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要闻

四个案例看全面从严治党新实践

发布日期:2019-12-17信息来源:新华日报字号:[ ]

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五年来,江苏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建强基层战斗堡垒、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等方面努力探索实践,为“强富美高”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我们选择一个软弱涣散村的变化、一位“海归”的创业故事、一项制度的威力、一个平台的成效,管窥江苏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

“后进村”蜕变,后劲十足

“65岁以上村民发放洗澡票”“村集体土地流转资金发放”“土地合同签订工作继续”……12月12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庙街道夏庄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公示栏里张贴着村集体重大事务“四议两公开”的实施情况。正在办事的村民自豪地说:摘掉“软弱涣散”的帽子,全市大会都到村里开。

这个曾经富裕一时的“亿元村”,曾一度“沦落”为“后进村”,今年,打了个“翻身仗”。在大庙街道党委书记吴磊看来,如今的夏庄之变,关键一招就在于,加大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

“党建抓不好,各项工作都难干。”35岁的夏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欢欢很有感触。去年10月底,他这个“外乡人”到村任职。刚一上任,他召开党支部会议,全村150余名党员只来了不到30人。散会后,不少人把张欢欢围住,全是来“挑毛病”的。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夏庄村的村办企业发展迅猛,是辉煌一时的“亿元村”。由于企业没能及时转变生产方式,加上管理落后,十几个企业相继破产,村集体经济出现大幅滑坡,最后成了“负债村”。总结教训,大家一致认为,滑坡的根子在于班子战斗力不强、党员管理不严格等问题导致的各种矛盾突出。

找到软弱涣散“病根”,夏庄村开出整治“药方”,让班子强起来,让党员管理严起来。今年,村里围绕结对帮扶、红色堡垒、空间治理、运河先锋、扫黑除恶主题,实施“五大工程”,从严从实推进整改。“过去村里的党建工作是老会计带着弄的。我现在是由经开区统一招聘上岗,配合村班子专职抓党建,时刻都不能松。”到任不到半年的夏庄党务工作者姚依明说。

一个细节,看出夏庄推动整治的决心。全村清理村集体资产资源,清出80多份有失公平的土地承包合同,按市场价重新签订,实现村集体年收入从18.3万元增长至123万元,增强了发展动能。

整治成效正在显现。与街道“老先进”大庙村实施结对共建,做到软硬件双提升;近700平方米的新建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审批办证、小病治疗、农技培训、信息咨询“四个不出村”;“‘1+1’‘10×10’组织力倍增工作法”、玫瑰花红志愿者服务队,架起党群连心桥……

“党员要当表率,不能拖后腿。”夏庄村党小组组长吴井岗说。在公共空间治理行动中,党员们清理出3500平方米公共空间,新建两处花坛、新增40盏太阳能路灯、新栽800余棵行道树,打造出“运河红墅”新夏庄。

乡亲们也感受到整治带来的改变。村干部逢年过节走访慰问老人和贫困户、 “党员妈妈”帮扶困境儿童……一个个村里的“第一次”,写下实实在在的“惠民账单”。村民蒋广如笑言:“现在夏庄的幸福生活,摸得着、看得见。”(本报记者 王 岩

筑梦江苏,“绿色电厂”泽被中外

菲律宾三描礼士省巴利瓦特村交通闭塞,走出村子要蹚过11条河流,通电是村民们世代期盼的梦想。今年夏天,这个梦想被沃太能源南通有限公司建设的太阳能发电站实现。

如今已将“绿色电厂”建到全球50多个国家的沃太能源,7年前还只是一个怀揣创业梦想的3人团队。沃太能源南通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宏亮出生在淮安,本科就读于南开大学,在德国纽伦堡大学获硕士学位。2012年,袁宏亮已在德国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担任技术高管,心底却始终燃烧着创业梦想,“一眼就可以望见未来的生活没有意义。”他毅然决定:离开德国,回国创业。

在当年的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上,袁宏亮团队被南通市人才办热情邀请到南通考察。“我们对考察结果非常满意,团队伙伴一致决定在南通高新区创办企业。”

创业之初,袁宏亮带着研发人员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搞研发,但最令他担心的却是公司的现金流。“搞研发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对企业而言是一场生死考验。”袁宏亮说,关键时刻政府给了关键支持,不但办公、生产用房全部免费提供,省“双创计划”团队、南通“江海英才”计划等还累计给予支持近2000万元,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每次遇到产品急需出关等问题,袁宏亮都会向“娘家人”人才办求助,虽然这不是人才办职责范围内的事,但他们从不推诿,总是在最短时间内帮助解决难题,助力沃太能源在创新赛道上一路飞驰。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0%,先后获得专利100多项,多项技术打破国际垄断,成为唯一一家入围世界储能大奖EES十强的中国企业,在世界各地安装2万多套储能系统,占据全球近20%的市场份额。

目前,沃太能源的研发队伍已扩大到60人,并在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多个国家成立分支机构,正从储能设备供应商向虚拟电力服务商转型,打造世界级的高科技企业。 (本报记者 徐 超

铁的纪律,守护好绿水青山

南京市江北新区境内,排葛河清水潺潺,经马汊河向东南汇入长江。

半年前,邻近的振华助剂厂将像墨汁一样的污水排入排葛河,给长江造成污染。今年6月,这一线索在南京市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上流转进入“纪委监委再监督”模块预警后,南京市纪委监委迅速启动调查程序,推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履职尽责。

