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个重点 做深做实做细函询

发布日期:2018-12-12信息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字号:[ ]

  随着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不断深化,函询逐渐成为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日常监督的一项重要抓手,如何提高函询工作的针对性和严肃性,突出其政治效应和成果运用?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三方面着重把握。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函询全过程,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和对待函询。“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要发挥函询的政治效应和监督作用,首要的就是要搭好思想认识这座“桥”,将函询的本质初衷和具体要求讲清说透,引导函询对象正确对待函询。

  树立正确导向。函询既是组织了解情况的需要,也是给清白者自清的机会。但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对函询认识上有偏差,有的认为被函询是自己政治生命的“红灯”,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有的认为函询是组织在小题大做,心存抵触情绪;有的认为函询就只是“走过场”,心存侥幸、应付组织。为扭转错误认识,我们通过廉政党课、民主生活会、微信平台等多形式、多方位对函询的目的、意义广泛宣传,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

  消除思想包袱。袒护不是爱护,严管才是厚爱。与函询对象面对面讲清函询工作的基本内涵和要求,使其从思想上、政治上认识到函询是党组织的关心,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爱护,使其放下思想包袱,相信组织、依靠组织、珍惜机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有问题的坦诚说明实际情况,没问题的无则加勉,在今后工作中更加慎独慎初慎微。

  杜绝侥幸心理。函询表面上是一张纸,但实际是以党纪作为支撑。如实说明情况是态度,不隐瞒不回避问题是纪律。要用正、反两面典型案例开展教育,既体现函询是组织对个人的信任,也是党员干部对组织忠诚度的一次考量,让函询对象了解函询工作的政治性和严肃性,深刻体会函询的“辣味”。

  严把函询质量关,体现函询工作的严肃性。函询本身不是党纪处分或组织处理,与执纪审查相比,形式更为温和,方式更为灵活,但是必须践行“抓早抓小,一丝不苟”的理念,做到严函严询,才能真正发挥函询拉一拉袖子、棒喝一声,提醒、教育和震慑效果。

  严把问题线索关。函询前,由信访室、案管室、监督检查室等相关科室组成问题线索研判小组,对问题线索进行集体研判,梳理函询事项,列出问题清单,做到“应询尽询”,避免简单地以“原汁原味”问题线索进行函询,切实提高函询针对性、目的性。

  严把函询程序关。函询方案通过集体讨论确定,明确承办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主管领导的职责权限,对承办部门提出的函询建议逐级审核把关;对函询通知送达、回复、签字背书等环节严格把关,增强谈话函询工作的严肃性。如函询件的送达一律不准委托他人,函询回复一律要求被函询人亲笔书写、亲自交回,并由党委和纪委主要负责人分别签字背书。对函询回复内容进一步细化和规范,不能“就函询而函询”,要求被函询对象在说清函询问题的同时,进行自我剖析,适当增加对反映问题产生原因、背景的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

  严把函询审核关。函询回复材料由审理室审核把关,重点对函询的问题回复有无遗漏、有无相互印证的证据等情况进行仔细核查,对有疑问或者问题未讲清的,督促函询对象进一步补充说明或提供有关辅助资料和证明材料;对刻意隐瞒、敷衍应付等,视情况转为初核,防止“一函了之”。

  建立健全配套机制,做实做细函询后续文章。函询了结反馈不是终点,而是从严监督管理党员干部的新起点。把函询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注重配套跟进,避免“见好就收”“为函而函”。

  完善后续跟踪机制。对了结情况进行跟踪管理,督导整改落实,做到函询结果有“下文”,整改落实有“回音”。建立党员干部函询信息库,将函询相关情况形成完整的材料,通报所在单位党组织和组织人事部门,并列入个人廉政档案,供出具党风廉政意见、核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时查阅,并作为今后考评、提拔任用的参考依据。

  让函询真正“长牙”。采取定期定比例复核、抽查、回访等形式对函询情况进行监督,如将函询后群众仍不断重复举报的、书面说明或证明材料与组织掌握的情况明显不符或存有重大疑点的问题线索等,作为抽查核实的重点,一旦发现被函询人欺瞒组织、不说真话,依规依纪从重处理,并通报曝光,维护函询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发挥警示效应。函询情况在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等一定范围内公开,要求党员干部将接受组织函询情况在民主生活会上作出说明,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到放下包袱、轻装前进。一方面有效防止趁机以函询了结的结论来进行自我表扬,另一方面也是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活教材,达到函询一个,警醒教育一片的综合效果。 (作者江新炜单位:江西省弋阳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