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

李富春的“米袋子”

发布日期:2018-09-28信息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字号:[ ]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脍炙人口的兴国山歌,是中央苏区干部优良作风的真实写照。人们说起这首山歌,就会提及时任江西省委书记李富春的“米袋子”。

  1931年,李富春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当时,中央苏区反对贪污浪费和增产节约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兴国县是先进典型。

  为了解苏区革命生产情况,1931年底,李富春来到兴国,他脚穿草鞋,身背雨笠,走乡串村调查研究。他得知兴国的区乡干部不仅不拿工资,本地干部连伙食费都不领,全都回家里吃饭。如果要下基层了解情况,就自带干粮,不给政府和群众增加负担。为此,他就让爱人蔡畅依照当地外出装干粮的袋子缝了个米袋子。

  这个米袋子实际上是个马褡,一袋多用,中间主袋装米,两旁各一个小袋,一个装着纸笔文件,一个装着一个草编“饭筲子”和腌菜干、辣椒干等。李富春每到一个乡村,就立刻沉下去调研,有干部告诉他安排去某地方吃饭,他就连忙摆手制止,笑着掏出“饭筲子”,装上一些米,让他们拿去请村民煮饭时捎带煮熟。有的当地干部很不安,觉得怎么也得招待一下,说:“李书记,我们再穷也管得起你一餐饭呀。”可李富春就是不同意。有的干部也趁机劝道,“米你是有了,出来这么些天,也不能没有菜下饭。”李富春拍拍米袋子说:“菜我也带了。”大家一看,袋子里果然有一包辣椒干和几根腌菜干。

  就这样,李富春在一年多时间里,背着米袋子走遍了兴国的山山水水。他的米袋子也为兴国干部所效法,大家都缝个米袋子,背着去基层调查研究,解决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李富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节俭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凝聚成了中央苏区干部的良好作风,播洒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如今,走进赣南所有的红色苏区革命展览馆,都能听到这首《苏区干部好作风》,也能看到当年苏区干部自带干粮办公的米袋子。(彭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