经查,当地环保部门对污染企业只是上门责令整改,对于后续的处罚以及企业整改情况则放任不管,致使处罚告知书沦为“一纸空文”。最近,南京市纪委监委对1个责任单位和9名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其中党内警告处分2人,诫勉、通报等处理7人,并在全市通报。

针对污染防治领域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力量整合不充分、公职人员执法不规范、污染问题整改不及时等突出问题,今年2月,在督促指导徐州试点的基础上,省纪委监委推动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建设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并在全省推广。

该平台围绕党委政府履责、职能部门处置、社会公众监督、纪委监委监督4个方面设置6大模块,通过纪委监委提前介入,对监管部门行政执法全流程再监督,对属地党委政府履责情况再检查,形成污染防治责任落实闭环管理机制。平台内嵌纪委监委监督模块,实现了举报在线受理、任务在线交办、履职在线监管。党员干部不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履职尽责中存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问题,都会被问责。

目前,全省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已覆盖省市县乡四级,成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日常监督的有效抓手。迄今,该综合监管平台共纳入问题线索37万件,办结33.1万件,预警1.8万条,督办整改近1.3万件。依托该平台纪委监委监督模块开展监督的再监督,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相继问责领导干部1689人,发出纪律检查建议和监察建议118份,精准发现、推动解决了一批污染防治工作不力的突出问题。

在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指出的海门市临江新区海迪化工公司偷排废水环境问题整改中,一边是当地党委政府信誓旦旦地表示问题已整改到位,一边却是在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上不断涌现的群众举报。在数据的碰撞下,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假整改、不作为问题浮出水面,包括海门市副市长江永军在内的7人被问责。

随着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的深入运用,污染防治党政同责、部门联动、纪委监委再监督、社会公众参与的工作局面在全省已逐步形成。

“污染防治是一场长期的攻坚战,守护绿水青山一刻都不能放松。”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化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建设运用,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政治责任层层落到实处,用铁的纪律守护好“绿水青山”。(本报记者 顾 敏

“三项机制”,让村干部越干越有劲

最近,刚刚退休的张家港市杨舍镇民丰村党委原书记孟建东迎来喜事:入选张家港“乡村振兴带头人”,不仅每月能拿到2000元荣誉津贴,而且还能按人社部公布的自然增长率同步增长。

保障孟建东获得这一特殊待遇的,是张家港市今年8月出台的村(社区)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实施办法。配套这一实施办法,张家港市以积分为“标尺”构建4级退休待遇保障体系,量身定制8类免责容错场景,制定“负面清单”明确“能下”出口,有效激发了基层队伍“领头羊”的干事创业热情。

“我们的行政村经济体量大、资产管理多,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超过一千万元,村干部的责任重、压力大,与此同时,激励保障机制相对而言没有跟上,最为突出的是村干部退休经济待遇问题。” 张家港市委“两新”工委副书记陈昕介绍,绝大部分村书记退休后按照企业职工标准领取基本养老保险,按当前标准测算,每个月退休金只有2400元左右,“‘辛辛苦苦几十年,退休工资一条烟’,形象地道出了大多数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根据最新出台的积分制管理办法,村干部的任职年限、现实表现、奖惩情况等都量化为积分,按积分享受相应的退休待遇:第一级为苏州“乡村振兴带头人”,退休可享受四级主任科员待遇(相当于副镇长退休待遇);第二级为500分以上的张家港“乡村振兴带头人”,每月发放2000元荣誉津贴,并按照国家人社部公布的自然增长率同步增长;第三级为400-500分,享受上一层级一半的荣誉津贴;第四级为不足400分,不享受荣誉津贴。“大多数村书记认真履职,退休后应该都能拿到每个月1000元的荣誉津贴,如果再努力努力,拿到2000元也很有希望的。这样的好政策贴心又暖心。”张家港市保税区(金港镇)小明沙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孙清由衷地说。

张家港的“三项机制”,是在落实省委党政干部“三项机制”的基础上,为村(社区)干部量身定制的“专属版”。“除了鼓励激励,我们还结合本地基层实际,从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为基层干部减压。” 张家港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周颖说。

“专属版”容错纠错机制,设置了政策变化失误类、创新治理失误类、不可抗力损失类、动迁维稳过失类、涉险处突失误类等8种容错免责情形。更为重要的是,打破了“先问责,后免责”的常规做法,明确在调查过程中就可对8种情形、符合条件的直接作出不予处分或减轻处分的决定。“将容错免责程序前置,最大程度保护村(社区)干部的名誉和威信,让想干事、能干事的村(社区)干部轻装上阵、大胆作为。” 张家港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专属版”能上能下机制,更注重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选拔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并定向招录公务员、事业人员,以及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据初步统计,近3年来,张家港市20名优秀村书记被提拔进入镇领导班子。

该机制也划定了合格村干部“红线”,打开“能下”出口:履职满5年未达到合格分的,调整;出现涉黑涉恶、欺压群众、干扰选举、恶意失信、品行低劣等10类情形的,清理出村“两委”。

经济待遇有保障,政治待遇有盼头,不该背的“锅”也不用背,让村书记们底气满满:“现在的村干部越干越有劲头!”(本报通讯员 孟令剑 本报记者 郁 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