统性、普遍性问题的整改重视不够。部分镇区和机关部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停留在文字上、口头上、形式上。部分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空转,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缺乏应有的重视,对分管领域的风险漏洞缺乏有效的预防监管,对分管部门干部缺少经常性的谈心、督促。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县委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通过县委重要会议强调和部署反腐倡廉工作。年底组织机关、镇(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述职。

  二是构建责任清单体系。根据市党风廉政建设要求,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了全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任务分解表,明确工作任务和序时要求,把责任逐级传导延伸。年初,县委常委班子结合职责分工和所联系镇区、部门,制定了各自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8月中旬,县委按要求将“两个责任”落实情况纪实上传省纪委系统。各镇区、部门分类制定领导班子、班子主要负责人、班子成员、纪检监察组织及个人的责任清单。

  三是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坚持层层签订履职责任状制度,年初纪委全会上,各镇区和机关党组织负责人与县委主要领导签订了责任状。优化网络考评机制,对各类主体分类考核、量化考核和限期考核,动态审核公示、定期通报结果,督促责任落实。实行实地抽查、季度通报、巡察联动机制,下发督查通报1期,将11家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开展巡察和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的重要内容。

  四是加大监督问责力度。研究制定加强领导干部谈话活动实施办法、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细则等,督促各责任主体抓好履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对信访核查、纪律审查、巡察、日常督查等工作中发现履行主体责任不力的,严格实施问责,并适时公开通报曝光,倒逼责任落实。今年以来,14人因落实主体责任不力被实施问责。

  五是深化巡察成果运用。对巡察问题整改和线索核查进行分析梳理,对个案问题及时处理到位,对面上系统性、普遍性问题适时开展专项治理。今年以来对10家单位开展巡察,对2家单位开展“回头看”,发现问题344个,提出建议意见40条,移交问题线索94条,立案调查3人。在对环保局及环保专项资金市县联动巡察中,县委第一巡察组被评为联动巡察协查先进集体。

  反馈具体问题18: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一案双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存在宽松软,对领导责任的追究未形成常态。对易发多发性腐败问题,只做了查处“前半篇”,未做好以案倒推、从每个环节排查风险点、补齐制度短板“后半篇”;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运用欠缺,“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不够,挺纪于前抓早抓小滞后;县纪委缺编较多、力量不足,少数干部能力素质不强。镇区纪检干部“三转”不到位。部分派驻纪检组老好人思想严重。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不断完善县委反腐败协调机制,发挥信访受理、巡察、部门移送等多渠道作用,不断加大案件线索规范处置,进一步提升执纪审查水平。认真落实《问责条例》,研究制定了《如东县纪委监察局党内问责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了党内问责组织架构和移送、转办等工作机制。

  二是坚持挺纪于前,抓早抓小。修订完善了《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谈话函询的暂行办法》,并制定出台《关于对问题线索处置中运用“第一种形态”进行监督审核的实施办法(试行)》,确保“第一种形态”运用恰当。围绕全年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将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运用列为考核重点,对上半年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四种形态”通报制度。通过办公会,每月定期公布“四种形态”的运用情况。开展“第一种形态”运用监督审核业务培训,加大对“第一种形态”运用的审核监督。

  三是切实做好查案执纪“后半篇”文章。针对推动“两个责任”落实过程中少数领导干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系统内违纪违法问题易发多发的实际情况,县纪委常委会明确由一名分管常委牵头,制定了专责监督的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扎紧制度的笼子,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优化调整县委巡察工作计划,并结合巡察结果,责成相关部门认真查找原因,举一反三,努力把廉政风险降到最低。对在纪律审查和巡察过程中发现的涉农项目资金方面和机关食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撰写了案例分析报告。

  四是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针对县纪委缺编较多、力量不足的问题,今年3月份以来,县纪委多措并举,切实加强人员配备。目前结合巡察机构设置及派驻机构改革,正在公开遴选公务员,通过以上措施,有效的缓解了纪检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同时,加强业务培训的针对性,通过外出培训、在线考学、专家解读等形式,提升履职能力。专题组织贯彻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和“1+N”制度体系培训班,和海安、启东联合举办了2期纪检干部综合能力提升班,针对镇区纪检干部“三转”不到位的问题,今年3月份在纪检系统“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题部署会上,委局主要领导对镇区纪委书记“三转”不到位,仍存在分管或兼管其他工作情形的,明确时间节点责令整改到位。截止4月底,全县16个镇(区)和街道纪委书记,均实现了专责专职。同时,在前期对全县各镇区纪委书记分工进行清理规范的基础上,专门到各镇区进行专项督查,督查结束后汇总整理并形成督查意见,由分管领导对存在问题的相关镇区纪委进行了情况反馈并提出了整改意见。

