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原指武术运动的一种形式,后泛指成套的技巧、程式、方法等。随着互联网发展的日新月异,“套路”一词也因了不断地被透支演绎,而至当下的愈加面目全非,成为人尽皆知的网络流行语。尽管如此,但若将“套路”和“扶贫”两个关键词联系在一起,恐怕还是会让人大跌眼镜。
如果说此般所为纯属恶搞抑或调侃、活跃气氛也就罢了,但真正让笔者感到好奇的,却是究竟基于怎样荒谬的原因,竟能让如此荒诞的闹剧持续不断地上演,而且越演愈烈。至此,不禁使我想到了当前精准扶贫领域的种种“不适应”。
所谓“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何谓“精准扶贫”,已然定义精准;工作路径在哪儿,同样毋须赘言。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再次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毫无疑问,通过广大党员干部一直以来的潜心作为、生动实践,精准扶贫工作总体推进有力,也赢得了基层群众的普遍好评和由衷点赞,但笔者以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是否更应清醒地看到有些地方依然存在的一些本不该存在的“怪现象”:真贫未扶,未贫真扶,伤害群众感情;每到扶贫日,人到心未到,拍个照片留个影,乏善失温;阳光扶贫平台数据录入,随意而起,逻辑不通等等。更有甚者,铤而走险,中饱私囊,竟还恬不知耻地美其名曰“玩的就是套路”,不禁引人唏嘘,令人咂舌!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来说,精准扶贫若玩套路,啃食的不光是群众的获得感,透支的不光是群众的满意度,挥霍的恰恰是广大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满信任,伤害的恰恰是那些亟需帮助的贫困群众善莫能为的淳朴的心。
正所谓,大道之行,星月与同,对于精准扶贫领域的“不谐之音”,“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随着正风反腐力度的持续加码,迟早会被揭丑曝光。同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兀自心术不正地玩你的套路,群众内心的光亮早已显影了你的歧途。
一言以蔽之,精准扶贫,内心盛满阳光再上路;精准扶贫,走心务实莫玩套路。凡耍套路,必是歧途,当弃!(朱冠军 钱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