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常熟市委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

发布日期:2018-01-18信息来源:清风扬帆网字号:[ ]

据省委统一部署,省委第七巡视组2017年8月2日至9月29日对常熟市委进行巡视,并于10月27日反馈了巡视意见。常熟市委高度重视,认真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从严从细、抓实抓好巡视整改工作。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整改工作政治责任

市委高度重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担当,将巡视指出的3个方面15项问题,细化分解为3个方面15类63项具体整改问题和49项个性问题,制定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把做好整改落实工作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最好实践,有力有序推动整改工作落实落地。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夯实主体责任。市委加强组织领导,第一时间成立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其他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履行“一岗双责”,领导小组下设4个专项工作组和1个综合协调小组,以上率下、统筹推动整改落实工作。市委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先后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书记专题会议,认真商讨研究部署整改落实工作,完善出台《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各部门党委(党组)组建专门整改工作班子,层层传导压力和责任,构建形成全市上下联动、环环紧扣、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11月15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围绕巡视反馈问题认真剖析、对标找差。11月24日、12月15日市委先后召开全市整改工作会议、督查工作会议,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市委整改工作协调小组组建5个督查组,对30个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强力推动面上整改工作。

二是聚焦突出问题,细化整改措施。针对反馈意见逐一细化分解,分别形成63个具体问题和49个个性问题的400多条整改措施,并逐一明确具体整改任务、牵头市领导、牵头部门、责任单位、整改时限等要素,排出整改“施工图”、“时间表”。各部门各单位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等方面,在出现问题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开展摸底排查,深刻剖析问题背后的思想认识差距、工作方法差距、工作力度差距和工作成效差距,深入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制度上的漏洞、执行上的欠缺,结合实际细化形成本部门整改工作方案,开展销号式整改,确保问题发现一个、解决一个。

三是注重标本兼治,加强建章立制。确立“短期治标、长期治本”目标,坚持举一反三,将问题整改与加强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有机结合。在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的同时,以加强制度建设为根本,注重源头防控、标本兼治,围绕共性问题研究治本之策,进一步严格规范日常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注重总结提炼巡视整改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把上级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有机融合,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并不断加以完善,先后出台各项制度35项。

四是用好巡视成果,推动全面发展。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自觉按照十九大的最新要求对标定向,结合常熟实际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把整改落实工作与当前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抓好经济转型、生态环境、民生实事、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注重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加快解决一批群众关注、基层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推动一批有针对性、根本性、长效性的机制体制建设,以整改工作推动领导班子建设、推动党员干部改进作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突出问题导向,从严从实推进各项整改工作

对照省委巡视组反馈的三大类15方面63个具体问题,市委逐一明确整改内容、牵头市领导、牵头部门、责任单位、整改时限等,按照“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逐项抓好整改落实,确保整改任务条条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一)在党的领导方面

1.关于“部分党员干部党性观念淡薄,干事创业缺乏 ‘钉钉子’精神”问题的整改。

(1)针对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未能落底落地。部分党组织政治敏感性和政治站位不高,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两聚一高”目标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不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领会、把握不全面、不透彻的问题。一是第一时间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市委印发《中共常熟市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制定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计划,10月28日召开全市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11月8日召开市委常委会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集中交流研讨会。组织开展十九大精神集中宣讲,市四套班子领导到20个基层单位进行宣讲,分批集中轮训1200名科级领导干部和5000名基层党组织书记。二是持续深化建设新常熟各项工作。紧扣“强富美高”“两聚一高”要求,以年度十项重点工作为重要抓手,出台实施经济发展4个政策文件,以培育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平台、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生态“两特两新”来推动精明增长,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主要指标增速创近年新高。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正增长。举办创新发展大会,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成效明显,省科技体制“综改”试点形成可复制做法,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1+N”富民政策,年度20项重点民生实事工程基本完成,居民收入增长总体快于GDP增长,建成精准帮扶信息系统。三是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帮扶,加大摸排力度,落实党(工)委联系领导、选派第一书记、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实施精准帮扶整改。各党(工)委成立专门帮扶小组,开展多方结对共建,推进一因一策整改。12月7日,市委召开全市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各级党组织政治建设,建强基层战斗堡垒。

(2)针对部分单位存在未认真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两聚一高”部署精神的问题。一是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实施意见》,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制订《全市党委(党组)中心组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计划》,进一步规范学习内容和形式要求。各部门党委(党组)结合实际形成中心组学习计划,确保理论学习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二是组建市委宣讲团,由市委书记任团长,市委常委和党员副市长、各镇(板块)党(工)委书记,市级机关各有关部门领导和理论工作者任成员,开展集中宣讲,市委主要领导带头开展宣讲。目前,市四套班子领导已赴基层单位宣讲近30场。三是加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管理和督查考核,完善中心组理论学习旁听督查制度,并纳入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对27个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情况进行督查;市级机关党工委对下属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情况进行督查。四是市委办牵头相关部门对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涉及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对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精神不到位的相关单位责任人进行提醒谈话。

(3)针对部分党员干部主动担当意识不强,动真碰硬和攻坚克难劲头不足,有的党员干部缺乏迎难而上的开拓创新精神,破解历史遗留问题和棘手问题办法不多、效果不明显,相关地块拆迁等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完全整改到位的问题。因虞山镇行政体制改革和行政区划调整,为保障文化片区、琴湖片区、县南街等地块拆迁扫尾工作的连续性,新成立街道办事处及时明确分工,加强研究分析,落实专人负责,因地因人制宜,由相关工作组继续做好遗留问题处置工作,稳妥推进拆迁工作。

(4)针对“放管服”要求落实推进过程中,对建设用地审查、工程竣工验收备案、食品安全日常监管等重点难点问题,落实措施操作性不够强,存在“上面放下来,下面接不住”的问题。一是依托省政务网实现权力事项集中进驻、网上服务集中实现、政务信息集中公开、数据资源集中共享。梳理确定了六类行政权力事项1297项,“应上尽上”省政务服务“一张网”事项1280项,占政务服务事项业务数的98.69%。确定“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共涉及40个部门1148项业务,占业务总量的94.95%。制定出台“3540”方案,创新设立不动产业务综合服务窗口,实行税费缴纳、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落实“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50个工作日内完成”的要求。完善模拟审批机制,继续做好联合竣工验收。目前,已为36个项目提供模拟审批服务,组织联合竣工验收33次,为83个项目提供联合竣工验收服务。制定出台《关于全市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的工作方案》和《常熟市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制度操作办法》。二是依托“江苏省建筑工程一站式申报系统”,精简申报材料。加强与规划、消防等竣工验收备案前置审批许可和验收部门的工作联系,针对环保部门停止受理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申请和出具环保验收行政许可意见,在过渡期间采取向环保部门定期发送已备案项目清单等方式,推进竣工验收备案工作。三是制定《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审查工作规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审查工作流程》,梳理优化细化审批服务流程,从法定20工作日缩减为3个工作日。四是出台《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办法》《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细则》《食品安全专家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持证食品生产营业单位分类分级评定率和公示率实现全覆盖,评选食品安全诚信示范单位。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监管信息实现数据化。开展中小学校食堂、集中配送单位和网络订餐单位等重点热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推进社会共治,推行有奖举报制度,开展食品安全专题调研2次。落实基础保障,添置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装备,加强对“两员”食品安全工作考核。

(5)针对容错纠错机制正面引导力度不大,成效不理想。干部队伍中存在想干事又怕出事的矛盾心理,掣肘了干部不敢大胆创新,不敢放手工作的问题。一是贯彻落实《市管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实施办法》,加快研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系统,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机制,科学分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结果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二是全面实施《关于鼓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建立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在综合分析研判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准确把握改革试错失误和违纪违法的区别,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今年以来实施容错免责5例。三是配套出台《错告诬告党员干部信访举报行为查核处理办法(试行)》,积极处理好全面从严治党与关心爱护干部的关系,充分调动和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