  反馈具体问题19:一些镇区和机关部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精神打折扣、搞变通,心无戒畏、顶风违纪。机关部门“中梗阻”现象比较普遍,文山会海有所回潮。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加大日常监督检查。五一端午期间,组织专项督查组到单位食堂、休闲农庄等场所开展明查暗访。联合机关事务局、公安局等部门调取公务用车基本信息、使用数据,将派车情况与实际运行轨迹进行比对核实。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明查暗访81余次,立案处理28人,督促整改问题11个。

  二是组织开展专项治理。4月份以来,我县陆续开展机关事业人员挂证取酬、群众身边腐败问题、违规公款吃喝、领导干部近亲属从业等4项专项整治工作。目前,我县正部署开展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公款购买消费高档白酒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各镇区、部门切实开展自查自纠。在此基础上,县纪委将会同县人社、财政、商务等部门开展重点检查,并对自查自纠不认真、落实整改不到位的单位进行检查,严肃查处违纪问题。

  三是深入推进作风效能建设。以“三聚工程”为抓手,着重落实好“六张清单”,切实加大督查、通报、交办和问责力度。一季度、二季度先后对30家单位开展了作风效能排行考核,采集调查问卷835份、发放评议表1450份,通过电话回访516次。先后查处机关管理方面的作风效能问题20多个,反馈5单、交办12单、督办3单,向有权部门移送问题线索29个,实施诫勉谈话19人,立案审查1人。针对文山会海问题,由县“两办”进一步加强管理,做到可以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可以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可以合并的会议尽可能合并,严控会议数量和规模,明确每年的3月份为无会月。

  反馈具体问题20:政府扶持企业行为不够规范,违规为民营企业代偿、出借或补偿资金。镇区和机关部门大额资金使用存在不经集体研究,带来风险隐患。镇区财务基础薄弱,财务制度执行不严。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认真排查存在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组织各镇区逐一进行排查,根据排查情况进行认真归纳梳理,及时列出问题清单,与相应的整改责任人、整改目标、整改期限。同时组织对有关镇区财政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信息在中国如东财政网页进行通报,敦促其限期整改到位,规范收支管理。

  二是及时完善管理机制。为规避此前少数部门与镇区发生的大额资金支付,未经集体研究,仅由主要领导签批实施的现象,拟定了《如东县大额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将以文件方式印发全县各部门、各镇区,从制度层面明确大额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做到有章可循。

  三是深入剖析存在问题。为着力推进整改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县财政部门深入沿海经济开发区、曹埠镇等镇区,对此前已发生的违规为民营企业代偿、出借、补偿资金等问题进行认真剖析,针对发生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

  四是着手组织业务培训。为从源头规避相关违规问题的发生,县财政部门安排专人准备了相应的培训课件,课件内容主要包括:镇区财政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如东县大额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镇区财政财务管理制度介绍。拟于近期组织对县各部门负责人、各镇区镇长、区管委会主任等财务审批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强全县各行政事业单位、各镇区财务审批人员的财经意识,提升财经纪律的执行力。

  反馈具体问题21:镇区承接政府下放的招投标职能能力欠缺,依法采购意识不强,人才和制度准备不足,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违规问题时有发生。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从源头规范镇区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2017年7月,两办联合发文《关于调整赋予相关镇区部分权力事项的通知》(东办发〔2017〕62号),明确将原下放给相关镇区公共资源交易权力全部上收到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严格执行苏政发〔2004〕48号文规定,镇区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凡专业类别和投资总规模达到文件规定范围和标准的,一律进入县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按规定组织招投标;工程投资100万、货物单项50万、服务单项30万以下的公共资源项目仍在相关镇区分中心平台进行交易并由相关镇区监管。

  二是建立全县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体系。县公管办已着手制定针对全县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和采购实行统一监管的办法,明确监管职责,明确镇区工程建设招标采购限额标准和制度规范,完善招标采购备案和特殊事项审核制度,加强对镇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采购监督检查,实现全县工程建设项目招标采购的监管全覆盖、无死角。

  三是落实建设单位主体责任,责权统一。明确建设(代建)单位是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的组织者和责任主体,全面履行项目建设管理职责,对招标采购过程和结果负总责。积极落实省建设工程招投标改革试点政策,推进建设单位责权统一,推行“评定分离”制度,试行“合理低价”评标法,优化评标、定标机制,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

  四是规范工程建设招投标过程。县级交易平台的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通过市县一体的电子招投标系统流程、全业务电子化网上运行,统一规则制度,监督、管理、服务三分离,招投标全过程阳光透明运行。镇区组织的招标采购项目,应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规范决策程序,招标采购过程严格执行法规制度,确保招标采购信息、标段划分、资格设定及审查、投标人筛选、定标等环节阳光运行。

  五是进一步扩大政府公共工程的集中代建。根据工程规模和分类,明确不同的政府机构和国有公司代建,切实解决部分业主单位人才和技术支撑不足问题,提高政府公共工程项目建设专业化水平。

