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本账本垒满了4张办公桌,近一个月的调查工作始终没有突破,派驻纪检监察组调查人员有了一些焦躁情绪。
“我想调查不能局限在巡察反馈问题线索中,对新发现的疑点,比如三家直属事业单位的账目疑点还需要进一步排查。”调查工作讨论中,董组长率先发言。
“我同意。我觉得这些专家评审费领取表有些奇怪。”张副组长接过了话题。
“哪里奇怪?这几张表上都有制表人、经办人、会计、单位负责人签字啊,能有什么问题?”我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你仔细看这张表,专家评审费由一人签字代领。再看这张,虽然签了不同专家名字,但专家签名一般是有个性的,不是这般。”张副组长又翻开几个账本,“而且我对比了同类专家评审费领取表,你们看,同一个专家领取的钱还不一样。我们是不是应核实下?”
抱着怀疑的心态,董组长拨通了一位熟悉的专家电话,简单客套后直奔主题,“教授啊,你参加市里项目评审,评审费标准多少啊?”
“你问这个干嘛?”教授语气有些警惕。
“我们纪检组要开展监督工作,不了解情况没法进行啊,这不就向您先了解下专家评审费标准么!”董组长解释说。
“哦,我是市内的专家,按我的级别,拿评审费不超过1000元。”
“那你在某某局拿过2000元的评审费么?”董组长疑惑地问。
“那绝对没有,要是拿那么高,我肯定有印象的。”教授很肯定地说。
再打给另一个专家咨询,也是同样的结果。初步看来,评审费领取表确实非常可疑。
随即将这一情况汇报市纪委监委,申请调查。兵贵神速,排定专家走访日程,两天里董组长、张副组长分别带着我和其他两名同志走访了12名市内专家,得到了关键的调查笔录,该单位套取专家评审费的嫌疑已经充分暴露了。“立即申请赴谈话点,与相关人员谈话,调查了解情况。”董组长说。
经进一步调查,在单位负责人郭某授意下,通过增大专家评审费金额,伪造参加评审专家名单的方式,套取大量专家评审费,在中秋、春节作为劳务费发给个别工作人员,并且郭某也享受了这项“福利”。
最终相关人员退出违纪违法所得,郭某还因涉嫌其他违纪违法问题得到了相应的处理。
通过这次调查,我认识到:调查工作只有沉下心,带着追寻真相的渴求,从细微处发现疑点,不断求证,才能将各种变换方式的隐性“腐利”挖出来。(徐伯煜 谷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