(6)针对虽然在2017年全市启动容错纠错机制,但宣传力度不够,知晓范围不广,正面引导效应不强的问题。一是加强媒体宣传。通过新华网、人民网、省纪委清风扬帆网、苏州市纪委廉石网、“碧水琴川”网等主流媒体和平台,对文件精神进行解读,刊发评论文章,加强鼓劲造势。二是出台配套措施。出台《错告诬告党员干部信访举报查核处理办法(试行)》建立一套包括容错、纠错、防错和澄清、保护的“闭环”制度体系。三是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容错免责大家谈”活动,让党员干部谈感想、亮观点、做评议,已征集短评文章70余篇,并通过“碧水琴川”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四是做好实践运用。坚持一事一议,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容错免责,旗帜鲜明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目前已适用容错免责5例。

2.关于“部分单位纪律规矩意识不强,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党委议事规则不严”问题的整改。

(7)针对部分单位“三重一大”事项存在事前谋划不足、听取意见不够、集体讨论不充分等问题。一是加大贯彻监督力度,严格落实《市委常委会全面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意见》《市政府常务会议议事规则》,各部门党委(党组)及时修订完善相关议事规则制度,并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抓好具体执行。建立集体决策过程监督制度,明确市纪委各派驻纪检组负责对驻在部门和综合监督单位“三重一大”会议决策及实施过程实行全过程监督检查。二是加强检查考核。对30个部门党委(党组)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和议事规则情况进行随机检查,及时纠正发现问题。加大考核力度,将各部门党委(党组)实施民主集中制和议事规则情况作为年度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专题述职的重要内容,接受广泛监督考评。三是加强整改落实。市委主要领导会同市纪委对巡视反馈问题涉及违反民主集中制、议事规则情况的部分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

(8)针对部分单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缺乏。个别单位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中,向检查考核组提供虚假的民主测评资料的问题,一是加强政治建设。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执行政治纪律情况纳入责任制检查考核、主体责任评价、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评价等重要内容。二是开展2017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由市委常委、党员副市长带队,对13家重点检查单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执行政治纪律情况、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情况等纳入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87家单位开展自查自评,落实主体责任双报告制度,开展对领导班子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民主测评。三是严肃查处违纪问题。严格执行责任制检查考核纪律,加大问责追究力度,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并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9)针对对审计结果重视程度不够,问题整改不到位的问题。一是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推进整改。市委办、市府办发出《关于进一步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的通知》,2013年以来接受审计的单位按照要求对照相关问题迅速行动、抓紧完成自查自纠。二是针对重点问题,逐一审计回访。对未整改到位的36个问题涉及的15家单位进行再回访,按照审计报告提出的问题逐条进行督查,目前已整改18个;正在整改中的有10个;不可追溯、既成事实的8个,今后予以规范或通过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后解决,目前已出台修订制度4项。三是完善制度建设,落实长效机制。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加强政府督办和整改联动、会商机制,完善整改问责制度,市审计局于5月、11月组织两次审计整改回访,回访情况分别向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进行汇报。

3.关于“聚力创新发展仍有弱项”问题的整改。

(10)针对经济发展持续力不够强的问题。一是制定出台《常熟市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及预警管理暂行办法》《常熟市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让政府性债务风险控制有章可循。二是按照财政部等六部委下发的50号、87号等文件要求,对不规范融资行为进行全面清理整改,并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确保不发生新的违规融资行为。三是制定出台政府性债务化解方案,并按照上报的债务化解方案开展化债工作,控制债务规模。

(11)针对2014年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工业投资额逐年下降,部分经济发展指标增速低于苏州市平均水平的问题。一是继续强化重大项目引领作用,夯实发展基础,目前,储备18年苏州市重点项目21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146个、市级投资项目154个。二是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强化四大招商体系功能,打造区镇联动升级版,实现利用外资新突破。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招商选资的工作意见》及实施细则等配套政策,着力创新招商体制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深度招商活动。目前,经开区推荐的50多个项目信息中6个项目已落户;高新区推荐的18个项目中3个项目已落户、1个项目在谈。三是加大民生事业投入,持续开展“办实事”工作。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民生实事项目,同时结合“12345”、“263”、“大走访”等收集到的群众反馈意见,筛选出能体现普惠性、民本性和实效性的实事项目20项列入2018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中,全力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优化各类审批,推进企业投资建设项目40个工作日完成施工许可改革。制订多评合一工作方案,扎实开展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工作。压缩核准范围,简化前置要求,内资企业备案类项目实现不见面审批,简化优化节能评审工作。五是强化考核督查。突出板块主体责任,完善督查考核制度,进一步落实《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完善重点项目的多层次协调推进机制,加快项目推进。六是加强监测分析。强化经济运行分析和预警,围绕薄弱指标,逐项对照分析,提出对策建议。关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研究应对预案。全面深化统计改革,推动统计职能转变,加强配合协作。今年1-11月,已提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0亿元的目标任务,同比下降1.77%,比去年同期回升8.64个百分点,较苏州平均高2个百分点,。

(12)针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速度不快的问题。一是以智能制造为突破,重点围绕纺织服装、装备制造两大传统支柱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确定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为首批“常熟市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培育企业”,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为首批“常熟市装备制造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培育企业”。形成《 关于提升存量企业竞争力工作意见的实施细则(试行)》补充意见,成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上线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各类“智造”培训36期,组织参观交流12次,并召开智能制造现场推进会。组织菱创智能、大众机器人等14家智能制造重点企业,组团参加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实施智能化改造重点项目121个,推广使用工业机器人1000多台套,77家企业获评各级智能制造工厂(车间),其中省级6家。超计划完成各级各类专精特新产品34只、两化融合企业105家。二是以资源集约为途径,优化传统产业结构。制定出台《常熟市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细则(试行)》,开展资源集约利用综合分类评价,分类评价公示A、B类企业名单。以淘汰低端低效产能和村级工业用地整合优化为抓手,加大“减化”工作力度,全年关停79家化工企业,淘汰低端低效产能企业134家,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制订出台《关于集中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已关停取缔企业501家、限期整改4477家。推进村级工业用地整合优化,预计年度整合优化2000亩。三是以新兴产业为抓手,重点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载体建设。围绕“3+5”产业加快“八个一批”企业培育,建立企业名录库,入库企业 200多家,47个项目获省级产业转型专项资金扶持。出台《2017年度提升存量企业竞争力若干政策项目申报指南》。推动新材料产业园(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开展智慧园区建设。引导支持优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已完成17个兼并重组项目。截至11月全市新兴产业产值2002亿元,预计全年增长13.5%。

(13)针对纺织服装业高端创造、高端供给、高端品牌欠缺,仍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的问题。一是加强专业人才培育。出台《常熟市纺织服装产业专项人才计划试点实施意见》,大力引进和培育纺织服装高层次紧缺人才,落实安家补贴、人才薪酬补贴、人才公寓租赁、子女入学安排等优惠政策。二是推进智能化改造,积极培育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化改造平台,选树12家智能化改造培育企业。三是加快设计创意发展,推进工信部授牌的常熟市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区建设,倾力打造云裳小镇,18000平方米的设计师创业园已开园。四是组织14 家常熟知名品牌企业、7 家原创设计师品牌集群参加2017CHIC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和纺织面料展,扩大常熟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的影响力。五是加快常熟服装城智慧商城建设,大力推动电子商务营销网络平台应用,打造一批服装网购品牌。

