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组织的关心和照顾,在受处分后对我的帮助教育,在我心情最低落的时候,及时帮我调整了心态,卸下了思想包袱,让我没有自暴自弃……”近日,沭阳县纪委监委在“双帮双带”走访活动中,一名受处分党员干部对回访人员感慨地说道。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让纪律处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今年以来,沭阳县纪委监委通过建立现场警示教育、组织考纪考法、开展回访教育“三项机制”,认真做好纪律处分“后半篇文章”,对受处分党员干部既严教严管,又关心关怀,取得了“处罚一个、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现场警示”强化震慑效应。充分发挥典型案件警示教育作用,在宣读处分决定、处分决定执行通知书和执纪审查建议书时,除要求受处分人剖析表态外,还要求其所在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纪委书记现场发言,针对本单位、本部门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查找“两个责任”落实中的不足,并就纠正和解决系统腐败、行业歪风、重点问题提出整治方案和对策建议;通过审理人员现场宣布处分决定、受处分人员现场忏悔表态、党员干部代表现场发言的形式,达到“一个案件多种警示”效果,让纪律处分决定“一张纸”变为警示教育“一堂课”。
“考纪考法”增强法纪观念。为提高受处分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组织受处分并在影响期内的党员干部考纪考法。考试按照“谁主管谁组织”的原则,基层党组织负责对其主管的受处分党员干部组织考试,县纪委负责对县委管理的、县纪委作出处分的受处分党员干部组织考试;考试采取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满分100分,60分以上为合格,成绩不合格者,由所在党组织集中学习、重新补考,成绩作为组织任用参考依据,通过以考促学,提高受处分人员纪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今年以来,该县共组织两场50余名受处分党员干部进行考纪考法。
“双帮双带”卸下思想包袱。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该县创新出台《受处分党员干部“双帮双带”制度》,对于因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党员干部,明确一名党员干部与其结成对子,开展思想帮带,通过谈话、家访、座谈等形式,帮助提高认识,放下“包袱”,重拾工作和生活信心;对影响期内知错改错的,按期解除处分。对处分影响期内不思悔改的,严肃处理;对于因暂时经验不足、能力不强的干部,也不是“一下了之”,而是综合考虑个人年龄、经历、专业、特长等情况,合理安排能够发挥个人才能的工作岗位,提供成长锻炼的平台;同时通过“政治生态监测预警平台”进行动态管理,对思想认识、工作表现等实时跟踪了解,分析研判,作为“再上”的重要参考,使党员干部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关心、监督的存在、纪律的严明。
“严格监督执纪,体现了党规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但处分并不代表‘一棒子打死’。”沭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朱浩强调,通过建立“三项机制”将严管和厚爱相结合,让受处分党员干部既认清错误、吸取教训,又放下思想包袱,真正体现对全体党员的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王磊 颜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