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

况钟三离三任的故事

发布日期:2019-11-13信息来源:姑苏区纪委监委字号:[ ]

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一个早晨,苏州知府况钟准备离开任上赴京考绩。他任苏州知府已经是第九个年头了。按明朝官吏制度,知府三年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任满九年要到京城去接受吏部考核,然后再视升迁。他的同僚们认为,这位清廉的大人赴京后再不会回来担任知府了,皇上一定会另委重任。因此,许多官吏出于尊重和祝贺送来了礼物,可况钟一一婉拒了。

选择在早晨启程本想是悄悄地离开,可况钟一出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衙门前黑压压地挤满了人,百姓们带来了特产,并将酒倒在况钟的马车前,为他祈福送别。看到这些景象,况钟感慨万千,当即写下了两首流传青史的《拒礼诗》以作别大家并明己冰雪操守:“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检点行囊一担轻,长安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

九年前,况钟初到苏州上任时,百姓们并没有特别看好这位刀笔吏出身的知府。因为苏州太富饶了,“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人人思饱囊橐而去”。当时流行一首民谣:“知县是扫帚,太守是畚斗,布政是叉袋口,都将去京里抖。”但多年的盘剥让苏州这座江南鱼米之乡不堪重负,知府像走马灯似的年年换,成为“天下第一剧繁难治”之府。然而人们很快发现,新来的况知府是个能干的人。上任之后,况钟首先整顿吏治,不仅惩治了一批豪强猾吏,还通过微服私访,连续弹劾罢免了长洲、常熟、吴江等多名知县,在苏州形成了“庶使奸贪无侥幸之门,正人有激扬之志”的风气。

为减轻百姓的赋税,况钟还多次向朝廷上疏:“减省一百五六十万之数,俱为永制”。据《明史•况钟传》记载:况钟为政“韱悉周密……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同时,在江南巡抚周忱的支持下,况钟在苏州府所属七县广设济农仓和义役仓,建立起了粮食储备制度,所积累的救济农民和存储的粮食每年有几十万石,最多时曾经达到过六百九十万石。

 都说百姓心里有杆秤,况钟一心为民解忧,也得到了苏州百姓深深的热爱。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况钟继母过世,按明礼制,他需守丧三年。然而,苏州二千多市民请愿,“请求夺情起复”。大街小巷还传唱着歌谣:“况太守,民父母,众怀思,因去后。愿复来,养田叟。”最终朝廷下旨钟况回苏复任。因为居丧,况钟复任后除了办公在知府衙门,其余时间就在知府衙门后门外的五显庙读书会客,这座庙就是现在位于苏州西美巷著名的况公祠。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况钟进京述职,苏州人民怕他因政绩优异,升官离去,又一次集会要求他复任。第二年,况钟得旨再次回到苏州。

苏州当地有俗语:“一、二不过三”,意思是同样的事情不太可能产生三次同样的结果。在士民张翰的倡议下,苏州府一万三千人联名向直隶巡抚按察使张文昌上书,恳请转奏朝廷,乞求况钟连任,再作歌谣曰:“况青天,朝命宣。早归来,在明年。”最后朝廷下旨:“既有军民人等保留,着复任,吏部奏升正三品,署知府事。”这是自明朝建立以来七十余年从没有的规格和礼遇。苏州百姓得知这个消息后,无不欢欣鼓舞。在况钟返苏时,百姓相迎者“不远数百里之遥”。

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况钟因病卒于苏州知府任上,年六十。去世之日,郡民罢市,如哭私亲,苏州七县百姓,俱奔赴哭奠,就连邻近的松、常、嘉、湖的百姓都前来吊唁。为表示纪念,苏州府七县大小集镇都建有他的专祠,岁岁奉祀。

苏州是一个繁华富庶的地方,但况钟鞠躬尽瘁、律己清严,《况太守集》记述了他的日常生活是“其内署萧然,无铺设华靡之物。每食一肉一蔬,非公燕别兼味。家人及亲旧相对,尊酒数行,青灯夜话而已。”沧浪亭五百名贤祠称颂他“法行民乐,任留秩迁,青天之誉,公无愧焉”,恰是十分的贴切。(朱勤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