(14)针对创新动能略显不足,有关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扶持政策缺乏可操作性,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的问题。一是落实工作新举措。梳理相关金融扶持政策,制定“企业上市和上市企业双倍增计划”,推动企业股改、上市、强化上市企业资本运作与我市培育扶持新兴产业有机结合。加大金融精准对接“智能制造”力度,为常熟制造业企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改造提供超18亿元的融资租赁服务。二是积极对接“苏州市金融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利用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和“信保贷”等金融产品,进一步调动金融资源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召开“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工作座谈会,下发《关于加快推进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融资对接工作的通知》,持续跟踪督查,定期统计监测,督促和指导金融机构加快业务对接。目前全市1632家科创型企业登陆平台。三是积极引导基金精准对接“3+5”产业,构建以风险投资基金、并购基金为核心的基金体系。积极引进上市公司参与产业基金,构建“上市公司+私募股权投资(PE)”产融发展新模式。目前基金框架已搭建完成。四是加强对政策具体落实的服务和指导。举办4场“苏州市金融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宣讲会,引导全市银行加大对“3+5”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加大“信保贷”等经市政府或上级相关部门认定的金融创新产品的运用。

(15)针对2013年以来,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一直低于苏州市平均水平的问题。一是完善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体系。梳理相关科技创新政策并汇编成册,加大宣传推广。强化与税务部门的工作联动,积极落实相关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扩大政策惠及面,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预计今年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增幅达到10%,进一步缩小与苏州市平均水平的差距。二是加快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强化跟踪管理,继续推进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突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全市“3+5”重点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特色产业研发平台和产业研究院。继续加强与省产研院、大院大所、优势研发机构等深度合作。推进骨干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加快建设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等人才工作载体。新建苏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36家,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预计达到80%以上。三是推进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实施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性改革,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进特色产业创新平台和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提升研发机构研发能力,提高研发机构研发投入。新建独立法人的新型研发机构7家,新建特色产业创新平台5家。四是强化科技创新考核和统计监测。加强科技创新考核力度,将研发投入、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等指标纳入全市科技创新考核体系,推动各板块及重点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研发投入统计监测和分析研究,加强业务培训及指导。建立包括科技部门、统计部门、各板块、规上企业在内的研发投入监测网络。

(16)针对截至2017年8月,智能化改造资金使用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引导效应的问题。一是加强贯彻落实。加强智能化改造基金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制订智能制造改造基金的操作办法,完善基金运作办法,切实发挥资金的帮扶引导作用。在前期申报基金办12只项目的基础上,新推荐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等3个智能改造基金申请项目,预计发放1500万元。二是搭建交流平台。举办企银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加强政企银合作。有针对性地向企业推荐苏州市政府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已有适合中小微企业“信保贷”的318家常熟企业获得授信,户均350万元左右。三是提升服务水平。依托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及“四大平台”等,定期开展银企交流、供需对接活动。成立常熟市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第一批94家行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32家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参加联盟,100多位专业技术专家在线服务。上线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开展“智造”“培训。目前全市共开展智能制造各类培训36期,组织参观交流12次,共申报五批15个项目,涉及总投资25.3亿元,拟申请基金8.2亿元。

(17)针对有的园区创新驱动导向不明显,劳动密集型和加工制造企业占比较大的问题。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整改措施:一是依托主导产业发展,推动创新能效升级,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创新创业高地。二是积极鼓励内外资企业同步创新发展。鼓励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建立核心研发机构,目前累计获批省级及以上企业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69家次。三是发挥科创园创新载体作用。初步形成《关于全面加强科创园建设发展的补充意见》,提出“打造特色平台”、“培育特色产业”、“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生态”等具体措施。四是大力实施双创双百计划。制订2018年引智育才工作任务计划,借助第三方机构力量,以市场激励机制共同推动招才引智工作。积极洽谈引进高科技成长型产业化企业。通过优化项目服务、推行分类管理、集聚创新资源、落实重点培育等措施,全面推动“双百”项目引育工作。五是加快“机器换人”步伐。进一步落实《关于推进企业“机器换人”的意见》,推动企业智能化和自动化改造,开发区累计工业机器人数量可达到2217台,2018年新增约300台。六是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结合奇瑞捷豹路虎二期实施,建成产品开发运营试制试验中心建设。成立大众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制造三条智能生产线,拥有12台自动化设备。七是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快供给侧改革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展低效用地项目梳理,盘活存量土地,推动现有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改措施:一是推进众创社区建设,新入选省级众创空间3家、市级众创空间4家,“常熟高新区先进制造众创社区”成功列入首批江苏省众创社区备案试点。知识产权服务广场全年组织国知局专利分析初级班、专利布局初级班等培训活动16次,参与企业500余家,培训人员800余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累计引进169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017年纳税4.1亿元;科技金融产业园全年新引进5支基金,总规模5.055亿元。二是探索区镇联动发展模式,联动乡镇尚湖镇建设“交大慧驰”轻量化产业园,推动孵化成果的产业化,打造汽车轻量化产业高地。三是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和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集中支持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环节和关键节点的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的集聚发展和高端攀升,2017年共有3个项目获得立项。成功举办2017常熟国际智能汽车周。四是进一步明确高新区产业发展目标,严格把控项目入驻标准,落实对项目土地评价打分机制,提高土地投资强度。深入实施腾笼换鸟和嫁接盘活工作,淘汰落后产业和产能。五是引进和培育科技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集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制造、检测、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加快完善区域生产性和生活性配套功能,不断聚集科技型、创业型项目和现代服务业资源。六是全力做好“高”“新”文章,深入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十企示范、百企行动”计划。依托菱创绿色智能制造中心,与三菱重工、三菱电机、西部技研、丹麦优傲机器人等机构深度合作。加速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及智能化改造,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发展,扶持三菱电机工业机器人、SAP、日本屏幕液晶自动化设备等项目早日投产,打造智能制造联盟创新中心。

虞山高新区整改措施:一是以“一特三提升”为引领,加快完成《虞山高新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两个规划编制,根据评估意见加快完善上报。二是加快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整合高新区现有科技人才相关政策,加快拟定虞山高新区加快创新驱动、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意见。三是加快常熟先进制造业科技园、瑞特科创中心、蒲公英加速器、创元高新产业园等科技载体建设。常熟先进制造业科技园成功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瑞特科创中心争创省级孵化器工作完成省科技厅专家评审;蒲公英加速器管理团队初步到位,目前在谈项目5个,意向落户项目2个;创元高新产业园目前已签常熟领军人才企业2个。四是推动与“大院大所”合作,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常熟理工学院签约共同建设常熟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国家红外重点实验室、常熟理工学院、管委会、技术核心团队共同注资1000万成立常熟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南理工先进发射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落地。五是积极响应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已完成区域30多家骨干企业调研并委托中介起草江苏省军民融合示范基地申报材料。六是严把企业项目入驻关,着力招引一批创税产值高、科技含量高、占用资源少的税源型企业和成长型项目,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比重,力争2018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超过15家。七是加快提升智能制造普及率,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展“机器换人”,2018年明确“机器换人”项目的企业达10家。

4.关于“坚持共享理念有差距,民生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短板”问题的整改。

(18)针对老小区和城中村改造问题反映突出、改造工作久拖不决,群众反映较大的问题。我市于2008年启动老住宅小区综合整治,2016年底完成一期整治任务,涉及总建筑面积约296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7288户。目前城区还有60万平方1998年以前建造的老小区,经上报市政府同意,按照“三年基本完成、两年扫尾”的总目标,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整治任务,其中2018年启动整治面积不少于10万平方米。关于原虞山镇辖区三环路以内城中村改造工作,启动《常熟市城区城中村更新改造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计划按照综合整治、整体搬迁以及有条件自主更新三种模式进行改造。结合近期虞山镇行政区划调整,完成各类改造模式的空间定位的规划研究,在此基础上同步起草完成城中村自主更新改造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及时启动城中村有条件自主更新试点工作,并根据试点成功经验,以村(居)民自愿申请为前提,以组团更新改造为原则,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目前,原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对辖区内5个村、3个管理区及1个社区共9个村(居)组团开展自主更新试点工作,部分试点组团村民已开始实施房屋更新工程,余下组团正在规划、评审,预计3年内完成。

