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传真

江阴市:浸润式传播,推进廉洁文化社会化

发布日期:2018-09-25信息来源:江阴市纪委市监委字号:[ ]

  “最近我们家人都经常与廉洁文化不期而遇,全市的廉洁氛围好浓郁啊!”江阴市某市级机关干部小李在一次会议上对市纪委监委宣教部门负责人“抱怨”,说被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廉洁文化“洗脑”了。

  今年以来,江阴市纪委监委在开展社会廉洁文化建设中,积极借鉴广告传播学原理,采取“传播内容新颖化” + “平台载体多元化”+“展示安排灵活化”的方式,努力让廉洁文化之花绽放在最适宜的时间和地方,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使得崇廉尚德在全市党员干部中蔚然成风。

  传播内容新颖化,让廉洁文化随人入心。深入发掘华西村吴仁宝老书记以及江阴历史上徐霞客、缪燧、缪昌期、杨名时等本地文化名人资源,整理出可以用于加工成廉洁文化作品的素材。组织中小学校开展面向广大师生、家长的廉政短语、廉政微小说和廉政招贴画征集等活动,扩大廉洁文化社会辐射面。发动民间艺人等专业人员,将廉洁元素加入到衍纸、麦杆画、面(泥)塑、刺绣、油伞等工艺品创作,赋予廉洁文化更加鲜活的表现力。将党纪条规以多媒体形式,定期发布在“江上清风”微信公众号“大巍说纪”栏目。取材于古代清官廉吏典故,组织创作廉政舞台小品和具有锡剧特色的地方小戏,在村社等基层群体活动中巡回演出。根据不同的内容特点,精心制作各种廉政微视频、廉政漫画、廉政公益广告、典型案例展板、警示教育课件、专题教育短片等廉洁文化作品。

  平台载体多元化,让廉洁文化随处可遇。高度重视廉洁文化阵地建设,升级改造以江阴市看守所为依托的全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同时,在部分街道、乡镇、行政机关、大型国企等单位,培育若干贴近基层的廉洁文化建设示范点和廉政教育示范基地,面向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开展“接地式”廉政教育。在市图书馆和市新华书店开设廉政图书专柜,借助图书下乡活动,在部分农家书屋和“三味书咖”开辟“廉政阅读”专区。结合中小学课程设置,开展“廉润桃李·小手牵大手”工程,将廉洁文化内容融合、穿插进中华传统文化、公民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等课程进行讲解,营造校园和家庭廉洁氛围。选取市区人流量最大的几条交通主干道,在公交车站台广告栏投放彩色喷绘的廉政公益广告。在部分乡镇道路建设“水韵清风”候车厅,面向广大基层群众宣传廉洁文化。组建“江上清风”宣讲团,利用“5.10”思廉月契机,深入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共开展廉政宣讲近70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人数达3500余人。

  展示安排灵活化,让廉洁文化随时可见。积极与广电部门沟通协调,充分利用夏夜户外纳凉散步人流多的特点,搭车“电影下乡进社区”活动,在每一场露天电影正片播放前插播廉政微电影,累计播放600余场次。在上下班高峰期时段,通过200块公交车移动电视屏和12处路口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廉政标语。与江阴电视台合作,在本地若干主要频道的黄金时段播出廉政公益广告。在乡镇地区的中小学接送校车上,每天利用车载电视播放廉政小故事、廉政漫画等作品,在广大中小学生心中播撒廉洁的种子。每年年初利用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集中播放自行制作的《无法挽回的代价》、《失控的权力》等专题警示教育片,并发放专门编撰的《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忏悔录》。每周五下班前,向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手机发送“微悦读”短信,提醒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党风廉政建设的注意事项。健全与市委组织部门协作机制,及时组织对拟提拔使用的副科级干部进行任前党章党规党纪考试。(苏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