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传真

盱眙县:提炼题刻中的“廉元素” 打造廉政教育品牌

发布日期:2018-12-03信息来源:新华日报字号:[ ]

  盱眙县第一山景区里有一块戒石碑,碑上是宋太祖赵匡胤颁布的廉政令:“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由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书刻。如今,这十六个大字仍然有着教育警诫作用。宋、元以来,众多文人墨客、翰林学士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碑刻和碑碣,其中不乏苏轼、陆游、杨万里、米芾等名家之作。这些题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文化元素。近年来,该县通过提炼题刻中的“廉元素”,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

  提炼“廉元素”,树立廉洁从政表率。盱眙人文荟萃,英雄辈出。两千多年来,盱眙入仕为官的很多,比如吴棠、金运昌、杨殿邦、戚杰、靳敏等人,这些名吏,留下了让人钦佩的清廉足迹。该县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传承下来的勤政、廉政人物和故事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和提炼其中的“廉元素”,在景区显要位置设立“清风廊”,为后人树立廉洁从政的表率,供党员干部和游客参观学习。第一山现有题刻166块,其中,摩崖88块,碑碣78块,有众多题刻中,明代御史蒋春芳撰写的“誓辞碑”独具典型性,表达了蒋春芳任“巡按御史”巡察泗州(盱眙)时其“肃清一方之吏治”的决心,体现了他为官清正廉洁、严以自律、勤政奉公的优秀品质,值得今人学习、传承和弘扬。

  开设“廉课堂”,深化廉政宣传教育。充分挖掘廉政文化资源,积极营造崇尚廉洁、抵御腐败的浓郁舆论氛围,激发题刻廉洁文化“正能量”。开设党性教育“廉课堂”,搭建3个廉政旅游实景课堂教学点,通过开展专题教育培训,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廉洁从政、执政为民理念,弘扬历史清廉文化和优良传统。分类别编写廉洁文化解说词,针对不同的受教育对象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培训,让地方廉洁文化的“入脑”“入耳”“入心”。今年以来,进入“廉课堂”接受教育的党员干部5400多人次。

  开通“廉线路”,扩大廉政文化影响。充分发挥“廉元素”效应,串联圣谕碑、清风廊、玻璃泉、思廉墙和誓辞碑等景观,开通廉政文化旅游线路,将廉政人物、廉政史迹和廉洁楹联、传统家规家训等与廉政相关的文化因素整合起来,让广大游客在休闲和游玩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寓教于游,寓教于乐,观景思廉,促进“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社会氛围的进一步形成。积极加强景区改建和扩建,改造东坡草亭,呈现苏东坡勤政为民与清正廉洁的生平事迹,形成廉政文化长廊。完善戒石碑碑座、基地和凉亭设施,增加内容解读。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廉政教育教学点,制作宣传片、编写教材,形成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体系。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持续地方扩大廉政文化影响。(刘晋 李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