(19)针对拆迁安置、保障房建设问题反映突出的问题。一是提早确定安置房规划。结合征收搬迁和土地收储计划,编制完成《2018年城区安置房建设计划》并上报市政府,2018年城区计划新开工五个安置房小区,可安置面积约35.1万平方米。积极对接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街道),对已明确的新开工项目划定红线范围、确定用地指标,初步出具规划设计要点,讨论并确定小区户型配比及配套需求,加快各项前期手续。目前,金腾家园已启动前期工作,其余项目陆续开展前期手续。二是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进一步优化安置房建设前期手续办理和后续竣工验收流程,采用联合验收办法,缩短安置房建设时间。加快安置房建设进度,每月赴建设工地查勘进度情况,力争2019年交付的安置房项目缩短半年,2020年交付的安置房项目缩短一年。目前花园浜家园等2000多套房源已完成竣工验收。三是加速房源交付结算。督促指导属地政府(街道),合理调配房源,加快安置房竣工后的选房工作,同时优化安置房审批流程,逐步实现安置房交付审批“零时差”,缩短搬迁户腾房周期。

(20)针对农村宅基地合理规划翻建问题反映突出的问题。一是按照“五个严控”的原则,即“严控规划、严控流量、严控准入对象、严控建筑风貌、严控审定程序”,对全市农村住宅进行解危解急管理。二是多次召集各镇区对现有政策进行解读和开展全市建筑工匠职业培训,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目前,全市累计下达解危解急流量指标1.3万余户,各镇(区)受理农户申请达2万户,镇级会审通过1.45万户,批准户数1.3万户,已实施1.1万户,已通过验收5500多户,农村住宅翻建正有序开展。

(21)针对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反映突出的问题。一是2017年公办学校吸纳比例实现提升。2017年秋季学期,全市公办学校共吸纳新市民适龄子女达11205人,新市民子女公办吸纳率达89.5%,比去年增加2.1%。二是今后几年公办学位继续有效放大。2017年新建东张中学、新建唐市中学、新建唐市幼儿园投用。2018年预计新投用学前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工程项目有11个,城乡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面向新市民子女可释放学位数将继续增加。三是大力支持社会办学。2017年新办2所社会办幼儿园,大力扶持社会办学,各项奖励补助按计划拨付到位。2018年计划开工建设太公望幼儿园等3所社会办幼儿园,实施新一轮新市民子弟学校提升行动计划,社会办学成为满足新市民子女公平入学的有益补充。

    5.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问题的整改。

(22)针对全市城乡河道综合治理实际进度落后于计划进度,长效管理机制缺乏,黑臭河道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如虞山镇东巨塘河道废水直排、水流不畅,水质黑臭。辛庄镇洞港泾沿岸废液跑冒滴漏,生产生活污水直排的问题。一是虞山镇东巨塘已于今年6月-7月进行全线河道清淤,两侧违章建筑除1户落实未拆以外已全部清除,区域内生活污水实现全面收集治理。同时结合村庄整治三星级创建,对拆除违章段河道驳岸进行重新建设,并配套沿河绿化。二是辛庄镇洞港泾已于今年6月实施河道清淤,河道保洁确保常态化。附近集贸市场及其沿街商铺生活污水已实现接管收治,河道沿线企业雨污混排口已全部封堵,周边企业内部生活污水雨污分流完成改造、生活污水接管收治。三是加快全市河道综合治理,进一步梳理排查出城镇黑臭水体共49条,乡区脏乱黑臭水体257条。组织相关单位对污染源等河道黑臭成因进行细致调查研判,按照“一河一策”的原则,编制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目前已完成103条,正在整治21条,182条正在编制完善实施方案,加快推动整治工作再提速,力争2018年3月底前全面开工。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目标,全市城镇黑臭水体在2018年底前全部完成治理。

(23)针对畅流活水工程进度缓慢的问题。2017年畅流活水计划新开工项目16项(市级3项、镇级13项),总投资4.8亿元。其中市级河道治理中城区曹家湾黑臭水体治理工程5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工;城区断头浜治理试点项目——花园浜整治工程,10月开工,目前进度已超40%;畅流活水城区控制建筑物工程,目前总体项目已开工,2018年底前完成城区防洪大包围主体工程,2019年汛前完成全部工程。另外镇级13项河道整治工程,包括拓浚整治曲塘泾、大滩塘、张家浜、唐洞泾、赤砂塘、寺泾河、横泾河、三江河、碧白塘、练塘河、横塘河、洞泾河、南塘河等13条镇级河道约60公里,其中曲塘泾等10条河道整治已开工,碧白塘等3条2018年1月开工,全部13条河道整治主体工程2018年主汛期前完工。

(24)针对生活垃圾处理急待“扩容”。现有的两座生活垃圾焚烧厂已超负荷运转,2015年应急填埋量达47700吨,应急填埋场库容即将饱和的问题。一是加快推进环卫垃圾终端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设计处理能力为1800吨/日的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项目,10月底单体工程开工,2018年年底前主体工程土建基本完工,2019年建成投运,到2020年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全量焚烧,解决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问题。二是加强乡镇生活垃圾临时填埋场建设和运行管理。督促各板块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农村生活垃圾临时填埋场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实施意见》,加快农村生活垃圾临时填埋场建设,由各镇建设10个乡镇生活垃圾临时填埋场,8个已建成投运,2个年内建成,总库容约8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焚烧二厂扩建项目建成投运前过渡期内溢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问题。同时,制定《常熟市农村生活垃圾临时填埋场运行管理标准》,督促各板块落实专门人员和设备,加强临时填埋场日常运行管理,落实污染防治措施,确保生活垃圾规范、安全处置。三是着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制定出台《常熟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实施方案》,抓紧编制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与治理专项规划。配套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设施5000多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已超60%,城区公共区域和住宅小区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基本做到全覆盖。建成城区26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锦荷佳苑等3个小区被确定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同时,全力推进农村有机垃圾分类就地处置。制订常熟市“十三五”期间农村有机垃圾分类总体规划,对农村农户厨余垃圾等有机垃圾进行分类就地处置。2017年建成7个资源化处理站,36个村实行有机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就地处置。

6.关于“社会综合治理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问题的整改。

(25)针对有的基层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抓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缺乏前瞻性和一抓到底的狠劲与韧劲,仍存在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在出租屋、“三合一”场所管理整治不彻底,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一是加强整治工作组织领导,成立“三合一”场所暨出租房屋安全隐患工作领导小组和两个整治专项办公室。制定《常熟市出租房屋整治专项督查工作方案》,成立4个督查组,对全市13个板块的出租房屋安全隐患整治工作进行全覆盖督查;市委政法委牵头召开市纪委、安监、公安、住建、城管、消防等9部门会议,明确细化分工,合力推进整治工作。二是发挥法律约束作用。市综治办、法制办起草《常熟市居住房屋出租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对出租居住房屋的人均面积、租赁双方当事人法定责任、居住房屋的消防安全标准等作出规定,对各部门在出租房管理中的法定职责进行明确;第一时间把在“三合一”场所和群租房发生的火灾事故的《调查报告》递交职能部门进行处置;继续严格执行《关于全市党员干部带头整改出租居住房屋消防安全隐患的通知》。三是构建联合惩戒体系。对拒不履行安全主体责任的单位和个人,纳入企业或个人征信报告进行公开曝光;对存在重大隐患、拒不整改的个人,依法予以惩戒。四是加大物防、技防设施投入。抓紧完成“三合一”场所综合管理平台的立项开发,优化数字化门牌建设应用,推广安装简易喷淋设备、独立式感烟报警器等技防设施,鼓励有条件的镇(村)利用闲置空间建设集中生产区或居住区。五是建立网格化长效管理机制。将“三合一”场所和出租房安全隐患纳入网格巡查范围,实现留痕、形成闭环。“三合一”整治办编制《指导手册》,多次开展综合督查,编发督查通报,发放宣传册普及消防常识。出租房整治办每周推送告知所在镇(板块)区域内存在安全隐患的出租房屋,整改核实后再予备案,控增量、减存量,加强跟踪报道。住建局按照《常熟市优租房租赁管理办法》,持续提供合法安全的租赁住房;全面排摸高层商务楼建筑内的燃气钢瓶,严格执行“禁止送气十条规范”;安监、城管、公安、消防、住建等会同镇综合执法局开展联合执法,依法查封“三合一”场所。发改委、供电利用快速断电等措施,配合现场执法。目前,我市“三合一”场所和出租房安全隐患整治工作进度均已过半,其中“三合一”场所已整改12066家,整改率64.14%;出租房屋安全隐患已整改28156户,整改率50.37%。

