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实践感悟

“小算盘”算不过反腐“大智慧”

发布日期:2018-08-21信息来源:张家港市纪委市监委字号:[ ]

古往今来,不少人都这么认为,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是笨人所为。其实不然,世界上许多最愚蠢的事都是些自作聪明者所干。日前,某市审计机关在对某行政事业单位例行审计时发现,该单位截留公款私设小金库,考虑到小金库的“保密性”,由其单位领导亲自“把控”,其他人无权过问。正是这一“特殊便利”,导致其为所欲为,胆大枉法,竟而私吞公款利息,多次挪用公款。虽然,单位违反财经纪律私设小金库行为东窗事发,相关当事人数年前已作严肃处理,但其私吞公款利息,多次挪用公款的违法行为并未发现。事过境迁,平安无事,其人也早已退休,自认为这事做得天衣无缝,神不知鬼不觉,正大其自鸣得意“小聪明”之时,审计反腐却“找上门”,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小算盘”没算不过反腐“大智慧”,小聪明却把自己“算进”了班房。

毋庸置疑,笨人知道自己脑子没有别人好使,技不如人,即使有贪欲、不法之心也往往能极力克制的欲望和行为,不想入非非,不胆大妄为,不敢越雷池半步,深知安分是福,守己是德的道理。而小聪明者却截然不同,常常自以为是,自鸣得意,觉得聪明过人,技高一筹,于是很难做到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南辕北辙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偷鸡不成蚀把米”。

歌德曾说:“如果一个聪明人干了一件蠢事,那就不会是一件小小的蠢事”。你看那些贪官污吏哪个不是小聪明者,看似聪明透顶,但实质上有知识没智慧,有学历没学问,竟而无知无畏,铤而走险,做出了许多蠢事、笨事,可谓一点儿不聪明。你再看监狱里的犯罪分子,哪个不是聪明过人,但其结果哪个不是愚蠢之极。莎士比亚也曾说:“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聪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为他用全副的本领证明了自己的愚笨”。对此,莎士比亚进一步说:“所有的牛逼行为最后都证明自己是个傻逼”。

从某种意义上说,“傻瓜”并不傻,适当的“傻”却是恰到好处的聪明,而且还是一种美德、一种智慧。事实上,有“傻瓜”的地方才会发生奇迹,所谓的“工匠精神”便是来自于“傻劲”。显然,自作聪明的小聪明其实是真正的大傻瓜、大笨蛋。

事实证明,小聪明与“笨人”比较,“笨人”才是真正的聪明,大智若愚。小聪明之人的本质在于从来不愿意吃半点亏,但正是因为从不吃亏的原因导致他想入非非,胆大妄为,胆大枉法,结果不是占小便宜吃了大亏,就是“赔了夫人折兵”。而“笨人”虽然吃了点小亏,结果却占了大便宜,无忧无虑,平安一生,幸福一生。

其实,世上没有人喜欢与精于算计的小聪明人相处,人人都喜欢与随和慷慨的“笨人”在一起,聪明人也喜欢笨人。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聪明人明明知道笨人是受人尊敬之人,但他自己却不愿意去做“笨人”,宁愿做自作聪明的小聪明之人,结果常常适得其反,由小聪明变成真正的大糊涂、大笨蛋,从而做出许多傻逼之事,让人嗤之以鼻。

究其原因,小聪明之人太自负、太依赖于自己的精明和思想,却往往忽略了他人及社会上众多制约因素。无可厚非,金钱的本身没有好坏对错之分,错的是人对它的态度,而小聪明者的从不吃亏的本性让其成为金钱的俘虏、奴隶,成为金钱的牺牲品。由此说来,热衷于、执着于小聪明实质上就是一种愚昧行为,这种人既聪明又愚昧,且愚昧大于聪明,到头来还是愚昧代替了其聪明,小聪明往往换来得不偿失的沉重代价。

人生在世只要是正常之人,老老实实没有人把你当成傻蛋、傻冒。做人,规规矩矩做人,做事,认认真真做事,拥有一颗平常之心,该你的是你的,不该是你的甭多想,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尽人事乐天命,得之不喜,失之不忧。

毫无疑问,“手莫伸,伸手被捉”这一浅显易懂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爱耍小聪明的贪官污吏来说却并不知道其中真正哲理,在金钱面前经常犯傻、犯禁。可以说,不少人“犯浑”是犯在小聪明之上,不该伸手的伸手了,不该拿的拿了。但“纸里包不住火,雪里埋不住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些是一个常识性道理。事实上,铤而走险,贪赃枉法,其玩火自焚,身败名裂,只是时间早晚而已之事,更何况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暌难逃脱,违法犯罪终究难逃法律的惩处。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小聪明也该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无疑再一次给那些至今还沉湎于小聪明,我行我素的腐败分子迎面一掌,无疑再一次给那些至今还陶醉于小聪明,乐此不疲的违法犯罪分子当头一棒,无疑再一次给至今还对小聪明津津乐道,执迷不悟的小聪明者敲响了“湛湛蓝天不可欺,未曾动念天已知,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的警钟。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面对不少爱耍小聪明之人的可悲下场,擅长小聪明者是否该幡然醒悟、是否也该做个大智若愚的快乐“笨人”呢?!(朱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