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落马官员接受组织审查,一般都要写忏悔录,这是纪律审查工作中重要的思想改造环节,什么时候写、写什么、怎么写,都有要求。然而,少数落马官员写的忏悔录却走了形、变了样。
言为心声。部分落马官员的忏悔录却充满了空话、套话,甚至是假话泛滥。“我是农民的儿子”“平时不注意政治学习”之类的话通用,并且堆砌辞藻、华而不实、空洞无物,找理由开脱罪责,将官场陋习、“潜规则”、交友不慎等当作自己走上不归路的缘由,甚至在忏悔录中大段自我表扬,突出政绩,倾诉不易,剖析问题或蜻蜓点水,或隔靴搔痒……这样的忏悔书,本质上是经过一番精心包装之后的讨巧之辞。为自己走上不归路找理由、找借口,寻求精神上的自我安慰。千篇一律的框架和“包装”,让公众无法对悔过者的真心与动机希冀太高。样板化、同质化的贪官忏悔书,创造不出真正有价值的思考来,没有共鸣,也不会对反腐工作和制度建设有益。
当下在一些落马官员中写忏悔录,不是为了悔过而悔过,进行个人内心的反省,而是出于对眼下现实利益的考量而作出的逐利之举,与对法律和党性的敬畏无关,成了他们能够“争取宽大处理而紧紧抓住的救命稻草”,忏悔也就自然而然地变得不再那么纯粹了,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来博取人们的同情,从而换得宽大处理,忏悔就彻底背离了其“苦口良药”的本意和初衷,沦为一种投机。其实,是否真正悔罪,应该看他坦白的程度、交代的深度,更应该看他落马后的行为对于案件的侦办是否有利、是否提供了帮助,而不是看他们杂耍般的表演。
腐败的背后,是思想防线的失守、价值认同的错位。私念一箭穿心,灵魂失落害了自己。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人要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就必须守住心灵的家园,决不能在腐败上败下阵来,留下“一为不善,众美皆亡”的悲剧。认真悔过,对落马干部来说是一种自我救赎,对其他党员干部来说是一次思想警醒,因此,忏悔书一定要避免官话、套话、空话,最大限度实现忏悔的真实化、真诚化、深度化。(顾金星 作者单位:徐州市纪委)