7.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具体落实上还不到位”问题的整改。

(26)针对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不够到位的问题。一是加强意识形态方面的理论学习。9月12日,市委主要领导为全市各部门、各镇(板块)党员领导干部上关于“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党课。11月,举办全市基层党校校长暨理论骨干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开设“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专题课程。制订全市《2018年度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把意识形态方面的理论学习列为必学专题。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召开全市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联席会议。12月,召开机关党建工作会议,市委主要领导就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门提出要求。组织开展全市各镇(板块)、各有关部门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首轮督查,推动责任落实。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把党委(党组)书记抓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27)针对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发展跟不上网络安全和舆情处置的高要求,网信办还处于筹建阶段,基层工作人员兼职过多,党校各类主体班中未开设意识形态专题课程的问题。一是加快网信办筹建进度。严格贯彻落实省委、苏州市委网信工作部署要求,成立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设立常熟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筹);赴周边县市考察学习网信办运行模式,抓紧机构人员落实到位。二是推动宣传委员工作专职化。配强乡镇(街道)党委宣传委员,逐步解决乡镇(街道)宣传委员兼职过多,宣传办、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混岗等问题。目前已完成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兼职情况排查。三是推动意识形态专题课程在党校主体班次中全覆盖。充实完善党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课题体系,市委党校骨干教师开设《增强党员干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课程内容,计划在各类主体培训班次中设置意识形态相关教育培训内容,实现主体班次全覆盖。

(28)针对主流媒体的主导力影响力不够,放大思想引领作用的办法不多的问题。一是着力传播主流声音。精心策划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报道,“一报两台”同步推出专栏,在重要版面、重点时段集中推出专题系列报道30多组。二是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构建更有利于增强媒体传播能力建设的体制机制。常熟日报社重新调整内设机构,广电总台整合组建融媒工作室,探索适应全媒体宣传的融合生产流程和工作机制。三是加强采编人员培训。组织全市采编人员专题培训,帮助从业人员掌握融媒体时代新闻宣传的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11月—12月组织全市主流媒体开展“打造精致城市 建设特色小镇”异地采访活动。

(29)针对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不够严格,一些部门对新规定认识不清,网络安全意识淡薄、舆情管控不力,对小型、非官方、商业性的讲座论坛研讨会等阵地管理不严的问题。一是开展网络安全检查。10月组织开展全市网络安全专项检查,对本市重点部门及两家新闻网站开展网络安全督查,归纳梳理相关问题并提出整改方案。二是提升舆情管控水平。起草制订《常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常熟市重大事项舆情风险评估制度》、《常熟市舆情处置工作细则》等文件,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强化部门联动协作。三是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学术活动管理的通知》,明确审批程序,严格把关活动内容、主讲人和与会人员。

(二)在党的建设方面

8.关于“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够有力”问题的整改。

(30)针对党建责任传导压得不实,一级抓一级的党建工作链条拧的不紧,部分机关未将党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对机关本级和下属党组织的党建工作不研究部署、不督查指导、不总结整改,党建工作浮于表面的问题。一是按照《中共常熟市委落实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实施办法》要求,组建考核组,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汇报、查阅台账、抽查个别支部等形式对全市44个党(工)委开展2017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绩效考核、“新风杯”考核,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二是组织召开全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会议,各板块党(工)委书记进行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市委书记逐一点评。全市44个党(工)委分别召开党建工作专项述职会议,党(工)委书记带头述职,听取下属基层党组织书记专项述职,并逐一进行点评,参会人员对党(工)委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三是启动党委管党责任信息化平台升级建设,制定“智慧党建”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召开信息化建设专题座谈会,有序推进工作落实。四是修订完善党建工作考核办法,细化管党责任措施。建立党委管党工作任务和基层党建组织抓党建工作职责月度调度表,按月预告、提醒、督促,推动党建工作落细落小,做在平时。

(31)针对党建问题整改不够到位,有的单位对上级指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进行党委专题讨论,整改工作敷衍了事的问题。一是下发《关于开展党建工作存在问题整改“回头看”的通知》,要求各党(工)委对2013年-2016年市委点评问题及党建工作考核中指出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形成10家单位27条尚未彻底整改问题清单,提出整改反馈意见,明确责任和工作时限,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二是开展2017年各党(工)委书记基层党建“补短板项目”互学互查活动,对每一个项目交叉检查,形成“一项目一清单”,43个党(工)委书记“补短板”项目全部完成检查验收。三是以文件形式下发党建工作点评意见,进一步压实各党(工)委和党(工)委书记主体责任。各党(工)委分别召开党委会进行专题研究,详细制定整改方案,并向本单位党员群众公示,接受监督。

(32)针对下属支部管理“宽、松、软”的问题。一是下发《基层党建工作整改通知书》,要求相关单位对下属支部管理“宽、松、软”的问题进行专项整改,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相关单位已完成整改。二是结合年度党建工作情况,排摸新一批软弱后进基层党组织,围绕全年党建工作目标要求,进一步对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进行量化细化,召开全市党建工作会议,组织各党(工)委书记与基层党组织书记签订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的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

(33)针对创新推进党建工作的抓手不多、缺少实效,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迫切需要的问题。一是坚持把党建工作创新放在党建全局工作中谋划,每年召开党建工作会议,对创新党建工作进行部署,每年年初召开市委党建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专题研究确定全市党建重点工作,市领导领办推进实施。二是深化开展特色党建项目,结合“七一”系列活动,由市委常委和党员副市长带领80名市级以上党代表对16个全市重点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视察,听取100多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和职工代表意见建议,形成专项调研报告16篇、综合调研报告1篇,为进一步加强党建创新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三是加强基层党建创新,创新党建工作载体,举办4期“精致常熟”建设大讲坛,机关干部800多人次参加。组织全市机关部门开展“党在我心、聚力前进”微党课评比,评选“十佳”微党课、9个优秀微党课,启动党建创新创优项目评选。组织党建联盟成果展,注重经验总结和推广,优化党建联盟运行机制,试行“1+N”模式,在原有联盟中加入企业、社区、学校的基层党组织,增加机关党建活跃度。

9.关于“基层党建工作基础有薄弱之处”问题的整改。

(34)针对部分基层单位对党建工作认知不到位,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对党建工作只是被动应付去做,主动抓党建工作没有形成常态。尤其在机关党建上,普遍存在“重业务、轻党建”情况,对党建工作抓得不紧,机关党建基础比较薄弱的问题。一是召开全市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全市各机关、各板块党委(党组)书记和机关基层党组织书记参加,4家单位进行整改表态发言,市委主要领导对新时代全市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推动全市机关党组织进一步抓好机关党建工作。二是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基层党组织书记学习会,由省委党课名师培育对象授课,200多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参加。全面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轮训班,统一课程、统一师资、统一标准,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22期、培训5000名基层党组织书记,目前已完成4期、培训900多人次。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建立机关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例会制,每季汇总分析工作情况,开展业务交流,明确阶段性工作重点。