  六是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约束。充分发挥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的综合管理协调职能。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不依法履行职责、非法干预招标采购活动等问题;财政部门加强资金监管,对工程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全过程跟踪监督,杜绝跑冒滴漏和不合规行为,切实按照合同约定和工程进度,严格资金拨付;审计部门对招标采购活动和标后履约情况依法审计监督。

  反馈具体问题22:村级廉政风险防控制度缺失,村镇干部廉政意识淡薄,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查而不断,影响了干群关系,损害了党的形象。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抓实村干部队伍廉政教育。组织全县所有村党组织书记共计200余人开展为期四天的封闭式培训,并专题安排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两学一做”等相关专题课程。同时,计划于今年9月份,组织部分新任大学生村官、下派至村任职的青年干部以及2016年十佳村党组织书记共计60余名村干部,通过“走出去”的方式,进行提高培训。

  二是加大涉农领域风险防控。对在纪律审查和巡察过程中发现的涉农项目资金方面存在的问题,撰写了案例分析报告,并分别向县委农办和县财政局下发了监督建议书。根据监督建议,县财政局制定了《会计中心内控制度》《会计中心业务事项会办单》《会计集中核算单位备用金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县委农办正在着手拟定《村级公共资源交易责任追究办法》《村级工程招投标评标人实施办法》等制度,力求从源头上防范类似问题的发生。

  三是继续加大基层案件查办力度。通过推进镇区交叉审计、信访排查、工作督查等方式,持续加强对农村腐败问题、“涉农资金管理”和扶贫领域的监督执纪力度。强化农村工作室工作督查,把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乡镇,推动乡镇纪委主动履职。

  四是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治理。明确由县纪委常委牵头,制定了《扶贫惠农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序时。7月下旬,已召集县民政、人社、农委、卫生等14家涉农部门的纪检组长和两个机关工作室的负责同志进行了专题部署,要求各主管部门严格对照治理内容梳理相关政策、项目和资金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对自查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目标。

  反馈具体问题23:2013至2016年,全县环保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上存在制度缺失、项目验收不严、资金拨付随意、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整改措施和成效:一是县环保、财政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2013—2016年度中央、省、县三级环保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的通知》,对2013—2016年环保专项资金项目进行了梳理和分类。二是每年根据《如东县县级环境保护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及资金总额制定每批项目资金的扶持政策和申报指南。三是制定出台了《如东县环境保护局环保项目库和省级以上引导资金使用规定》,进一步细化了部门工作职能,规范了项目申报、研究、公示、验收以及资金拨付等流程,实现了项目资金痕迹管理和全过程监管。四是严格追踪检查,及时掌握工程项目实施进度,坚持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县级抽查与基层自查相结合,加强对项目的检查,对于在追踪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环保专项资金项目实施完毕后,进行绩效评估并落实长效管理机制。

  反馈具体问题24:“如东县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项目,自动在线监控形同虚设。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加大管理力度,确保企业排污情况得到有效监控。修改完善了《如东县自动监控设施社会化运营维护考核细则》,完成了对第三方运维公司第一、二季度的考核。目前安排专人每天上、下午对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数据进行实时巡视,按规定频次进行日常巡检、维护、保养,对出现的传输故障及时委派运维人员予以排除。对企业因停产、故障等原因导致在线监控停运或者不能正常运行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的,排污单位已全部做到事前向环保部门报告。

  二是加大软件平台的升级改造力度。对国控企业数采仪和现场端进行了更新升级,实现了省太湖平台的全面动态管控。对非环保局要求安装及长期停产的在线监控设备已从平台删除。

  三是建立相应机制。健全在线监控数据超标报警工作责任机制,9月底前完善《如东县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数据应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各环节工作要求,落实各环节工作责任主体。健全考核机制,8月底前完善《如东县自动监控设施社会化运营维护考核细则》,目前已完成第三方运维公司第一、二季度的考核。

  三、注重标本兼治,常态长效巩固巡视整改成果

  县委明确提出,整改工作既要立足治标,落实“当下改”的举措;也要着眼治本,形成“长久立”的机制,使巡视整改成为提升全县各级党组织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的过程,切实巩固和扩大巡视成果。

  一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县委将坚持以巡视整改为契机,对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持续加大办理力度,确保有案必查、查必严纠。同时进一步强化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力度,持续深入抓好作风建设,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使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常态,着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二是推动各项制度建设取得新成效。落实巡视整改,关键是找准症结,举一反三,量身定制一批行之有效的长效管控机制。整改工作中,县委明确了一批制度安排,将自觉做到由表及里、由点到面,既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又着力解决长远发展的问题,努力做到解决一个问题,堵塞一个漏洞,完善一套制度,通过建章立制巩固巡视整改工作成果。

  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县委将着力抓好统筹推进,把巡视整改工作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等各项工作。把巡视整改转化为推进发展的强大动力,抢抓南通接轨上海的“风口”机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干劲和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扎实作风建设“强富美高”新如东,为南通建设上海“北大门”作出更大贡献。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电话81996336;电子邮箱:rdxwb20905@163.com。

  中共如东县委员会

  2017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