(35)针对部分单位对下属支部工作把关不够严格,有的单位对下属支部换届选举和发展党员工作等把关不够严格,对支部换届选举手续不全、发展党员材料缺失等未能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等问题。一是下发《关于开展部分基层党组织不按时不及时换届“回头看”的通知》,排查未按要求换届的基层党组织4家,现已全部完成换届。二是建立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提醒督促机制,排摸2018年届满基层党组织共244个,明确每个党组织的换届“时间表”,每月月初对本月将届满换届的基层党组织进行预告。三是加强日常监督规范。建立170多名由全市党务干部组成的发展党员督导员队伍,负责对发展党员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开展全市党员发展工作专项检查,各党(工)委对近3年发展的党员材料进行全面自查。市委组织部对上年度发展党员材料按不少于10%的比例进行抽查,对抽查发现的问题进行销号整改。组织全市党务干部分层分级开展业务培训。四是严格责任追究。进一步加强对发展党员、换届等业务工作的指导督查,严格落实问责追责制,对因把关不严、指导不力导致发展党员、换届选举中发生重大事故的,对相应责任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36)针对企业党建普遍存在“重覆盖,轻实效”,非公企业、“两新组织”中联合党支部平均覆盖数分别为14家和12家,联合党支部组建质量不高,支部堡垒作用发挥不到位,有的存在“有组织无活动”情况的问题。一是持续加大“两新”组织“四个集中”行动推进力度,通过集中排查、集中组建、集中巩固、集中保障方式提高“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目前全市1222家社会组织中,900家完成党组织覆盖,组织覆盖率达73.65%。全市百强非公企业全部实现党组织覆盖,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动态保持99.7%。二是制定下发《清理整顿空壳党支部的通知》,共撤销70个、充实31个、调整22个党支部,全面提升党组织组建质量。三是下发《关于开展常熟市“党员示范岗”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在全市各类以党员为主体的工作群体和岗位中推荐表彰“党员示范岗”60个,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是结合虞山镇行政体制改革,及时对四个街道完成党组织隶属关系的调整明确,为明年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理顺体制机制。四是加强统筹指导。探索健全“两新”工委联系会议制度,积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起草《“两新”党组织“建功新时代”主题年实施意见》,深入实施非公企业党组织“服务发展行动计划”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诚信兴业行动计划”。筹备召开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扩大新兴领域党建有效覆盖,强化党建引领功能。

(37)针对农村基层党建普遍存在重发展、轻党建现象,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程度偏低、造血功能不强。有的村364名党员中60岁以上的占66.2%,初中以下学历占68%的问题。一是组织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向全体党员进行党建工作述职,由党员群众进行满意度测评。二是组织开展全市农村党组织书记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轮训班,对214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培训,做到全覆盖。三是起草《关于推进网格党建和“红色先锋站”建设的意见》,主动适应全市社会治理网格化要求,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加快推进“红色先锋站”试点建设,切实增强农村基层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职能。四是抓紧出台《农村基层党组织任务清单》和《农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职责清单》,全面明确农村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出台《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挂靠人才服务站补充规定》,将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和引领社会治理成效作为挂靠人才服务站的重要依据。五是对各党(工)委发展农村党员数量、文化程度等提出指导性比例,保证农村党员每年发展数量,全面补充农村党员队伍新鲜血液。六是开展农村优秀青年入党推荐工作,拓宽农村党组织党员发展视野,推动农村党组织主动对优秀青年进行重点培养,吸收到党组织来。

(38)针对部分基层党组织党员档案管理有漏洞,存在党员入党档案遗失,党纪处分决定无法归档的情况的问题。一是组织开展全市党员档案普查工作,举办全市党员档案普查工作培训会,对全市7万多名党员的党员档案进行摸排,形成党员档案情况的基本分析和研判。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电子化党员档案,录入大数据平台。二是形成规范制度。建立党员档案管理制度,在镇(街道)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才市场(中心)、就管中心、档案馆等有管档资格的单位建立规范化党员档案馆,并健全定期抽查制度,对普查不力、档案不全、归档不规范的党组织予以通报整改。三是分段开展补档工作。对在普查中发现的志愿书遗失、入党(转正)重要程序材料缺失等问题档案,由各基层党组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补档。

10.针对“部分单位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问题的整改。

(39)针对部分单位党内教育活动流于形式,多项规定动作不到位、走过场。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不同程度存在无活动方案,无问题查摆剖析记录,不按规定召开动员会、学习会的问题。一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部署安排,市委常委会召开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题的集中交流研讨会,全市各级党组织以专题党课、学习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二是根据《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方案》,制定下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体检表”,组织基层党组织进行政治自检,形成“一支部一问题清单”,由上一级党组织负责督促在年底前整改完成。三是研究谋划《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2018年工作安排》,指导基层党组织根据自身实际明确全年学习计划、定期开展专题讨论、严肃规范组织生活。四是认真谋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学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反馈、通报,促进各项学习活动规范有序。

(40)针对有的基层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打折扣,组织生活纪律执行不严格,有的单位不按规定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记录,有的单位党支部不按规定开展支部活动、评议党员等问题。一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支部一清单”专项督查,建立8个专项督查组,开展互查互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二是下发《关于开展“贯彻落实十九大 干事创业当标杆”主题党日活动的通知》,明确4个市级现场观摩点,组织全市党员开展参观学习。三是组织全市各领导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建立专题组织生活会督听制度,共派出2000多名督听员,督听5000多个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751名科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确保“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严格落实到位。指导做好全市基层党组织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对党员积分考核情况进行公示、通报,评选一批基层优秀党员。

11.关于“选人用人不够严格规范”问题的整改。

(41)针对干部交流制度执行不严格,存在廉政风险。有的国有企业轮岗交流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一是加强对国有企业干部人才的交流,对3名市管国企领导人员、4名中层及以下人员实施任职交流。市国资办制定出台《直属国资公司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任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直属国资公司进一步建立健全轮岗交流机制,中层管理人员任期满6年,原则上进行轮岗交流。二是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结合企业实际对利润总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建设投资完成额等经济(约束)指标实行综合考核,加强企业履行社会公共责任和内部管理考核,细化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资监管年度重点工作的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等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和薪酬待遇的重要依据。

(42)针对有的国有企业招录员工存在优亲厚友情况的问题。制定出台《关于规范常熟市市直属国资公司员工招聘工作的意见》,明确对企业员工实行编制管理和年度招录计划管理,并规范企业招聘员工的资格条件和工作程序,以进一步规范市直属国资公司招聘行为,提升市属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市国资办下发通知布置直属国资公司2018年度员工招录计划申报工作,要求直属国资公司将2018年度员工招录计划提前上报市国资办审核。市国资委派驻企业监事会通过列席直属国资公司党委会、班子会等重要会议,对人员招录方案、人员招聘程序的规范性进行监督。

(43)针对有的国有企业下属公司负责人存在明显违规担保问题仍被“带病提拔”的问题。一是对“带病提拔”对象所在单位的原主要领导予以严重警告处分,并对该单位相关干部选聘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问题加以整改。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国有企业人员拟任人选审核把关,对交流任用公司主要负责人,通过向原工作单位延伸考察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直属国资公司下属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任用审核。对中层管理人员调整实行预审和备案管理,2017年市国资办备案国资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调整80人次。三是积极发挥公司监事会作用,强化纪检监察、内审内控、监事管理等职能。江南集团配置一名专职监事,确保监事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城投公司启动公司(系统)内控建设体系,梳理制度漏洞、排查岗位风险点29个,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44)针对部分单位存在违规用人和招录员工问题。有的单位违规提拔干部,招录人员没有执行回避原则,且下属企业人员招录有“萝卜招聘”、因人设岗现象的问题。一是对有关单位相关责任人进行提醒谈话,严肃批评教育。在12月市委召开的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有关单位专题汇报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细化落实整改措施。二是制定出台《关于从严从实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的若干规定》,进一步明确从严从实加强管理监督的要求,并细化有关工作统计督查表,切实把从严的标准落实到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的全过程。三是编印下发《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操作指南》,明确55项市管干部和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统一规范25项操作步骤。加强对机关中层干部选拔任用预审和指导,全年受理各单位中层干部调整预报88批635人次。

(45)针对有的单位对拟任人选事前没有充分征求本单位纪检监察部门意见的问题。一是深入落实《常熟市管干部人选动议酝酿实施办法(试行)》,除市管干部以外,明确11月起对中层股级干部人选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由单位党组织书记和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双签字”把关。纪检部门严格落实党风廉政意见三级审核机制,从严审核拟提拔交流干部的廉政情况,规范回复时限和要求,并由市纪委主要领导对审核情况把关签字,确保意见回复的准确、规范、及时。目前,已对59名市管干部进行任前党风廉政意见审核。二是向组工干部下发新《党章》《十九大报告》等学习资料,召开党的十九大报告组工干部学习会,举办组工干部专题培训班,使各单位进一步熟悉干部工作政策业务,掌握有关纪律程序要求。三是扎实开展选人用人“一报告两评议” 工作,下发关于做好2017年度“一报告两评议”工作的通知,各单位严格按照要求,认真细致做好相关评议,结果报市委组织部。

(46)针对有的部门下属单位存在聘用退休人员担任企业负责人的问题。一是立即整改,按照市委关于“从严规范领导干部在企业和社团兼职(任职)”的相关要求,对1名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担任企业负责人予以解聘。二是建章立制,市国资办制定出台《常熟市直属国资公司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任用管理暂行办法》,规范直属国资公司干部管理权限范围内的选拔任用流程,由市国资办会同相关单位加强对下属企业人员任免审核。三是加强检查,对全市74家单位选人用人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结果书面反馈部门主要负责人,并在《常熟组工信息》上进行通报,督促各单位切实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着力提升干部选拔任用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三)在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

12.关于“两个责任”压力传导没有压紧压实问题的整改。

(49)针对基层党组织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存在差距,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检查指导抓督促、抓检查、抓落实力度不够的问题:一是开展2017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市级层面召开2017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暨党政领导干部述职报告会,市委书记、市长带头进行述责述职。市委常委、党员副市长带队对13家重点检查单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87家单位开展自查自评,在全面深入自查的基础上,落实主体责任双报告制度,开展对领导班子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民主测评,各单位对下级党组织延伸开展责任制检查考核,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二是召开全市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述职点评会议,各乡镇板块党委(党工委)书记就落实“两个责任”制度体系、省委巡视整改落实等情况进行现场述职,市委书记逐一进行点评。召开全市局(委)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述职会议。三是开展主体责任考核评价工作,综合运用领导小组测评、职能部门测评、民主测评和第三方测评结果,对各地各部门2017年度落实主体责任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纳入机关绩效考核和镇机关作风效能绩效考核结果,结果排名末位的单位,由市委书记对其主要领导进行履责约谈。四是落实履责记实。建立落实党委主任责任全程记实制度,为全市各级党组织配发《记实手册》,通过对《记实手册》定期抽查、集中查验,加强对各级党组织责任项目推进落实情况的过程监管、记实评价,促进履责常态化。

(50)针对党委履行主体责任压力传导层层递减,少数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缺失的问题。一是压实党建责任,年初制定全市基层党建工作要点和各党(工)委抓基层党建工作年度考核办法,通报上年度全市基层党建考核结果,每季度制定下发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指导意见,建立并完善党建考核督查和在线考核管理系统实时监管相结合的立体考核体系。12月7日,市委召开全市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机关党组织必须担当有为扛起管党责任,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切实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二是强化党委主体责任落实规范化体系建设,向全市88个单位下发《部门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范化工作手册》;制定实施主体责任评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述责点评、纪委委员评议方案。三是健全管党机制,建立党委管党工作任务和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职责月度调度机制,每月初进行工作预告,并通过系统平台进行督促提醒,配套建立抽查、督查和反馈制度,推动各级党组织抓党建任务落地落实。启动党委管党责任信息化平台升级建设,按照“过程控制”理念,对各党(工)委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情况随时提醒纠偏。四是按照“五个坚持”要求,进一步加强办公室工作规范化建设,着手制定《市委办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和优化日常工作运转,提高“三服务”水平。认真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带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对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等方面内容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完善,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全市“四风”问题得到扎实有效的整改。

(51)针对部分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空转,对分管部门单位干部缺乏经常性的交流谈心与检查问责的问题。一是制定2018年落实两个责任 “四张清单”,优化调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清单并下发,对责任清单落实情况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二是制定2018年主体责任考核评价办法,加大对开展廉政谈话、监督检查、问责追究等工作的考核力度,抓紧制定评价办法。三是开展责任制检查和主体责任考核评价,重点对履行“一岗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问题整改。四是加强谈话函询。严格运用“第一种形态”,加强谈话函询工作,要求班子成员对下属党组织负责人认真开展廉政谈话和履责约谈,督促明责履责。

(52)针对部分单位存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初无责任分解、年中无责任检查、年终无责任考核情况的问题,一是构建党委主体责任落实规范化体系。向全市各部门下发《部门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范化工作手册》,对落实主体责任每项工作任务的依据、要求、内容和程序进行量化细化。二是建立落实党委主任责任全程记实制度。为全市各级党组织配发《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全程记实手册》,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四张清单”,对责任落实和项目推进中的重要事项、关键环节实行“一事一记、即时即记,全程留痕、完整真实”,加强对各级党组织责任项目推进落实情况的过程监管、记实评价,促进履责常态化。三是开展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述责点评和考核评价。市委召开主体责任述职点评会,启动主体责任考核评价工作,通过述责点评、考核评价,督促各级党组织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四是加强谈话函询。严格运用“第一种形态”,加强谈话函询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对主体责任评价结果排名末位的进行约谈,部门党委(党组)书记认真开展廉政谈话和履责约谈,督促明责履责。 

(53)针对纪委履行监督责任“严紧硬”程度不够,“一案双查”、问责制度执行不彻底,监督执纪问责的震慑效果还需放大的问题。一是强化对系统性案件的问责。对相关部门、具体单位主要负责人、纪检监察干部按不同情况分别进行诫勉谈话、提醒谈话,责令党委作书面检查。二是严肃开展“两个责任”问责。加强案件情况梳理总结,针对一些情节恶劣、顶风违纪,不收手、不收敛或是履责不到位的党组织负责人,严肃追究主体责任。2017年以来,实施责任追究11起,其中党纪立案5起,诫勉谈话4起,履职约谈2起,共对2起典型案件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三是立足长效强化制度约束。结合党内法规和我市实际,加强前期调研摸底,着手制订市纪委《常熟市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试行)》,明确责任追究范围、方式及程序,推动“一案双查”制度在执纪审查中落地生根。

(54)针对派驻纪检组长期未能发挥好派的优势和驻的权威,执纪审查能力不强,“探头”“哨兵”作用弱化;派驻纪检组执纪审查案件数仅占全市执纪审查案件总数比重较小等问题。一是出台派驻纪检组管理、监督、组织、人事、工资等文件明确工作体制和管理关系,保障监督独立性、权威性。二是选配派驻纪检组人员,保障纪检监察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建立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联络员制度,加强与派驻纪检组的对接联系,形成良好工作格局。四是要求建立重要会议通报、重要事项报备、重要情况告知等6项制度,充分保障各纪检组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五是出台派驻纪检组监督责任、监督权限、工作任务等三张清单,建立1+N制度体系,督促各派驻纪检组进一步明晰责任,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六是出台派驻纪检组信访举报暂行办法、执纪审查暂行办法、执纪监督工作暂行办法,明确具体工作流程和规程,进一步加大监督执纪力度、提升办案能力。七是出台派驻纪检组人员职责分工、会议组务、文书收发等三项内部制度,进一步推进纪检组内部管理规范。八是制订派驻纪检组履行监督责任评价办法,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

(55)针对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纪检机构设置不够、人员配备较少、工作力量不强,监察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一是研究制订《关于进一步健全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的通知》,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明确纪委书记职责分工,健全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和考核交流机制,完善纪检监察机构履职保障机制。二是督促指导城投公司、江南集团等国企纪委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立由纪委牵头,监察、审计、组织人事、法务等部门参加的工作协调机构或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监督工作合力。三是编制年度培训计划,采取跟班学习、专题培训、轮训等方式提升国企纪检监察干部综合素质,对缺乏经营管理工作经历的纪检干部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监督执纪问责能力。

(56)针对强力问责倒逼责任执行虚化,未能发挥“稳压”、“增压”作用,近年系统性窝案发生后未进行追责问责的问题。一是对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分别进行诫勉谈话、提醒谈话,追究主体责任,对有关派驻纪检干部进行诫勉谈话,追究监督责任,责令相关单位作出书面检查。二是是督促相关单位出台制度、堵塞漏洞,对限额以下的政府采购、低值易耗品采购以及代办采购项目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有效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基建维修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及时发现问题,严肃责任追究,已督促指导相关单位出台5项内部制度,规范日常管理。

13.关于“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仍有发生”问题的整改。

(57)针对一些单位和领导干部在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出台后,仍然我行我素、屡触红线的问题。一是开展元旦春节期间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工作,对重点部门开展“点穴式”深入检查,严查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二是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以“函告书、建议书”形式督促党组织有针对性地抓好整改落实,完善制度规范。对基层干部令行不止、顶风违纪的行为严查快办,对落实主体责任不力问题进行通报。三是出台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评价办法,改版升级完成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评价系统,启动2017年度的评价工作。四是对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启用全流程动态监控系统,对预算单位的用款计划、支付申请等环节进行动态监控,对出现预警的支付项目和单位进行重点核实。

14.关于“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监管不力,违纪违法问题易发多发”问题的整改。

(58)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权力监督制约体系还不够健全,尤其在工程建设领域存在较大权力寻租空间的问题。一是根据省住建厅《关于改革和完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制度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各方行为,落实评标办法、评标专家的使用和管理、招标代理机构动态考核等监管制度。二是结合市政府投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招投标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标后管理,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严打肢解发包、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多次建筑市场行为检查,共检查工程项目94个,特别是针对在市场行为方面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进行处罚,开具行政处罚决定书17份。三是根据上级要求,推行“预选招标”。加强对乡镇、板块招投标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杜绝违规随意直接发包和邀请招标。四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发包方式、招标组织形式开展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严格审查、信息公开。五是完善建筑市场“信用管理系统”,强化建设工程领域“红黑名单”制度。下发《常熟市关于贯彻落实省住建厅〈关于改革和完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组织召开招标代理座谈会,第一时间传达上级精神。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8年开始实行政府投资工程建设代建制,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程序。

(59)针对部分单位物资采购缺少公开透明决策流程,个别系统下属单位有的违规超额采购低值消耗品等问题。一是组织召开专题廉情分析会议,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工作,细化财务、人事、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各项防控措施。二是深入开展低值易耗品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相关机构迅速开展清仓核资、对过期物品进行销账处理工作,规范阶段性申请采购计划,统一组织采购,加强出入库登记,同步做好使用情况分析。三是梳理并修订下发《关于严格规范系统内招标采购规定的通知》,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60)针对财经纪律执行松弛,有的专项资金违规多头开户,有的违规挪用财政资金等问题。一是出台《常熟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专户银行招标工作方案》,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开展公开招标, 5年服务期到期后重新招标,确保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达到保值增值效果。二是出台《进一步规范常熟市镇级政府筹集资金管理的通知》,对乡镇财政性资金安全开展多次专项检查,开展岗位风险排查,优化和规范工作流程,制订镇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政资金和人员“双安全”。加强镇平台公司账户管理,堵塞监管盲区和漏洞。三是上下联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心廉心”签名活动、“清风扬帆·理财惠民”廉政小品汇演等系列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压实“一岗双责”责任,强化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相关问题目前已全面整改到位。

(61)针对设立“小金库”,违规列支费用问题屡禁不止。有的部门下属单位通过套取资金私设“小金库”,用于奖金福利发放、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的问题。一是开展“小金库”问题专项治理,督促各单位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开展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小金库”清理自查自纠和整改完善工作。二是加强监督执纪问责,结合元旦、春节期间作风建设专项督查,加大对“小金库”问题线索的研究和治理,对于顶风违纪的,严肃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三是出台《常熟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指导意见》,加强单位内部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着力构建和完善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

(62)针对部分国有企业经营不善,对外担保额超过企业净资产,国有资产面临亏损风险的问题。一是严格按照国资国企管理要求,控制融资总量。二是通过妥善处置相关项目和补充资产、资源等方式压降债务规模,降低资产负债率。三是严格按照规定压降担保规模,规范担保行为。市财政局、国资办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商议整改措施。要求严格按照管理要求,控制国资国企融资总量。协调处置江南集团相关项目,和国资办共同努力,指导督促国有企业压降债务规模,降低资产负债率。国资国企按照规定开展担保行为,压降担保规模。

15.关于农村“三资”管理监管不够到位问题的整改。

(63)针对农村集体资产交易体系功能发挥不足,对资金的事前审批、事后报支缺乏有效监管的问题:一是全面实施村级非现金结算,出台《常熟市村级集体资金非现金结算管理暂行办法》,实行村级集体资金支付银行联动监管和“村务卡”制度,实现村级集体资金全程留痕监管。二是实行村级财务第三方代理,按照“出纳驻村、主办驻镇、财务统一核算”的管理模式,将村集体资金的管理权与所有权、使用权分开,规范和提升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完成第三方代理机构招投标。三是开展村务公开“e阳光行动”,全市各村已开通微信公众号,保障群众参与监管的民主权利。四是组建“常熟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与苏州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对接,实现线上线下交易公开同步。五是探索“政经分开”,厘清村民委员会和社区股份合作社职能边界,实现村民委员会与村社区股份合作社机构职能、人员选举、议事决策、财务核算、资产管理分开。六是开展巡察审计监督,今年以来对48家村(社区)开展巡审监督。

三、坚持常态长效,持续推进整改任务落实落地

整改工作任重道远,市委将按照整改工作方案,瞄准整改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加大整改力度,确保巡视反馈问题条条有整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一是从严从紧压实整改责任。全市各级党组织进一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认真履行整改主体责任,一以贯之把整改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实抓细,以从严标准、务实举措推动各项整改任务落实落地。各专项小组和综合协调小组继续加强统筹协调,市委巡察办加强指导和跟踪督查,督促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紧扣整改“时间表”,倒排整改任务单,确保各项整改任务按序时进度高效完成。同时,把整改落实情况持续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落实整改措施不到位或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视情进行严肃问责。

二是持续发力推进整改落实。按照“完成一个、销号一个”的要求,一着不让抓好巡视整改工作落实,加强全过程纪实,分类推进各项整改任务。对已经完成整改的事项,适时开展“回头看”,严格检查验收,确保整改实效,坚决防止问题回潮反弹;对需要长期坚持、形成制度的事项,推动建章立制,对已形成制度的加强贯彻执行;对尚未整改到位的事项,加强跟踪督促,按照既定工作计划加快整改。市委巡察办加强指导督查,督促相关部门按照既定整改时限和整改措施加快实施,确保按时办结、解决到位。

三是常态长效巩固整改成果。市委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抓好巡视整改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际行动,坚持一手抓问题整改,一手抓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形成一批管长远、治根本的有效制度,以制度堵漏洞、以整改补短板。以整改落实为有力抓手,将抓好整改落实与做好当前工作统筹谋划推进,结合常熟实际,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打造实体经济特色、县域创新特色、生态环境特色、城乡融合特色、社会治理特色、文化引领特色,推动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发展,不断提升和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全力打造精致城市,建设“强富美高”新常熟。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电话0512—52028051;邮政信箱:常熟市金沙江路17号市委巡察办,邮编:215500;电子邮箱:csxcb52028051@163.com。

 

                            中共常熟市委

                          2018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